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生儿育女(一)

摘要:辽西的春天说来就来喽,暖烘烘的风一吹,山坡、村庄一夜之间就笼罩在一片翠绿里,像绿纱帐一样稀罕人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热闹地开着梨花、桃花,像是绿纱帐上精细的手工刺绣;成群的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忙活着采蜜。

生儿育女(一)

文化信使/闫红英  编辑/赵盼

  辽西的春天说来就来喽,暖烘烘的风一吹,山坡、村庄一夜之间就笼罩在一片翠绿里,像绿纱帐一样稀罕人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热闹地开着梨花、桃花,像是绿纱帐上精细的手工刺绣;成群的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忙活着采蜜。

  近些天,淑贤也像蜜蜂似的,忙得脚打后脑勺——家里家外一个人张罗着种完十多亩地,终于松了一口气,黝黑的有些浮肿的脸,显得憔悴不堪,好歹有了点儿笑模样;把种子种到地里,就算完成一件大事,她终于不蹲灶坑干抱着碗将就了,能有空闲像模像样地放上小桌子,坐到炕头上吃顿像样的饭了。

  一个大葱炒鸡蛋,杨树叶子和小葱蘸酱,她吃得有滋有味。屋外那只老母鸡又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地吵闹着显摆;房檐下那窝小燕子也回来了,都连着在这儿住好几年了,淑贤也不嫌乎它们吵闹,不嫌乎它们把粪便都拉到玻璃窗上,戳都不戳咕一下它们辛苦搭的那个窝窝。开始是一对燕子,在淑贤家里生儿育女的,到今年又开始来来回回地飞,叼泥衔草,搭第三个窝了,燕崽儿出生后,叽叽喳喳每天吵闹的不得了,好几次有蛇来偷袭,都被淑贤壮着胆拿扁担赶跑了。“小燕儿是有灵性的东西,别看不说话,它也知道谁家风水好,谁家对它好,它才来住的,管着咱日子过得好的”。淑贤有着男人一样使不完的力气,又有着山里女人特有的憨厚,带着一点点的迷信,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淑贤边往嘴里扒拉着小米饭,边瞅电视新闻。电视上正播出关于计划生育“单独二胎”新政策出台的消息。新闻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单独二胎政策符合我国国情,均衡人口发展。淑贤对于新闻里面的专业术语似懂非懂,但大体上还是看明白了。嗯,淑贤心里一亮,计划生育政策变啦,可得变啦,要不这上百年的老村庄,眼瞅着就空了。人家燕子生儿育女的,年年飞走还年年回来,可是这村里的孩子们,翅膀硬了,不但自己飞出去了,还把爹妈带出去了,都去城里了。以后这地也没人种了,房子也没人要了。过日子过的是人,人越来越不兴盛了,那可咋整?这政策来的,都赶上春天这场及时雨喽!

  也难怪,淑贤忒恋着这方水土,自从嫁到这个村里来,在生产队干活吃大锅饭,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土地承包给个人家,风风雨雨几十年,挨饿到吃饱,受穷到致富,这个能干的女人拉扯大两个女儿,不容易啊。如今女儿们出息了,一心想接她进城,她死活不肯,鼻涕眼泪的就是舍不得走。她说:“老牛生十个犊也挡不住干活,我就是劳碌命,让我享福我还受不了呢。”女儿无奈,接走了淑贤老伴树生,去给带孩子,四年了,老两口过着劳燕分飞的日子。

  “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淑贤拿起二女儿刚买的大字体的“老人机”一看,是二女儿燕子从南方打来的长途:“妈,看新闻了吗,现在单独二胎政策放开了,我和小东早就等这一天了,我们想再要个孩子,你过来和我爸一起给带吧!”不等淑贤说话,燕子就兴奋地喊嚷个没完。这丫头,小日子过得殷实富足,把家也照顾得很好,算是借劲了。没寻思到能这么出息,当年计划生育政策风声最紧的时候,她偏偏抢着出生,害得家里那段时间颠沛流离。淑贤稀罕孩子,隔辈亲,当然一百个愿意燕子再生二胎,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啊。接完燕子的电话,撂下饭碗,她倚着被垛,眯缝着眼睛,就觉着浑身散了架似的酸疼,似睡非睡的,听燕子叽叽喳喳,自己碎叨叨的“生吧,生吧,儿女多了热闹……”过去那些老黄历,就像忽忽游走的云朵,一股脑地涌进记忆中来。天,马上要下大雨了。

(未完待续)

注:本文使用大量辽西方言,请网友仔细甄别。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