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朝阳百家——邓集文《多迈了一步》

摘要: 邓集文,男,1946年生于湖南邵阳,1965年参军入伍,即赴援越抗美前线,历经生死考验,在火线上入党。1967年凯旋归国,长期在部队团、师

    邓集文,男,1946年生于湖南邵阳,1965年参军入伍,即赴援越抗美前线,历经生死考验,在火线上入党。1967年凯旋归国,长期在部队团、师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后攻读文秘专业,沈阳大学毕业。自悟丹青,成为湖南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湖南湖山书画院执行院长,齐白石大师再传弟子。数十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新闻、诗歌、小说、书画及摄影作品1000多件。出版的专著有《邓集文画集》、《邓集文作品集》、《土气·豪气·文气》(花鸟画艺术家邓集文作品)、《风雨情》(邓集文诗集)、《多迈了一步》等多部。迄今,先后在辽宁、湖南、山东、浙江、台湾和香港举办个展和联展。2011年12月,国画《横行不霸道》荣登世界艺术殿堂巴黎卢浮宫,获法国国家美协颁发的“特别奖”。

    邓集文转业后,一直工作在辽宁朝阳。豁达豪放、重情重义的邓集文把朝阳视为第二故乡,凭借其聪明才智在这里成家立业、成人达己。自今日起,《今日朝阳网》将陆续刊出邓老先生的专著《多迈了一步》(该书成稿于1982年,2015年初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步推介邓老的一些美术作品,以飨天下网友

