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山
文/赵玉国 讲述人/李国利
龙山的传说故事,在凤凰山四周民间有两个版本,一则故事是神话,一则故事是真实的历史记载。
神话故事流传,说慕容皝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来选建王城,在白狼河西北部平川,发现河东一座高山,正云雾烟腾地下着大雨。在雷电交加之中,便显现一黑一白两条龙在上下翻滚嬉闹的情景。至此,慕容皝龙颜大悦,认为此地乃风水极佳之所,于是,下令在河西建了王城,号龙城。河东龙腾之山,起名龙山。关于如此双龙出现之状,又经后世文人墨客演绎了如下故事。
黑白二龙,是东海龙王的爱子,实是一双孪生兄弟。黑龙排行老二,白龙排行老三,上边还有一位兄长为尊。
黑白两位龙子从降生到成长,龙后始终宠白龙太子多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位龙子性格就有了分歧,黑龙太子性格越加内向,尤不善言谈。白龙太子外向,好动喜出风头,胆大爱惹事端。然而每次闯祸,皆能巧舌如簧地把责任过失推到兄长黑龙太子头上。在龙宫家法上,黑龙太子从来不作辩白申诉,任由父王发落。
这样的情况履履出现,黑龙太子见不是头,就与弟弟白龙太子疏远了。往往自行消磨时日或找下边的普通虾将鱼精们玩耍。久而久之,白龙太子看出了哥哥的意思,仍是死磨烂缠不放,做起任何事来还是邪道顽劣。
一次,白龙太子到中原游玩,便与南海龙太子打了赌,回家后,逼迫虾将干把对镇守的定海神针的老龟笨忽悠一阵儿,盗出了定海神针,之后到中原找南海龙太子比宝。此一晃定海神针,东海龙宫楼厦立时坍塌不少。此祸闯得太大,仍是黑龙太子替其分担了责任。龙王见二子皆有错,不得不放下严惩的态度,但还是把两个太子打入冷宫关禁闭十年。
十载脱离冷宫,白龙太子安静了两年,可是,两年后的一个春天,他趁母后到陆地踏青之际,又进入母后寝宫,毛毛愣愣地把玉帝赠予父王的长寿千年瓶碰碎。此千年瓶乃玉帝为东海龙王助民祈雨之功而奖励的重宝,白龙太子深知此宝是父王的深爱之物,越想心里越怕,便使了鬼心眼儿,终于把兄长黑龙太子引入母后寝室,假意逗闹,触掉了千年瓶。原来,白龙太子最初把千年瓶碰落,碎成四瓣。之后把四块又复原对上了碴儿,轻轻放回原处,才又引黑龙太子碰瓷儿,此故事的续演,竟为后来民世中不干正经事的流氓阿飞们留下了“碰瓷儿”的叫法。
黑龙太子不知是计,等母后回来时,自然承担了责任,结果被父王罚入冷宫五载。
黑龙太子在冷宫漫长的时间里,自然把这件事过滤了很多遍,就又得出自己仍是上了弟弟的当。后潜心练功,以待出关再为父母挣些功德,好造化苍生。
黑龙太子被罚,白龙太子却也小心翼翼起来。五年之中,消停很多没出什么大事,五年后,黑龙太子罪满出笼,白龙太子又上赶着与黑龙太子套起近乎来。但黑龙太子有了以前的教训,总不愿意搭理他,可时间久了,仍然抹不下脸儿,便再次中了他的损招儿。
白龙太子不知从何处听来,中原碌荡山有一窝狮虎猛王蜂,谁吃了猛王蜂的蜜,功力必能大增。然而,猛王蜂十分厉害,一旦被蜇上了,不但不能增强功力,还得减少功力。最可怕的可能有性命之忧。只有龙母的阴阳乾坤镜才能把猛王蜂降服。为此,白龙太子在偷出了母后的乾坤镜之后,又找了兄长黑龙太子前往。最初,黑龙太子听弟弟言说的一切,并不相信,可白龙太子大言凿凿是母后派哥俩去中原取蜜的,又拿出了母后的阴阳乾坤镜作诱饵,黑龙太子不得不相信他的话。
两位龙太子到了中原碌荡山,找寻很多天,也没找到狮虎猛王蜂巢。于是,白龙太子怒火一时冲向头顶,便取出乾坤镜晃向碌荡山,致使大火漫延热度直冲天庭。东海龙王至此被玉皇大帝罚得体无完肤。
此祸闯得太大了,两位龙太子自知不能幸免,被东海龙王一起罚罪贬入民间。
黑龙太子早想出海为民造福。此次被罚,正中下怀,幸运的是没有去掉龙鳞和功力,仍保持海里仙籍。这样,黑龙太子就有了自己的选择和主意。出海后就隐去了自己的踪迹。他来到了女娲女儿东萦圣母居住的白狼河里生存,致使古柳城地带十年风调雨顺,民众十分富足。可好景不长,就在黑龙太子为古柳城行风布雨再造功德进入旺盛时期,白龙太子却来了。
