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冯跋植桑柘养蚕(王玉华)

摘要:晋朝以前,辽西没有桑树也没有柘树,晋初,公元294年,慕容鲜卑首领从江南引进了桑树种子,开始在北票种植桑树。

【民间传说】

冯跋植桑柘养蚕

讲述人/王兰英  搜集整理/王玉华

  晋朝以前,辽西没有桑树也没有柘树,晋初,公元294年,慕容鲜卑首领从江南引进了桑树种子,开始在北票种植桑树。

  冯跋是河北冀县人,后燕慕容垂灭了西燕慕容永之后,冯跋向东迁徙到和龙(今朝阳),家住在长谷(今北票西官营),公元409年,冯跋当上了北燕文成皇帝,大力推行农业,这样,和龙、长谷一带的老百姓能吃饱饭了。冯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接着,又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老百姓的穿衣问题。

  冯跋因为这件事急得夜不能寐,嘴都起泡了。他向大臣们寻求办法,结果大臣们连连摇头。

  冯跋决定换上平民百姓的衣服到处走走,看看南方人的穿衣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冯跋看见了大量的桑树,就询问他们种这么多桑树的原因。有人告诉他,他们种植桑树是为了养蚕来制丝的,制丝能做衣服,但是这样的衣服平民百姓是穿不起的,都得供奉给朝廷,给皇上和宫里的娘娘穿。他们老百姓是靠种植棉花防线织布穿衣服的。

  那天夜里,冯跋梦见自己回到了北方家乡,这里的人们也在种植桑树,老百姓穿的衣服特别美。醒来后,冯跋就想把桑树引进北方,也要养桑制丝,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引进柘树,用柘树的汁液做染料。

  冯跋就搞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业的活动。他从南方引进大量的桑树,下令老百姓每人植桑一百根。并且要精心培育,把桑树种活。从此,桑树在和龙、长谷一带迅速发展起来了。养蚕业也迅速发展。老百姓把蚕丝卖出去,再买回便宜的棉布做衣服。这样老百姓有衣服穿了,还获得了许多经济利益。后来,冯跋又在和龙等地引进棉花,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直到现在,朝阳凤凰山、北票西官、努鲁尔虎山的大山洼间,还有许多桑树和柘树,这些都是冯跋推行的桑柘留下的树种。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

  王玉华,笔名船卿、赵韵儿,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任北票市文化馆创编调研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职称,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曾出版合作散文集《天使的点心盒子》、小说集《龙鸟镇》、民间故事集《遗珠》。2006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品《银杏树下》获辽宁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编剧一等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