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梦笔》(三十七)

摘要:一直以为生命就是一种承担,负重,惟此,才能给自己前行的勇气。不能承受的是生命之轻。当所有痛苦在朋友的指点下突然顿悟而化解掉,生命获得了一种安然。之后却是“空空”的失落。支撑自己生命的苦痛感不复存在,自己苦苦求索的生命意义,又何以为寄,为继呢?一种暮年的苍凉心态,就这样不经意中降临。

《草堂梦笔》(三十七)

“穿越时空的冥想……”
文/辽西雷子 编辑/雅贤

  一直以为生命就是一种承担,负重,惟此,才能给自己前行的勇气。不能承受的是生命之轻。当所有痛苦在朋友的指点下突然顿悟而化解掉,生命获得了一种安然。之后却是“空空”的失落。支撑自己生命的苦痛感不复存在,自己苦苦求索的生命意义,又何以为寄,为继呢?一种暮年的苍凉心态,就这样不经意中降临。

  “……

  有一些黑暗涌出泉水祈祷彻夜不息

  有一些幸福来自春天没有经过花朵

  有一些火焰塌了灰烬的灰还是那么神秘”

  ——莫非《有一些事物到了词语还在我们的后面》

  此时读到这样的诗句,枯涩的眼里忽然又涌出了泪滴。依旧是一种静静的感动。经过了最黑的夜,善良与善良的人们从未停止过相互的祈祷与祝福。幸福可以不经过春天,甚至不经过花朵,而直达果实。火焰塌了,灰烬的灰还保留着生命最初的神秘。这样的火即使不发光,不跳跃,也依然是火焰。永恒的火,来自永恒的爱。所有的事物都未消失,所有的物事都在原地,是语词令它们呈现,并静静发出光辉。

  一直困扰自己的“生命迟至感”就这样消失了——是时间的消失。童年与暮年开始交相呼应辉映在一起。过去、未来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时间不再是时间。一直困扰自己的“生死隔阻感”、“爱的隔绝感”就这样消失——是空间的消失。生即死。死即生。死生一体。从未分离。爱非爱。爱依旧是爱。不猜疑。不嫉妒。一切始于信。终于信。是谓大爱。基督之爱。佛祖之爱。主之爱。不求永恒,终获永恒。不求自我,终获自我。是谓无我。我依然为我。破执——破我执。破形执。破情执。破文字执。破悟执。当生命再无所拘束时,即获得了大自在。如庄子一般,游刃有余,以有形之无形出入天地间。时空不再是时空。是虚空。蓦然回首处,一日已恍似一生。黑暗即光明。

  一直喜欢中国的写意画,却不甚明了喜欢的缘由,此时才明了写意不光写的是“精神”,更写的是“无神”。一种生命的自如。而工笔画,细微精致有余,旷达洒脱则不如写意。有时浓墨重彩倒不如黑、灰、白浑然一体的景致给人印象更深。模糊的美学原则说穿了即“暧昧不明”。能说清的反倒无味。“留白”、“不说”,呈现的是美学的神秘。

  在朋友凉炉子的博客上又读到了倪瓒的画,和他的一些感悟文字,一时想起早年同时读过的徐渭、朱耷的画。山有骨,树有骨,水亦有骨,字更有骨。万物皆有骨。文学或艺术说穿了就是要有骨。一种精、气、神。当骨化于骨中,呈现的是如水一般的“无骨”状态。锋芒并非不再,而是隐于锋芒了。“抽刀断水水更流,”还有什么的锋芒能胜于水?!而当万物有形之骨皆化于无形之骨时,即是自然的大和谐了。

  一天如此幸福。

  雾气早早消散,我在园中劳动。

  蜂鸟落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拥有,

  也没有什么,值得我羡慕。

  曾经遭受的任何恶祸,我都忘了。

  认为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困窘。

  在我身上我没感到痛苦。

  当我直起身,看见

  蔚蓝的大海上白帆点点。——米沃什《礼物》

  2006-7-18   烟隐庐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