多迈了一步

第七章 昔日交道

    不同的地区各具名贵,不同的时代也各有 “特产”。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作为 “文革”时代的特产,一时犹如雨后春笋!顺应时代的风潮,1967年秋,团首届学毛著 “积代会”也隆重开幕。宋天亮作为三连的代表赴团出席,并在大会作“讲用”。
    这届 “积代会”的主持人是政治处副主任汤增云。汤增云在五十年代初便就读于高中,从学校入伍,凭着他的才学和志气,穿上军装两年多,便已是佩戴中尉军衔的一个连队的政治指导员了。然而终因年轻,欠谨慎,平时说话不注意,被人抓住话柄,1957年 “反右”差点打成右派。好在他认识好,检讨深刻,上级器重他的才华,给定了个 “中右”。这一挫折,对他简直是个致命的打击。他是个有抱负之人,他个子虽不高,但他想攀登的职位却是不低的!为了实现抱负,他认真总结这次栽跟头的 “教训”,今后要多个心眼,做人不能太实、太直!要时刻认清形势,随时代潮流而动!在政治海洋里游泳必须顺着势儿搏击,才能不费劲儿又前进得快,才能平安地抵达彼岸!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来势铺天盖地的凶猛!汤增云辩形势,认定这可是时代的大潮流,快快投入潮流中,顺势游去吧!
    团里召开学毛著 “积代会”,典型材料的准备,直到大会召开,全交给他负责,因为在团里几位领导中,数他喝墨水多,素以 “老秀才”居称。汤增云把担负这项工作看做是他在社会大潮流中游泳的一次冲击,一定要干出点出色的成绩来,显示一下他
政治游泳健儿的本领。
    但是通过一些日子的努力,他几乎灰心泄气,机关和靠近机关的连队几份典型材料,他都过了目,有的还亲自作了修改,但没一份令他称心满意的。不是事迹不突出,便是境界不够高度。三连在韶山,离团部远,材料他也没有见到。大会讲用那天,宋
天亮匆匆赶到,到会就讲。宋天亮没用讲稿,就那么汇报了连队的两件工作:一是连队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积极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在省以上报刊、电台上了二十多篇稿子的事迹;二是全连干部战士一颗红心站好岗、放好哨,在韶山保卫好外宾内宾的安全,为毛主席接待好客人的情况。
    宋天亮没拿讲稿的讲用,获得了满堂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使心灰意懒的大会主持人汤增云精神大为振奋! “真没料到,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啊!嘿嘿嘿。”在掌声中,汤增云带着激动的笑脸,迎过去,紧紧握住宋天亮的手,祝贺宋天亮讲用成
功!通过紧紧的握手,还传递着他内心的感激之情!随后,他又让宋天亮在晚饭后去他办公室找他。他实在太高兴了!他要培养这个典型,他要抓住不放!
     晚饭后,汤增云回到办公兼卧室的房子里。沏上两杯龙井,得意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时而朝门口望一眼。没过多久,宋天亮果然出现在门口。
   “来来来,小宋,快进来,快进来……” 
    宋天亮敬礼,走进屋里。
   “坐坐坐,椅子上坐。”
   “好。主任,您也坐吧。”宋天亮在办公桌边靠墙壁摆放的椅子上小心地坐下来。
汤增云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来,拉开抽屉,取出一包烟,启封后,一齐抽出两支,先朝宋天亮一递 “来,抽一支。”
   “我不会,谢谢。”宋天亮伸手轻轻推挡。
   “来吧,大中华的,好抽。来一支试试?”
   “真不会,主任,您抽吧。”
   “真不抽啊,那你喝茶。”汤增云朝茶杯瞅一眼, “刚倒的,等着你来。”汤增云将烟插回盒里一支,捏着一支在烟盒上使劲地顿两下,送向嘴唇。然后从抽屉里拿出打火机,“咔嚓”一声打着了,点燃了烟。他吸上一口,笑眯眯地说: “今天,大会上,你自己也看出来了吧?你的 ‘讲用’,大家反映很强烈啦!”
    “不行,学得不好,汇报得也不好。”
   “谦虚啊,也好,年轻人是要虚心点。”
   “不是谦虚,主任,会上我尽讲好听的了,好多 ‘烂絮被’没往外抱,您不晓得。”
   “天亮啊,先跟你透一句,师里的 ‘积代会’也快开了,刚才又来电话,问我们典型材料准备的情况,你得做好思想准备,上师里去啊!”
    “哎呀,主任,我哪能行,别的同志……”
    “嘿嘿,别的同志。”汤增云失声冷笑。 “今天呀,你要是没赶来呀,我晚饭也吃不下。”
   “怎么?”宋天亮不解。
   “怎么。”他吸一口烟, “你 ‘讲用’完跟你握手的时候,记得我讲了一句 ‘老鼠拖木铣———大头在后边’,当时你不理解意思吧?前边的都不理想。噢,前边的你都没赶上听……”
    “我今天讲得很不好,您多指指缺点。”
   “挑毛病嘛,那是要挑,要到师里去,总不能像在自己团里,上去就讲吧,得写成材料,得推敲呀。”汤增云端起茶杯,轻轻吹开飘浮的茶叶,呷了一口。“哎,你也喝。”
   “好”,宋天亮答应着,也端起了茶杯。
   “好吧,我说说。先申明一句,不一定说到点子上。我这个人,官僚主义多一点,不大了解下边的情况,像你的事迹那么突出,我事先并未掌握……”
   “全团这么多连队,首长工作忙嘛!”宋天亮插一句。
   “今天初听一遍,就发一通议论,哪能不说错?错就错吧,供你参考,好不好?”
   “主任呀,你这真是谦虚哦,别看我在连队,对首长们的情况也了解一点。”
   “你了解什么呀?”
   “主任是老 ‘秀才’,全团头号笔杆子,谁不知道呀!”
   “嘿嘿,窗户眼里吹喇叭———名声在外,其实呀,是纸糊的老虎。”汤增云嘴上谦虚着,可心里就似喝下了一罐子蜂蜜。
   “主任呀,您……”宋天亮含笑凝望着汤增云。
   “好啦,好啦,别扯远啦。”汤增云又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你今天讲了两大点,是不是……”
