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 祖孙同说绕口令

摘要: 周日下午,小孙子又来和我玩了。玩啥由“石头剪子布”优胜者决定。我布,他剪子。他说:“我赢了我说了算,今天咱们比赛说绕口令,说不好的讲故事。”

祖孙同说绕口令

文/王中原 编辑/雅贤

  周日下午,小孙子又来和我玩了。玩啥由“石头剪子布”优胜者决定。我布,他剪子。他说:“我赢了我说了算,今天咱们比赛说绕口令,说不好的讲故事。”

  他在书架上找出《绕口令108则》,说:“我随便打开一页,你先念。”我一看,他打开的那页是《风吹灰》:“风吹灰飞,灰飞花上花堆灰。风吹花灰花灰飞,灰在风里飞又飞。”难度不小啊!我念得绊绊磕磕,只好给他讲了一个《三支神箭》的故事。

  我给他找了一个自己写的《黑驴与灰驴》:“黑驴肚皮发灰,灰驴脊背发黑。黑驴比灰驴瘦,灰驴比黑驴肥。俩驴雪天驮煤,难辨肥瘦灰黑。”他让我先念一遍,我又没念好。他说,你自己写的都念不好,我也不念。

  无奈,我只好在书上找了个《小裤和小兔》:“小露穿条小裤,小裤上有小兔。小裤上的小兔,要追路边小兔。”这个,他念得挺流畅。他问我还写了哪些,再给他念几个。

  于是我给他念了《两只蜘蛛》:“一只蜘蛛网名疏忽,一只蜘蛛笔名舒服。舒服是疏忽的侄子,疏忽是舒服的叔父。侄子舒服不佩服叔父疏忽,叔父疏忽不佩服侄子舒服。叔父疏忽嘱咐侄子舒服,别做贪图舒服的知足的蜘蛛;侄子舒服提醒叔父疏忽,别做马虎疏忽的失足的蜘蛛。”他说:“分不清侄子叔父,听得我稀里糊涂。再念一个。”

  我又念了个《狐狸教子》:“陷阱不叫陷儿阱,馅儿饼不叫馅饼。陷阱上面有个馅儿饼,馅儿饼下面有个陷阱。懦夫眼里只有陷阱,莽汉心中只有馅儿饼。不要害怕陷阱放弃馅儿饼,也不要眼馋馅儿饼掉进陷阱。既要小心陷阱,又要吃到馅儿饼。”特意强调了“陷”和“馅”哪个应该儿化的问题。他说:“差不了,跟着感觉走吧。”这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我没说。

  孙子说:“说绕口令不就是练嘴吗?”我说:“你听听《团子和盘子》吧,也练脑啊,也许够你想好几年的。”

  我找出纸来,写出了这则绕口令:“小谭子,蒸团子;小田子,洗盘子。每个盘子五个团子闲一个盘子,每个盘子四个团子少一个团子。小谭子蒸了多少团子?小田子洗了多少盘子?”——这可是一道方程题啊。(附答案:15个团子,4个盘子)

  “来,斗一会儿地主吧!”“好!”祖孙俩一拍即合。

  写于2011-05-21  11:47

  作者简介:

  王中原,男,汉族。辽宁省朝阳县人,1947年出生。函授中文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退休于朝阳市十五中学。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咬文嚼字》特约审校。同时,还是绕口令爱好者、研究者。为《中学生》《中学时代》《语文学习》《咬文嚼字》《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中国校园文学》等期刊业余审校数十年。曾助教育家修订教材,为演讲家推敲演讲辞,为楹联家斟酌平仄,为曲艺家完善脚本,为新闻出版总署及省级版权局做图书编校质量检查……

  现已创作绕口令200则。前期的150余则收入《绕口令教你巧舌如簧》一书,赵立涛点评,赵欣注音,2013年8月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列入“新编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丛书。其他著作有《小典故大启迪》等三册,有教学论文刊于《语文学习》等杂志。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