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最美风景——大凌河
文/赖炳文(辽宁朝阳)
我家的住址与大凌河很近,每当清晨锻炼,晚饭后的散步,多选择大凌河公园。到大凌河散步,既可以欣赏到美景,还可以遇到很多老朋友,说上几句话,知道很多曾经同事的消息。有的退休后去了国外,有的在外地带孙子,也有的离开了人间,去了另一个世界。去大凌河散步,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与大凌河的缘分是多重的。我的出生地位于大凌河与牤牛河交汇处,站在家乡的上岗山,远看大凌河和牤牛河有一道清晰的痕迹。大凌河清澈,牤牛河浑浊,界限分明。大凌河温文尔雅,犹如斯文少女,牤牛河水势湍急,犹如初出茅庐的少儿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朝阳地区普降大雨,大雨一直下了七天七夜,大凌河和牤牛河同时暴涨泛滥,在两河汇合处的北票下府,牤牛河水犹如一堵城墙,挡住了大凌河的水道,大凌河水迅速上涨,“水火不留情”,大凌河水即刻淹没了位于大凌河北岸的土默特右旗王府(称前贝子府),冲毁了下府双楼的东西衙门。土默特右旗王府被迫迁至北票黑城子,称“后贝子府”。辽代白川州,原来治所位于今北票市南八家子乡四家板村,辽圣宗时期因水患迁至今北票市黑城子镇。东晋成帝咸康于公元337年,在大棘城自称燕王,大棘城位于今北票市章吉营乡三官村,也因大凌河水泛滥迁至今朝阳市区。
据统计,清代至解放初期,朝阳地区发生洪水灾害200余次,其中多数发生在大凌河流域。建国前,大凌河堤防工程简陋,1949年汛期朝阳连续降雨,历时15天,8月8日大凌河朝阳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高达1.2万立方米/秒。大凌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朝阳的城镇和农村普遍受灾,市区损失惨重。人民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沿城区河岸修筑丁坝,加固河堤,减轻了洪灾威胁。1959年朝阳建市以后,为了防御大凌河洪水灾害,市政府于1960年以工代赈,沿河修建了7300米长的防洪大堤,可防6500立方米/秒的洪水。1962年7月,朝阳地区又连降暴雨,大凌河洪水猛涨,朝阳水文站的最大流量高达1万立方米/秒以上,将1960年所建防洪坝中的靠山屯、南马场、五间房、兰州胡同等地段冲毁,洪水直奔市区,使市区低洼区遭受严重损失。水灾后,市建设局编制大凌河防洪大堤设计任务书上报。1978年汛前,地区建委和朝阳县城建局又组织地、县、区等单位义务劳动,对水文站至马场间的大堤进行修复,在原基础上,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增高补强,动用土方4万立方米,并在东大桥下游增加两座护岸丁坝。1980年汛前,全市区义务劳动,将马场至胜利桥口的2880米地段进行修建,并在兰州胡同口下,增设11座护岸丁坝,以保护扣北水源地附近岸滩,从而基本完成了由靠山屯至扣北的7.8公里朝阳大河防洪堤工程。
上世纪60年代的大凌河,河水足有丈余宽,水深不到半丈,朝阳城区的高中、初中学校游泳课均在大凌河完成,我和我的同学就是在大凌河学会了蛙泳等。90年代初的大凌河城区段,两岸居民种满了高粱、玉米、谷子之类的庄稼,零星的树木也是自由种植。每到汛期,暴雨过后,大凌河泥沙俱下。雨过天晴,稀稀落落的城内市民,站在石坝上观看水涨水落。1996年,大凌河改造工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阎王鼻子水库”建设提到议事议程。“阎王鼻子”因此处山石形状得名。市政府召开的阎王鼻子水库建设论证会议介绍了阎王鼻子水库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并表明了市政府“砸锅卖铁也要建设阎王鼻子水库”的决心,赢得了参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拥护,就这样,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目,一锤定音。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国家水利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阎王鼻子水库的建设,为大凌河城区段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大凌河风景区位于主城区东部,占地940万平方米,这是以大凌河为主体打造的滨河生态景观带。