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梦笔》(四十七)

摘要:一位80后的诗人朋友在我的博上留言,声讨“诗歌软件”,说“捍卫诗歌尊严,重筑不倒长城。”为此寻求诗友们的支持。

《草堂梦笔》(四十七)
“我们能捍卫什么……”
 文化信使/雷艳华  编辑/雅贤

  一位80后的诗人朋友在我的博上留言,声讨“诗歌软件”,说“捍卫诗歌尊严,重筑不倒长城。”为此寻求诗友们的支持。去看后,开始有点震惊,细看也没什么,所谓诗歌软件,不过是你输入一些词,软件便给你连成一首诗。他担心的是高手改改就真的成了一首好诗,那样诗人的存在还有什么必要?我想真正的高手是不屑于此的,因为他自己的许多好想法都未完成,还要借助那些没有生命感的东西吗。
 
  诗也好,其它形式的文字也好,里面的真实情感是仿制所仿制不来的。而情感的力量也是文字之所以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游戏者任其游戏,只要我们自己有所坚守也就够了。一些事情我们越是气愤争吵,越是会让事情朝希望的相反方向发展,不如任其自生自灭。而“声讨”,除了把这样的软件炒得更红,我看不出还会有什么意义。别说诗歌,克隆人都出来了,我们还要不要活?!但假的就是假的,永远成不了真。由于近日的情绪不好,我在给他的回贴中言辞是苛薄的,为此我感觉羞愧。
 
  如果说存在压力,也不过是人脑与电脑的智力比拼。记得早年前最初接触“电脑”、“机器人”、“克隆人”这些词汇,我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有了这些,人脑、人的存在是不是越来越变成多余?但之后便意识到,电脑也好,机器人也好,它们都是由人脑、由人来控制的。只要人脑不往邪恶的方向使劲,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是会给人类带来方便和益处的。而邪恶又是人类自己所能控制的吗?地球不只存在现在的人类,考古学已发现了许多处史前文明遗址,也已证明史前就存在过核武器,那些文明的毁灭多半是由于核毁灭。想想那时何尝没有仁人志士,但谁又能阻止得了那一场场文明的毁灭。只要人心存在邪恶和争名争权夺利的欲望,人类就永远没有安全感。多半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悲观的。因为这一切叫人多么无奈啊。我们能捍卫什么?诗歌承担不起过多的责任。我们能捍卫的也只是自己做人的良心,和作为一名诗人的良知。
 
  由此想到近来的一出出诗坛闹剧。除了网民起哄,诗人自己不该承担责任吗?韩寒怎么了,他不过是就自己的阅读发了一点感慨,诗人们有必要反应如此激烈吗?就因为他年轻,就因为他不是诗人,或者仅仅因为他是少年名人,你就可以蔑视,不让人说话吗?除了阅读局限产生的看法的局限性,他说的未尝没有道理,有则改之,无则一笑了之。对待那些批评文字,不管是手法苛刻、严谨、嘻笑怒骂、还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我能做的都是先对照自己,尽管人家的批评与我无关,但反思自己总不会错吧。意识到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粒,或许我们就会少些傲慢,而多些自省,也多些对人的宽容。所谓严厉应该针对文字,不该针对人。许多时候不是事情来的怪,是我们的仇富仇名心理在做怪。如果韩寒是一个无名之辈,他说的再苛刻,也不会有人理会。想想富人名人也是经过自己一番辛苦打拼挣来如今的名与利,而背后的辛苦谁知?如果不是自甘清贫无名,你也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挣一份江山,这样想想我们是不是会更多些从容与坦然。
 
  其实我很看重80后的一代人,在我的阅读中,许多朋友起初我并不知道他们是80后的,通过文字和思想的表述,感觉他们和我是一代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少年老成与敏捷锐气以及探索精神令人钦佩。而更多时候我感觉自己更像五六十年代的人,所以不觉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沟通有困难。70年代人(尽管我不喜欢这样的分法,也暂且这样叫之)可能是更需忍辱负重的一群,出生成长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既没有上一代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缺乏80后无视一切成规勇于打破一切的勇气。或许我们惟一的优势也只是我们的承重能力。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