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硬汉子 温文尔雅情
——丁文刚的《爱情小纸条》序
文/李学英 编辑/赵盼
认识辽西汉子是在“缘聚辽西博客圈”,这是传播现代文化,传递正能量,主张健康活波开朗生活的群,在那里的活动中,我认识的他——丁文刚,北票市交通局运输管理所的一名运管员。他在工作之余摄影、写作,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说他是辽西汉子,可谓名副其实,他不仅长得敦实,而且性格憨厚,具备了辽西人的一切风骨。写文章、写散文却也观察仔细,叙述细腻,主题昂扬。案前细品《爱情小纸条》,这里有记忆,有人生、有遗憾的微妙感受,我读出了作者文章中的显隐曲直的感情倾向,悟出了他的人生主旨,此乃犹如清风吹来,茶香浓烈,心清气爽。
主题鲜明,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丁文刚的散文洋洋洒洒十万字,写春夏秋冬,写生活琐事,写父母牵挂,写个人经历,写社会万象,写人生感悟,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个鲜明的 “爱”的主题。“爱”是他全部文章表达的基本观点,并以此向社会撒播爱的能量。我们说爱的方式是多样的,有的人在脸上,有的人在手上,有的人在心里,有的人在脑子里。而作者表达出的是那种在心里的爱。在他的《回家打工》中,“回家总是一件牵肠挂肚的事情,尤其年迈的母亲患病无法像以前那样风风火火、忙忙碌碌以后,我的心里拴上了一份沉沉甸甸的东西,就经常想回家看一看”。《牵挂》,“母亲坐在炕头,眼睛痴迷的望着窗外。她不再站在村头了。她的腿不在灵便了,总是站不稳。她的左臂毫无知觉。”字里行间没有一句是直接表达爱,但在心里是一种隐忍的心痛欲滴的爱母之情。他的《家在心里》中写道:“家是生命的摇篮,是童年的一支歌,是梦中的一幅画”,“是一幅相片镶嵌在心里”,表达了对家庭的爱。在《小鸟在歌唱》、《乡下老家的新鲜事》中,则表达了对自然的爱和对社会进步的大爱。
叙述细致,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散文的内在结构是作者感情的体验。而外在的核心细节描写,则能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和灵活精干。作者以感情为线索,叙述详略有序,对材料处理恰到好处,达到了文章主题“形散”的需要。在《老爸的朗读》中,作者通过对父亲 “靠勤奋考出了名堂,成为临近乡村为数不多的中专生”到“在老爸作为文革骨干被开除回家” 片段事象的简单叙述,到老爸“掀开靠在北墙的老式柜子,拿出一摞摞书中的一本,脱鞋上炕,衣服也不一定脱,或坐着、或躺着,翻开上次读看的折页继续念起来”,“高声、轻声、轻言轻语、读起来相互兼顾”的详细描写,反映了老爸特殊经历的复杂、深广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老爸的同情、尊重和深爱的立意,达到了含蓄、深邃、临境生情的个人寓意和文学效果。
意识方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意识是人脑机能对客观实在的主观映象。它是基于自己的需要、欲望等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具有主动性、能动性、选择性的认识、记忆、分析、推理等所形成的情感和观念。我们常说,心理需要的内容比生理需要的内容更广泛和丰富。而这种心理需要,是后天经过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形成的需要。作者正是基于这种后天形成的心理需要,来分析、判断和推理外界事物,以举重若轻的手法,表达深层次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如在《拒绝浪漫》中,“我不喜欢社会上宣扬那种人生得意须尽欢、潇洒走一回的颇有消极颓废的论调,而有人却轻言这就是浪漫,这就是生活”。“拒绝浪漫,绝非像苦行僧那样,孤囚一室,不苟言笑地修炼”,“浪漫是一种精致、一种状态、一种氛围”,“浪漫应该是与欢乐为伍的,是无拘无束的一种美、一种真、一种纯”。作者基于雄厚的生活实践和感悟,诠释了浪漫的深刻内涵,以选择性的认识,形成了自己想要的情感、思想和观念。
文学是让人回味的。平铺直叙是一种写作手法,山路十八弯展现的是一种惊喜,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看点,若两者适宜的结合,让文章具备语言的张力,思想的张力,蓬勃读者的想象,如一点一滴露珠般的回味,会更加沁人心脾,魅力四射。而丁文刚的《爱情小纸条》,恰是在平铺中有山路,在直叙中有回转,以心灵淬火的坚韧风骨表达了辽西硬汉子的温文尔雅情。
注:李学英,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此文系作者为丁文刚的第一本散文集《爱情小纸条》写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