《努鲁儿虎行》系列之二十九:迁客遥指木头城(谭国武)

摘要:从辽宁省喀左县水泉乡西汤山上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走下来,沿大凌河东北行不足10公里,就到了牤牛河与大凌河的汇合处。

编者按

  从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谭国武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挚爱,汉书挂角,背起行囊,开启了行走和抚摸辽西山川的脚步,并撰写了《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势而言,努鲁儿虎山就像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之间的一个大大的绳结,把各种朝向的诸多山脉扭结在一起,同时,依傍这个巨大的“中华结”,诞生了三条大河,即向东的大凌河,向北的辽河(老哈河)和向南的滦河(青龙河)。由此,把中原与北方、东北、东北亚地区诸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紧紧地联系起来。

  《努鲁儿虎行》从2006年1月在《朝阳日报》发表第一篇《努鲁儿虎——我们的父亲山》,到2007年3月发表第三十七篇《黄花滩建州古城》,其间,凌源市、喀左县、朝阳县地界基本走完,建平县、朝阳市区也完成大部分采访任务,后因作者工作调动而搁笔。

  现在本网发表《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让更多网友了解朝阳,认识朝阳,从而提升朝阳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朝阳良好形象。

《努鲁儿虎行》系列之二十九

迁客遥指木头城

文图/谭国武(辽宁朝阳)

  从辽宁省喀左县水泉乡西汤山上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走下来,沿大凌河东北行不足10公里,就到了牤牛河与大凌河的汇合处。昔日可行舟船的大凌河,如今已瘦成窄窄的一条,传说当年被乾隆皇帝钦封的“糠帮铜底牤牛河”,则只剩一条小溪了。河边守护一条小铁船的农民告诉说:这一带古来是大凌河南北交通的渡口所在。

  牤牛河,《水经注》中称为高平川水,金代和元代称沁河,清代称土耳根河,民国时称牛录河,也俗称牛儿河,现在,为区别北票的牤牛河而称第二牤牛河。此河发源于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经建平县城叶柏寿东入大凌河,因此又称叶柏寿河。

  从入河口处渡河,右岸已是朝阳县木头城子镇地界。此处距镇政府所在地木头城子古城不足10公里。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四月,即将赴任直隶通永道的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之一的李调元受军机处委派,赴热河复审承德府七州县死刑案件。李调元于此行撰有《出口程记》。他从承德出发,由凌源三十家子镇进入朝阳市境内,沿大凌河古道到达三座塔(今朝阳市),然后,经大庙,过青沟梁,进入赤峰市。记中写道:“十三日,早行十五里渡大凌河。……十五里至木头城,食,商民繁庶,一大镇也。”于此,李调元还写了一首《渡大凌河》诗:“问渡大凌河,风声满树柯。天连沙碛远,水入乱山多。苦雾苍苍合,流云淰淰过。不知迁土客,思乡竟如何。”

  李调元(1734年至1803年),四川绵阳人,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李调元生在书香世家,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攻读经文,他记忆力过人,凡经眼经书大多过目不忘。李调元7岁即能属对吟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因得罪权臣和珅,曾充军伊犁。著有《童山全集》。

  邂逅古人之后,我便书童般跟在古人的身后,循着大凌河古道,走进了木头城子古镇。

  木头城子自古为大凌河古道上的重镇。考古人员在古镇西侧的金宝山上,曾发现有自商周历秦汉以迄明清近3000年历代从无间断的文化土层。据考证,此地十六国时期称昌黎,唐朝时称崇州。田立坤先生在他的《三燕与唐昌黎考》一文中考证备详。文中提到,历史上昌黎曾经多次徙置,各代所设之昌黎虽名同而地异,故而有五昌黎之说。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所著《京东考古录·考昌黎》中,考昌黎有五:汉辽西郡之第八属县交黎,即魏齐王正始五年居内附鲜卑之昌黎与晋武帝时慕容鲜卑所冠之昌黎为一昌黎;东晋十六国前燕慕容皝所徙之昌黎郡为二昌黎;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于龙城,设昌黎郡,此为三昌黎;唐贞观八年所置昌黎为四昌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改广宁县所置之昌黎为五昌黎。关于昌黎地望,顾氏认为魏晋之昌黎在“渝水下流而当海口”,即今辽宁义县附近,《东北通史》等亦主此说。或说在今锦县北大凌河西岸大业堡汉魏遗址。北魏之昌黎郡治三燕故都龙城,即今辽宁省朝阳市。金时所置之昌黎县相沿至今,即河北省之昌黎县。而慕容皝所徙之昌黎郡与唐时所设之昌黎县实为一地,依《水经注》《北周地理志》及《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考订,即今朝阳市西南约九十华里的木头城子古城址。

  另外,该文还修正《辽史》错误,提出唐朝时昌黎、崇州实为一地。《旧唐书》《新唐书》均称崇州仅昌黎一县,《太平寰宇记》卷71崇州条亦称昌黎一县,可见崇州和昌黎当治一地为是。修《辽史》者只知辽之建州与唐昌黎、崇州有关,而没能仔细甄别,所以仅把昌黎说成武德年间所建,而且还把昌黎、崇州误为两处,造成混乱。

  辽代时称为建州。治永康县。《辽史·地理志》称:“建州,保静军,上节度。唐武德中置昌乐县,太祖完茸故垒,置州……州在灵河南” “统县二、永霸县,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到辽圣宗时期,因屡遭水患,徙建州于河北,即今位于大凌河北的大平房镇黄花滩古城址。考建州之名,应与契丹于其统治地区安置汉民有关。有人认为,建州为辽代于其地建汉人州城(汉儿城)之始。唐朝末年,华北居民不堪刘仁恭父子的暴虐,相率出关,逃入契丹。阿保机认为有利可图,广事收容。使垦荒地。种谷植菜,建立城邑,使为己用。加之契丹南侵,攻陷关内城邑。俘掳物资壮丁,迁至关外。汉城,简单说即是汉人居住的城。据《辽史》记载,上京临潢府的南城,东京辽阳府的外城。中京大定府的新城,中京道的建州城,均名汉城。当时契丹人利用汉俘、难民建置的州县,就《辽史·地理志》约略估记有38处。建州,又称汉儿城。城中居民有时称四大汉姓望族之一的赵氏家族。其先为天水人赵思温。其后代在辽代为官者多达200多人(后有专文介绍)。另外,后晋石重贵等人被掳后,也被安置于建州侧。

  明清时此地始称木头城子。据《塔子沟纪略》卷七称:“(木头城子)昔时山多大木,凡蒙民砍伐木植,积于此为木厂,望之俨若城垣,因而众共呼之为木头城子云。”

  (此文发表于2007年1月24日《朝阳日报》)

小链接
  谭国武,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教师,朝阳市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爱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阳日报》、《辽宁日报》、《满族研究》、《理论界》、香港《大公报》等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章20多万字。曾参与《辽宁文化通史》的纂写工作,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采写《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