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于先生圆光(王玉华)

摘要:大约120年前,在哈尔脑庄头子上下川活跃着一个神通广大的老先生,姓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人们都称他为于先生。

【民间传说】

于先生圆光

讲述人/蒋昌林 搜集整理/王玉华

  大约120年前,在哈尔脑庄头子上下川活跃着一个神通广大的老先生,姓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人们都称他为于先生。实际上他是现在的朝阳县他拉皋乡薛台子人,他有六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于凌会,现在已近90岁。

  再说于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数、通术、数术什么都会,还能掐会算,其中最拿手的就是降妖捉怪,驱邪镇鬼,惩恶扶善,而且他服务千家万户不收工钱。

  有那么一年秋天,当地大户贾老六在庄头营子西北种了大约三倾的谷子,扛活的把谷子割完打成了捆,在地里晾着。贾老六这个人平时细心,能算计,挺抠,当中也不免对扛活的有些苛刻,在乡邻当中口碑不算好,人缘挺差,所以不免有人想整治他。在这当口,有人就冲他的这片谷子地使了劲。

  有一天,刚没太阳,人们收工刚到家,贾老六这片谷子地就起了火,霎时间,条条火龙腾空而起,老百姓看着这情景,喊声叫声连成一片:“贾老六的谷子垛着火啦,贾老六的谷子散天灯啦,快救火呀……”老百姓虽然对贾老六心存不满,但火烧的毕竟是粮食,有人便去救火。可就在这时,谷子地对面的咕咚河东沿着青龙山(俗称小东山)响起了枪声,子弹呼啸着直飞谷子地,隔片刻一枪,隔片刻一枪,这是有人朝谷子地里救火的人打冷枪啊,这不是早就预计好的吧?人们再也不敢近前救火去了。贾老六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三倾多地的谷子化为灰烬。

  次日,贾老六不惜重金托人请于先生出山破案,于先生看在粮食的份上,认为此人放火烧粮食实为作恶,便答应贾老六给他查一查。于先生来到贾老六家,将一张卷烟的大白纸捏在手中捋了又捋,口念咒语,用水银镜子照了几下,那放火之人就从纸上影影绰绰出现了,过了一会儿,人影越来越清晰,就像皮影一样,面目直切,一看就知道是本村之人,谁都认识。贾老六见此情景,央求于先生将此人烧了,以解烧谷垛之恨。于先生没有说话也没有动,见于先生没动,贾老六掏出火镰就要把出现在纸上的人点着。于先生急忙说:“不许要他的命,烧你谷垛这件事,你也是自作自受,以后你过日子要多加小心,多行善事,只有与人为善才能有善报,你听明白了吗?”贾老六连连点头,并跪地磕头,保证以后必改恶习,与人为善。

  原来这放火之人是给贾老六扛过活的伙计,此人善于投机取巧,并且小肚鸡肠,干活不出大力,所以贾老六刁难过他。事隔多年,他还是对贾老六怀恨在心,一时恨意难平,勾结胡子把贾老六的谷垛点了天灯。

  为了给放火之人一个警告,于先生在怀里掏出了一根银针,朝现形在纸上的人的腿上轻轻点了一下。第二天,这个人再出现在大街上时已经成了瘸子。当时的老百姓说于先生的法术是圆光。这就是于先生巧用圆光术调教两个恶人的故事。

[责任编辑:立军]

小链接
  王玉华,笔名船卿、赵韵儿,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任北票市文化馆创编调研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职称,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曾出版合作散文集《天使的点心盒子》、小说集《龙鸟镇》、民间故事集《遗珠》。2006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品《银杏树下》获辽宁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编剧一等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