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东北方言注疏——说 明(吴歌)

摘要:很多人都说,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最难得的精神是执着和坚守。而辽宁锦州人吴歌积20多年心血考据、编著的《东北方言注疏》,为这种精神书写下了完美的注解。

东北方言注疏

编者按:

  很多人都说,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最难得的精神是执着和坚守。而辽宁锦州人吴歌积20多年心血考据、编著的《东北方言注疏》,为这种精神书写下了完美的注解。

  这本由白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近百万字巨作,收录词条6000余个,另附东北方言语音变化的规律70余条以及考据论文1篇。部份专家学者认为,《东北方言注疏》是东北方言考据工具书的开先河之作,或为东北史上首部考据类词典。

  为让广大网友更好地了解东北方言,感知当中蕴含的丰富地域文化信息,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即日起,本网将对本书内容予以连载,敬请各位网友关注、转发。

东北方言注疏——说 明

文/吴歌  编辑/立军

  无记音“词”,绝少借词,绝无字母“词”,专事解读东北方言之音、形、义。本注疏或为东北方言考据的开先河之作。

  一、词条的诠释,谓之注;词素的诠释,谓之疏。注上加注,谓之注疏。

  《康熙字典》,是本注疏对词素进行诠释的主要依据。

  二、从语音着“耳”,从字形着眼,从语义着手。致力于音、形、义三者的统一,是本注疏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叭儿狗,巴儿狗,嘚瑟,哆嗦,公母俩,骨朵儿,交代,交待,尥蹶子,姆们,母们,网们,吻(家),玩意,玩艺,夜个儿,扎咕,扎鼓……诸如此类的似是而非的语汇,在本注疏中或可见到有理有据的交逮(逮,非代或待)。

  三、本注疏的方音,通常是指声母或韵母或音节等与通语读音存在差异的语音,较少涉及声调(平上去)和舌位(平卷舌)的不同。

  探究、归纳和应用东北方言语音变化的规律70多条,本注疏用“洪荒之力”勾勒出了方音衍变的大致脉络。

  四、本注疏收录词条约6000个。词条中,包括少量的短语。

  就主观而言,本注疏绝少收录记音“词”。

  来自其它语种的借词,本注疏绝少收录;至于所谓的字母“词”,本注疏绝不收录。

  对于引文中无法回避的代音“词”和字母“词”等伪词,本注疏进行了审慎的处理,并在引文之后予以注明。失敬之处,还望相关作者或媒体海涵。

  五、本注疏的词条,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东部。部份(份,非分)来自京畿,少量来自胶辽方言区。

  六、本注疏的条目,按照词条注音的首个拼音字母对应的英文(罗马)字母的次序排列。之所以未按拼音声母和韵母的次序排列,是对当下“国内惯例”的“妥协”。实际上,英文(罗马)字母的排序和读音,与现行拼音方案中的字母排序及其读音,似乎并无太多关联。

  七、本注疏援引的例句,是照亮每个词条的阳光。但是,引文及其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不在本注疏援引之列。

  八、为使理据尽量充分,本注疏收录了流(liū)之乎也、碌(liù)笔、牐(shā)和分份等少量的外围(或非方言)词条。

  之所以斗胆“造字”,是因为国家语保工程管理办法第三条,有“鼓励社会参与”的规定。对方言的实态语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加工,是2015年5月启动的国家语保工程的重要内容。

  十、结合东北方言的语汇、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本注疏提出了动作代词、舌音音、调异音、伪词、借称和语言伦理等新的概念(见《凡例》和《“票友”开嗙》等)。

  十一、本注疏的读者对象,以方言研究者、方言写作者和方言爱好者为主。也包括当代语言文字研究者、辞书研究与编撰者、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十二、本注疏中部份字词的音义,没有照搬当代“权威”词典。因而,不宜中小学生阅读。

  十三、论文《挆缩(dè se) 非嘚瑟》,是作者向看官交逮本注疏的考据过程的案例。

  十四、主要参考书目和网络

  《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年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

  《红》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1995年 《红楼梦》;

  《儿》 华夏出版社 2013年 《儿女英雄传》;

  《徐》 吉林语言文字网 2013年 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

  《陈》 商务印书馆 1985年 陈刚《北京方言词典》;

  《词》 振兴东北网 2009年 新华网《东北方言词典》;

  《唐》 长春出版社 2012年 唐聿文《东北方言大词典》;

  《蒋》 巴蜀书社 2002年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现》 商务印书馆 2012年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新》 商务印书馆 1998年 《新华字典》修订本;

  《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 《辞海》缩印本。

  网络中国工具

  《网新》 在线新华字典;

  360导航;

  百度搜索;

  搜狗搜索。

小链接
  吴歌,曾用名吴戈,男,1960年出生,祖籍山东,原籍辽宁省锦州市,现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居住于锦州。高级经济师,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凌河区作家协会代主席。
  198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原辽宁财经学院)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起,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金融机构。1990年下半年,进修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
  多篇(幅)论文、通讯、散文和摄影作品等,曾在中国城市金融、内蒙古日报、前沿(原内蒙古社联学刊)、内蒙古金融研究、内蒙古城市金融和内蒙古作家报等报刊发表。独立创编过内蒙古储蓄报。应邀担任过张国岩先生所著《锦州方言札记》的编审。其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