白龙太子自被父王罚入民间,就想与黑龙太子一同行事。可出海一个不留神,却不见了黑龙兄长,致使他苦苦寻找了十年,才找到黑龙兄长。然而,在他过激的不逊语言下,竟惹得黑龙太子怒火上升。于是,二龙就斗起法来。这个情景,恰巧被大燕皇帝慕容皝看到了。于是就有了御封“龙山”的旨令。
后来的神话结尾是,龙与龙交锋,自然是行云布雨。这样,在暴雨倾泻之下,古柳城一带,便成了汪洋,可苦了黎民百姓。这般的现时,黑龙就卧入地表,让遇难的百姓们蹬上它的背脊以躲过水患。然而,白龙每每趁火打劫,总想置黑龙于死地。这时,就有了梨花仙子向百姓出招儿,百姓就有了能力,一次次助黑龙把白龙逐走。可最后,黑龙太子还是软了心肠,他不愿意看百姓把白龙收拾得太惨,就脱离了古柳城,逃向东北去了,才造就了如今黑龙江之名。
白龙太子吃的亏是,他看到黑龙太子一落入地表,百姓们就纷纷给它食物。这样,他也学着落入地上,可百姓们全把整袋整袋的白灰投入他的巨口之中。白灰在他口腔里溶化,迅速燃烧腐蚀,他最后就死在了白狼河东,化作了一座逶迤的山岭,给“龙山”之名增加了一笔重彩。
龙山的第二个传说,却具人性的科学说法,在凤凰山周围的民间,也传得很广。说北燕国没成立之前,所居住的地方在棘城(今辽宁义县),恰巧慕容皝手下有一个得宠的人叫阳裕,家住凤凰山荒甸子。此人是个孝子,家有老母,但总认为其他人照顾老母不够周到,想自己多尽些孝心。他居住的地方荒甸子盛产小米,口味特别好,自从慕容皝吃到了荒甸子小米,心情极为高兴,认为阳裕家乡的小米的确是米中之冠。正史记载,说慕容皝崇拜风水之说,殊不知,他更喜欢谷米和食各种水果,关于喜食谷米问题,史家并没有照实记录。因不管哪朝哪代帝王,在史家言里,发奋建国图强,为民干下千秋伟业才是正规道理,总不能因为嘴头上的事而留名千古。尤其似慕容皝这样雄才伟略的人物,更不愿给后人留下相逆话柄。其实慕容皝第二种爱好,如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务实干实事的好皇帝。因此,便有亲自把河北邺城临漳的大枣东移的传说,那是另外的故事了。
阳裕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深知主人的软肋在何处。于是,在自家盛产的小米让自家主人心动之外,又动用了另外的机智。是什么呢?他就偷偷地招揽能工巧匠,在凤凰山上显眼的山头,制作了两只木龙,刷上了黑白两色漆,掩盖好后,就等可行的机会。
345年的4月,慕容皝在阳裕等人的陪同下,进入了古柳城视察。终于等来了天雨降临的机会,在雷电交加雨水倾盆之时,早已准备好的戏按时上演。慕容皝便在闪电中看到了黑白二龙在山顶显出的现象。自是震惊之后大喜,马上吩咐亲随,以太牢最隆重的规格进行拜祭。于是龙山之名就有了,龙山上的龙翔寺也有了,大燕的宫殿也有了。其一切故事传说都有了可靠的印证。
小链接:
赵玉国,男,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镇,自幼爱好文学。1978年参军,性格豪爽,办事干练,原则性强。复员后,曾任朝阳县柳城镇郭家村党支部书记,柳城镇广播站站长等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涉足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以来,创作呈现井喷状态,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劲草如歌》、诗集《岁月无声》、散文集《岁月回声》、《柳城故事》系列、《龙潭传说》、《劈山沟故事》、《犬魂》、《犬啸风云》等专著14多部。2010年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同年6月加入中国散文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