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椰田古寨(李秀敏)

摘要:11月16日,二嫂组织歌友到椰田古寨旅游。椰田古寨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这是一个黎族、苗族村民混居的原生态自然村,保留了古老的黎苗民族风情和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

走进椰田古寨

文图/文化信使 李秀敏(辽宁朝阳)

  11月16日,二嫂组织歌友到椰田古寨旅游。椰田古寨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这是一个黎族、苗族村民混居的原生态自然村,保留了古老的黎苗民族风情和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

  上午9点半,我们乘坐三亚城际3号线公交车来到这里。停车场对面竹楼二层“欢、聚、陵、水”四个大红中国结分列在“椰田古寨”牌匾两边。竹楼一层是售票处,旁边有一个可供百人休息的长廊。大家排队扫健康码量体温买票,在导游带领下走进景区。迎面的绿竹墙上写着黎族苗族问候语,导游耐心地教,游客认真地学,希望进入景区能够用上一两句。接着参观图片展览,展览室外,高大的椰树林遮天蔽日,错落别致的黎族船形屋、寮房、谷仓和苗族吊脚楼映入眼帘。百年谷仓旁边的小亭子里阿婆正在织黎锦,歌友问阿婆:周围这些陶罐里边是什么?阿婆告诉大家:每个陶罐里边放着不同的植物,用来染织黎锦的彩线。

  说起黎锦,自然会想起黄道婆。宋末元初黄道婆做童养媳,不堪忍受婆家的虐待,流落到崖州,向黎族姐妹学习棉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40年后返回故乡,将黎族的棉纺织技艺带回江南,继续不断改进推广,促进了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被后人誉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家”。据说是3000年前就有了黎锦。阿婆说:一条成品黎锦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完成。我们由衷地敬佩黎族姐妹,能将这个古老技艺传承至今,大家争相与阿婆合影留念,并翘起拇指为阿婆点赞。

  告别阿婆,走向古寨,前面横着两根缠了红布条的竹竿,导游说:要表演节目才能进入。大家高声唱起东方红,黎族姐妹打开竹竿请我们进入古寨。古老的黎族,民风淳朴,早上外出劳动,把家里多余的瓜果蔬菜和小竹篓放到寨子门口的路边,村里人需要就到这里挑选,把钱币放到这家的竹篓里,就可以带回家享用了。村民外出劳动回来把剩余的瓜果蔬菜和盛钱币的竹篓带回家,这可能就是现代无人超市的雏形吧。

  走进寨门是一个广场,对面墙壁上的图案和“比武招亲”大字惹人注目。中间有黑底银色图腾立柱,周围展示黎族的手工藤竹编、钻木取火、老椰切片炒制美食、酿山兰酒、竹木乐器手工制作现场表演等古老传统技艺。我们正在欣赏黎族村民演奏鼻箫和木琴,一队穿着黎族苗族服装的青年手拉手走进广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黎族苗族舞蹈来源于生产劳动,节奏明快,动作优美,一学就会。游客不断地加入其中,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转边舞。

  舞曲刚停,大喇叭又响起,村民停下手中的活计,一起跟着大喇叭朗诵椰田村祖训,原来就是《弟子规》。古老的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从1957年开始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制黎文,让黎族同胞实现了拥有本民族文字的梦想。现代的黎族同胞能将《弟子规》作为祖训,说明早就接受了汉族文化,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椰田古寨景区以黎锦苗银为主要展示项目。走进苗族手工制作银器工坊,看到工艺大师经过选材、溶解、敲片、下料、拉丝、制模、成型、画样、錾花、焊接、组装、打磨、清洗、抛光工序,在敲敲打打中制作出巧夺天工、精美无比的各种银饰银器。这些工艺大师不愧为“岭南一小锤”的美称。

  还有蜡染、苗绣,只是到了中午,错过了展示的时间,我们自己对照项目介绍看看展柜里边的样品,每一件都非常漂亮。附近还有一个苗药展区,各种苗药都泡在瓶子里。真正的苗药神秘而有奇效,早到的歌友参与了苗药现场体验,都说有些效果。

  歌友们贪恋椰田古寨景区的甜美安静不忍离去,打扑克、聊天、散步。我们还在景区买了椰片、咖啡、茶叶和香甜的热带水果,一直到下午两点多,才恋恋不舍地坐上城际3号线公交车回三亚市里。

小链接
  李秀敏,辽宁大学函授学院新闻专科毕业,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散文学会会员,朝阳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公益网辽宁通讯站朝阳市通讯员。著有《双跨世纪的马家传记》一册。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