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卖糖葫芦的男人(时春华)

摘要:北方农村的冬天,没有人严格地去查找日历,确切说从哪一天开始。按照人体的舒适度,北方农村的冬天是从人们开始关门闭户、穿上棉衣开始的。

卖糖葫芦的男人

文化信使/时春华 编辑/肖萍

  北方农村的冬天,没有人严格地去查找日历,确切说从哪一天开始。按照人体的舒适度,北方农村的冬天是从人们开始关门闭户、穿上棉衣开始的。

  城市里楼群高,取暖好,加之爱美的人也多,若从服装上判断冬天的来临,年轻人常常干扰了我的视线。在我的眼里,只要街边那个卖糖葫芦的壮汉穿上了那身绿色的棉衣裤,戴上了那顶藏蓝色的针织帽,糖葫芦车架摆在道边,而他站在不远处能避风的墙根下跺着脚,搓着手,城市的冬天才真真切切地来临。

  来到城市好些年,仿佛这个卖糖葫芦的人以这身装束出现已经成了城市里冬天来临的标志。校门外、街边、超市门口,不论早午晚,都能看见他的身影。他的身形像山东人,高大健壮,大脸盘,赤红脸,声音洪亮,前几年都是他亲自吆喝,亲自叫卖。后来条件好了,亦或是大冬天怕叫卖着戗风,就改用了小音箱,不过,那声音不是下载来的,而是他本人录的。冬天风大,行人都低头侧着往前走的时候,他也是低着头向前走的,还好,那个装着糖葫芦的小车恰好挡风。一开始是塑料棚,后来与时俱进改成了玻璃罩。不论外面如何狂风怒号,风沙漫天,他的糖葫芦都干干净净呆在里面。

  在整个冬天里,我常常遇见他,而遇见他的时候,他的糖葫芦架子上基本都是满满的。我一直以为,这一天他卖不了多少。我怀疑,甚至鄙夷地认为:他是个好吃懒做的家伙。那大体格,到哪一天不挣上两百啊,就这么一根一根卖糖葫芦,除去本钱,能剩多少呢?一个典型的东北男人,就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

  说实话,他的糖葫芦很好吃,糖翅薄而长,品种也多,除了山楂的,还有桔子的、黑枣的、苹果的,外粘芝麻的、外粘瓜子仁的,两元钱、三元钱、五元钱的都有。我常常在出去散步的时候,遇见他守在高中墙外,等待学生下课,因为学生一下课,他的生意就来了,隔着学校的栅栏,忙忙活活抓紧那10分钟,眼见架子上的糖葫芦卖光了,学生上课进教室去了,他的糖葫芦架子一会又插得满满的了。原来,在他的车棚里,那几个小箱子里装的都是糖葫芦。学生放学后他在校门口卖一阵,然后绕到宿舍楼后,因为要回家了,他就薄利多销,两元一根,五元三根,也有时候就三元两根,孩子们乐呵,捡了便宜,他也乐呵,全卖光了,回家睡个好觉。

  他这个人卖糖葫芦有些特别,没人买的时候,他基本不老实地呆着,不是绕着自己的车子转悠,就是把手抱在胸前,歪着头琢磨事。他真的是在琢磨事,没几天,白梨糖葫芦、山药糖葫芦、圣女果糖葫芦闪亮上市。城里人是挑剔的,有的要把糖葫芦拿走,他便准备了专用袋,为了讲卫生,还准备了几个一次性塑料手套摘糖葫芦,装糖葫芦。不论是塑料袋还是纸袋,糖葫芦再从里面拿出来的时候都是糖沾着袋的。再过几天,只见他弄来了一种薄薄的薄膜一样的东西,说是叫糯米纸,这糯米纸可食用,糖葫芦外边包上它,就不怕粘了。虽然不怕粘了,可是用它包糖葫芦的时候,天干物燥的,一张不太好揭,尤其戴了塑料手套,手的动作就更不灵便了,要是徒手揭,不卫生,人一多,真的着急。一天我正在学校墙外小商店玩,看见这个卖糖葫芦的风风火火走进来,手里好像拿着一块厚纸板,兴冲冲说自己想出了一个好法子,要借点水。后来我才知道,他是琢磨出了让糯米纸保湿好揭的方法,把一块潮湿的硬纸板覆盖在那些糯米纸上,糯米纸也变得潮湿了,这样揭起来就不费事了。商店老板夸他:“这家伙,豁牙子啃西瓜——净道道。”然后商店老板给我讲起这个勤劳的人,说他如何抓住商机,如何研究商机,如何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小小的糖葫芦一两天卖到不菲的价格……听到老板对他的介绍,他的形象立刻在我面前高大起来!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

    时春华,女,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热爱文学,北票市作家协会、朝阳市作家协会、朝阳散文沙龙、辽宁省辽海散文会员,《北票市报》特聘记者,在《北票市报》有专版《朝花夕拾》,在市报、《川州文艺》、《辽西文学》、《塞外风》、《辽海散文》、《河流》等发表作品150多篇,参加过朝阳《美丽乡村》的采写,文章是《诗韵新村韩古屯》。热爱生活,传播社会正能量,朝阳网络传媒《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