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截长散与补短汤(王玉华)

摘要:从前有一位私塾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个子高高的,后背微驼,面庞棱角分明,下巴上长着稀疏的几根胡须。

【民间传说】

截长散与补短汤

讲述人/孙振育 搜集整理/王玉华

  从前有一位私塾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个子高高的,后背微驼,面庞棱角分明,下巴上长着稀疏的几根胡须。

  这天,这位私塾先生戴着老花镜,一手拿着教鞭,一手拿着书本在给学生们上课,他唱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这时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说:“报告老师,这首诗的意思我明白了个大概,但是这首诗有毛病,太长,应该吃‘截长散’。”

  老师一惊问:“什么毛病?”

  小男孩说:“老师您想一年内下雨的时间很多,非得是清明才下雨吗?下雨时凡是屋外的人都忙着回家,不单是行人吧?问一下去往酒家的路,还用得着借问吗?问谁都会告诉你,还非得去问牧童吗?”

  老师说:“那你说吃‘截长散’怎么吃?截多长?”

  男孩说:“这首诗应该这样写:“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老师叹气:“你是怪才。”

  老师又翻开书本:“同学们听这首‘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大家知道啥意思吗?”

  小男孩又站了起来:“这首诗的意思我明白,但是它有毛病,太短。需吃补短汤。”

  老师问:“短多少?怎么补?”

  小男孩说:“有的穷人家,破房子漏屋,炕上躺着病老婆,他欢迎下雨吗?他乡有远近,十里八里也算他乡;财主老爷三妻四妾洞房不是常有吗?有钱人花钱买功名不是比比皆是吗?”

  老师说:“那你说怎么补,补多少?”

  男孩说:“这首诗这样写才算四喜,禾苗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寒儒金榜提名时。”

  老师叹气:“你真乃怪才。”

  相传小男孩后来为乡试举人。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

  王玉华,笔名船卿、赵韵儿,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任北票市文化馆创编调研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职称,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曾出版合作散文集《天使的点心盒子》、小说集《龙鸟镇》、民间故事集《遗珠》。2006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品《银杏树下》获辽宁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编剧一等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