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没量心(王玉华)

摘要: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手艺非常精湛的木匠师傅,他收了两个弟子。大弟子特别实在憨厚,心眼还特别好,就是有点笨。二弟子特别机灵,脑瓜好使,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又能说会道,那真是八面玲珑,很讨师傅喜欢。

【民间传说】

没量心

讲述人/张宝国 李俊玉 整理/王玉华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手艺非常精湛的木匠师傅,他收了两个弟子。大弟子特别实在憨厚,心眼还特别好,就是有点笨。二弟子特别机灵,脑瓜好使,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又能说会道,那真是八面玲珑,很讨师傅喜欢。

  这师兄弟二人在师傅家学艺五年,师傅把毕生的手艺都传给了他们俩。出徒后,让他二人自谋生路,到四乡八屯去耍手艺。大徒弟由于不会说道,干活慢些,心眼又实成实诚,就没多少人用。可这二徒弟就不一样了,好使心眼,会说会道,干活又好又快,十里八屯都抢着找他干活。大徒弟没办法只好到远处找活干,由于人实在,活计也好,也细,生意也很好。

  大徒弟到外地干活多则半年少则几个月就回来一趟,买些好东西去看看师傅,还给师傅一些零花钱。师傅的年岁大了,有些活干不动了,况且二徒弟都把家门口的活计干了,师傅就没人用了。这真是教会一个徒弟饿死一个师傅啊。师傅只能在家做些家具和一些小活计去卖来维持生活,他老伴走得早,又没有一个儿女,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头子,很可怜。

  二徒弟从前一年半年的还到师傅这看看,可这几年一直没有来过,把师父忘了。有一天偶然从师父门口路过,听见师傅院里有锯声,趴墙头一看,院里有两个人在拉锯,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木头人,他心中一惊,心想:师傅原来还留一手呢,人常说学艺不如偷艺,想到这里他就悄悄地来到院子里,拿尺把两个木头人手脚身体各个部位都量了,又悄悄退出院子,回家按尺寸做了两个木头人,可是安装后木头人却怎么也不动。他心中纳闷:不差呀,怎么不动呢?没办法,买了两斤点心,打了两斤酒去找师傅。

  一进师傅家门,就看见师傅在炕上躺着哪。二徒弟上前叫声:“师傅一向可好?弟子来看你来了。”

  师傅起来说道:“啊,这些年你没来,我还以为你把师傅忘了呢!”

  二徒弟忙说:“哪能呢,我是太忙了,早想来看看您老,可总没时间,可还是抽时间特意来看您老来了。”

  师傅说:“好,亏你还有这份心思。”

  师徒俩又唠了这几年生意呀、家庭呀一些闲话,这二弟子就问:“师傅,你老院子里两个木头人在拉锯,您是怎么做的?教教弟子好么?”

  师傅说:“你的脑瓜这么灵,你自己看一看,量一量就能做了。”

  弟子说:“不瞒师傅,我已量过了。也做了,可是木头人不能动呀!”

  师傅说:“量了么?”

  “是呀,都量了。”

  师傅说:“可是你没有量心哪。”

  这二徒弟一听,知道师父这话的意思了,掉下脸子说:“我没有木头人拉锯,活计也有的是。”说着连头也没回就走了。

  这件事被人们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屯都知道了这个二弟子不义,就都不找他干活了。都说他手艺虽好,可人品太差了。

  再说这大徒弟几个月后,回来专门看师傅,看他老人家年龄已高,生活难以维持了,就把师傅接到家里,像侍候老父亲一样侍奉师傅,人们看在眼里,都竖大拇指,夸他人品好,有活都愿找他做。

  几年过去了,他的名声可大了,活好又细,钱又不多要,日子穷的不要钱,没有现钱什么时候给都行,不给也不要,所以生意非常好。

  这二弟子没了生意,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没办法只好带着家人一起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责任编辑:立军]

小链接
  王玉华,笔名船卿、赵韵儿,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任北票市文化馆创编调研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职称,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曾出版合作散文集《天使的点心盒子》、小说集《龙鸟镇》、民间故事集《遗珠》。2006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品《银杏树下》获辽宁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编剧一等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