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子鸟化石震惊世界
文图/孙仲兴(辽宁朝阳)
地球经过亿万年的演变,才成为今天这个模样,人类为了研究几千年的文明史,了解地球的生成和演化,不知花费了多少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对鸟类的研究仍处在徘徊探索阶段。著名鸟类学家侯连海经过多年的研究断定在辽宁朝阳发掘出的鸟化石是现代鸟类的祖先。在世界鸟类科学大会上郑重宣布:将这些鸟化石命名为中国孔子鸟。
侯连海说:这个标本保存得非常完整,对于研究孔子鸟的生态及形态特征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材料。在国际上,也对这一块标本非常重视。可是也有我们孔子鸟的形态特征,很多方面都是从这个孙氏孔子鸟标本上,而发现、观察到的。
近几年陆续在朝阳县波罗赤、胜利乡,北票市上园镇发现了大量的鸟化石,之后命名为朝阳鸟、三塔中国鸟,特别是北票上园发掘的鸟化石引起了世界瞩目。中国朝阳因此成为世界鸟化石的宝库。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这在学术界是公认的,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表明,始祖鸟与爬行类动物有着相似的结构,它们都具有槽生的牙齿和长长的尾巴,身体的其他结构也非常相似,而且始祖鸟与现代鸟有着相近似的羽毛。它存在于中生代晚侏罗纪,海相沉积印版石灰岩内,至今只发现7块。始祖鸟有着一亿四千五百万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孔子鸟被发现前100多年来,所发现的中生代唯一的鸟类化石,所以世界上把它称作始祖鸟,并写进了教科书。100多年来,它的地位无人敢于争论。然而中国孔子鸟的发现,为世界研究地球的演化变迁,鸟类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证据。
原国家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教授邱铸鼎说:因为鸟类是一种飞行类动物,它很难保存化石,保存很完整的化石需要很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够形成。辽宁发现了很多(孔子鸟)化石,这些化石对研究早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有很大的意义。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人们对早期鸟类的化石尤为感兴趣,在德国最早的鸟化石发掘了一百多年,才找到五件化石,而辽宁却发现了很多。
中国孔子鸟因牙齿退化代之以角质喙,肱骨近端有气孔,同时还具有与始祖鸟类似的特征,而始祖鸟具有槽生的牙齿,尾椎多,尾长,这与爬行类动物相似,尽管被称作鸟,但它几乎不具备飞行能力,这使始祖鸟的始祖地位不能成立。始祖鸟不是鸟类的直接祖先,而是鸟类进化中刁遗的一支。
中国孔子鸟化石的发现及其研究成果的公布,立刻在国际学术界和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加拿大著名古生物学家里查德·福克斯称,孔子鸟是中生代原始鸟类的灯塔。美国肯萨斯大学教授拉里·马丁写到:我们对鸟类早期演化的了解,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美国地图出版社为此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孔子鸟发现地——朝阳。
在美国召开的古鸟类进化会议上,各国专家一致签名给中科院长周光召,希望在辽西古鸟化石发现地建立国家级鸟类及其他脊椎动物研究和保护基地,同时决定第五届国际鸟类大会在中国召开。
沉默了1.45亿年的中国孔子鸟终于飞出了国门,给世界带来了一个惊奇。为人类研究鸟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珍贵的佐证。
文章写于10年前,修改于2025年4月19日
小链接
孙仲兴,中共党员,北京广播学院(92)级硕士研究生,高级记者,曾任辽宁电视台驻朝阳记者站站长。荣获全国电视好新闻、辽宁省电视好新闻一、二、三等奖数十篇。主编第一部中国电视论文丛书,发表过数千篇电视新闻,多次荣获辽宁电视台优秀记者、辽宁省广电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编辑 孟阳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