通过七道橡胶坝形成53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配套建设210万平方米绿化景观带,构建出包含10个主题游园和20个景观节点的立体空间格局,景区兼具防洪排涝、生态修复与旅游休闲三重功能,南北走向穿越城区,河面宽400米,两岸设置彩灯景观廊道,串联凤凰山、麒麟山等周边景点,2023年起试点运营冬季冰雪项目,形成四季各异的游览体验。大凌河风景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区市民休闲的最佳去处。
现在的大凌河景区,鸟语花香,常有白天鹅、赤麻鸭、绿头鸭等鸟类自由翱翔,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风景。公园花坛,栽植的芍药、菊花鲜艳夺目,鲜花盛开之时,这里成为国画爱好者写生的好去处,热爱国画的画童在老师的带领下,描绘着花卉的枝枝叶叶。也有专业画家,在勾勒着凤凰山、大凌河、小树林及花鸟的和谐与美丽。老年大学的绘画爱好者,在这里体验着绘画的乐趣。在公园的各个角落的长条凳上,一对对老年夫妻盘坐在长凳上,回忆往事如烟。我的一位同学退休以后,不论春夏秋冬,每天都到这里打卡,一群老友,谈天说地,话说古今。大凌河景区也成了新婚夫妇的拍摄地,每天总有三三两两的新婚夫妇,摆上各种姿势,把最好的镜头留下来,青春与凤山凌水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大凌河的白天鹅与凤凰山鸟鸣,带给新婚夫妇美好的祝福。夜幕降临,茶余饭后,目睹一对年轻夫妻,牵着女儿的手,边走边辅导数学题,寓教于乐,尽享天伦之乐。我的一位老同事每当晚饭后,和几个老邻居不约而同来到林荫树下,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诉说着当日国内外大事,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每当休息日或傍晚时分数十家秧歌队、舞蹈队粉墨登场,这些文艺团体多属业余,但是,穿着时尚,歌舞水平不输专业。在大凌河的甬路上,每天总有几支快走队伍,打着旗子,喊着号子,步伐整齐,队伍排列有序,人人精神抖擞,已经成为大凌河景区的一条风景线。
大凌河景区文化氛围也很浓厚,慕容皝大型雕像矗立在景区东南部,书法家齐作声书写的“珠江大桥”雕刻在珠江大桥桥墩处。“凌河竞渡”乃书法家葛忠书写。春夏秋季节,市内的游泳高手总是畅游几千米,有的横渡,有的逆行,原市委机关一位年近80的老干部,与妻子同游坚持数年,大凌河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了快乐和满足。这里也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每年的“凌河之夏”文化艺术节在这里举办,已经坚持多年没有间断。2025年6月全省文体旅大会演出活动就选择在大凌河辉煌广场。连续多年的龙舟赛也是选择在大凌河举行。
大凌河景区的修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开发,短短十几年时间,城区大凌河两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把这里作为购房首选,外地到朝阳购房者不断增多。
大凌河两侧灯光闪烁,人们可尽情享受朝阳月夜的美景。在大凌河景区,最大的人群还属散步队伍。在散步的队伍中,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忙碌一天的市民,茶余饭后,携妻带子,既体验了凌河风光,也营造了家庭的和谐氛围,在他们的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小链接赖炳文,男,1949年出生,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尹湛纳希故乡辽宁省北票市下府蒙古族乡乡长、党委书记;朝阳市工商联常务副会长;朝阳市尹湛纳希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尹湛纳希传》《尹湛纳希与蒙古族文学》《朝阳蒙古语地名的来源于解读》《朝阳土默特史略》《北票煤矿百年史略》;主编《尹湛纳希纪念画册》《尹湛纳希纪念文集》等书籍。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