    宋天亮点点头,从兜里掏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我的看法,按两大问题讲,是不是单薄点?你考虑考虑,挖掘一下别的事,再增加一点。比如学习方面,理论是挂帅的,学习不突出,好的事迹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你说是不是?这算第一点意见。第二点,缺乏思想活动,这不行啊!事例是死的,价值并不大,只有用思想串起来,事例才活,才有价值。一份材料思想境界越高,语言越好,也就越有高度。好比一个人,思想是灵魂。人失去了灵魂,就是堆死肉。一种伟大的思想,可以使一个人高尚。而愚昧的思想,则使一个人卑微。你体会体会,是不是这个道理。”汤增云又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第三点意见,作为个人讲用材料,应该注意突出 ‘讲用’者,听你今天讲,把连队党支部、干部同志们都突出了。这样容易造成主次不明,该突出的显不出来。你可以琢磨一下几个样板戏,会有点收获。当然,突出讲自己,你感到不好意思讲,这个问题,也要正确对待。我们是从教育更多的人出发,要看这个效果。谦虚过了头,那就是保守,走向了反面。”宋天亮是一个在理论上还没有很好修养的青年,汤增云带哲理的三点意见,博取了他钦佩的点头。
     “对你的事了解不多,不过我听说,你们连进驻韶山那天,一下车,你就跑到 ‘旧居’去啦,有这回事吗?”
   “主任,我错啦!”
   “唉———你理解错了,我不是批评你,瞻仰 ‘旧居’有什么错,说明你对伟大领袖无限崇敬和热爱。”
    “我没请假,违犯了纪律。”
   “犯纪律是错,可也要分怎么看,任何矛盾有两方面,错误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有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打破它就是对的。红卫兵的革命造反精神,你看怎么样?”
    “作为一个革命战士,我认为遵守纪律是第一的。”
   “嗨———”汤副主任正要说话,警卫员小李来门口报告,政委叫宋班长去。汤增云送到门外,望着宋天亮离去的背影,感慨出声: “小伙子真老实,老实。”师 “积代会”临近了,团里没让宋天亮回连队去,留下来赶写 “讲用”材料。材料很快写出来了,又几经修改,可还没有过去汤副主任这一关,宋天亮又被叫到汤增云的屋子里。
   “小宋,记得那天我讲的意见,见你掏笔记本记下啦?”
   “是的,记下啦。”
   “那材料怎么总———总也不理想呢?”汤增云神情显得烦躁、严肃。
   “主任,你的意见我反复琢磨……”宋天亮也感到难为情。
   “怎么,不对吗?”
   “那里……”宋天亮停顿了一下,“直说吧,总感觉有些不好下笔。”
   “你具体说说看?”
   “具体说———比如提高思想境界,我的工作很平凡,做了一点工作,总感觉是一个革命战士应该做的,当时没有想到更多的……”
   “当时想的不多,现在根据事迹,加工提炼,上升到思想的高度,是可以的嘛。”
   “语言上,漂亮话,我也说不出来。”
   “不是说漂亮话,是要用新语言。人的思想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新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新的思想。当然这要动脑子就是了。往往一句好的语言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你好好琢磨琢磨。打开点思路,高中毕业生,这事还难吗?”
    “再,工作都是许多同志一起做的,无论是搞报道,还是保护外宾……”
    “嗨!你怎么总想不开呢?一起做的,但有主有次吗!演戏、演电影,都讲突出主角,道理不很简单嘛!”汤增云很不耐烦。
   “行啦,不用说了,我看出你的毛病啦,你就是胆小,顾虑多。”宋天亮不好说什么。
    “年轻人,思想不要保守,要跟上形势的发展,不要在有些问题上总是转不过弯来,文化大革命这么浩浩荡荡,造反派的革命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当今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大宣传大普及,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大提高的时代,我们在这方面,能走在前面,以自己的 ‘讲用’教育更多的同志,就是对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行啦,今天不多说了,一会儿我还要开会去。这里有几份别的同志的讲稿,你先看看人家的,参考参考,会受到启发的。”汤增云拿过办公桌上的几份稿子,递给宋天亮。宋天亮伸手接着。
    “今天我的话讲得直,可能会影响你的情绪,不过,你不要背包袱,我不是批评你,你要理解我,我是一心一意希望你成长、进步!”
    “还有别的指示吗,主任?”宋天亮问道。
    “没别的啦,去吧,仔细考虑考虑,把材料再好好加工一番,啊!”宋天亮起身敬礼走了。
    “哎,这个人啊,想不到这么不开窍……”汤增云深深地感叹着。直至代表们动身去师里了,宋天亮的材料仍没使汤增云满意,他只好无可奈何地感叹: “哎,真没有办法!好在这次没让我去带队,眼不见,心不烦,随他讲个什么样子去吧!”……
     第五天,汤增云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电话这么多。”他不耐烦地抓起电话筒。
   “汤副主任吗?”
    “你是哪?”
   “我是总机,师政治部来电话,注意听着,主任。”
    “喂,老汤吗?”
    “是啊,哪位呀!主任吗?”他听出了是政治部彭主任的声音。“‘积代会’把你忙坏了吧,主任?”
    “不忙,不忙,我说老汤呀,你那根老笔杆子,真是名不虚传啊!”
    “嘿嘿,首长,哪里的话,过奖啦……”
   “你们那个班长小宋的材料不错嘛。”
   “嗨,那是他自己整的。”一提起宋天亮,那固执、自信,不听话就叫汤增云心烦,因此他慷慨陈词,没揽这份功劳。
   “我说呀,老汤……”
   “唉,喂喂,总机、总机……”汤增云听不到声音了。
   “稍等等,主任,线路出了点毛病。”总机说。约莫五分钟,线路又通了。
   “老汤,老汤……”
   “听见了,主任,讲吧。”
   “我说老汤呀,小宋的事迹不错,讲得也很实在。对大会震动很大,师里首长们都很满意,这个典型基础好,很有发展,师首长指示要注意培养,先给你打个招呼,‘积代会’军里也要开,时间上还不那么急,估计得到一个月以后,我们这里明天就散会
了,小宋他们回去之后,让他回到连队去,再做出些事迹,丰富讲用内容。同时继续加工整理材料,师里首长们已经有个初步的想法,准备把小宋往军里推荐一下。”
    “是是是。好好好。一定照首长的指示办,照首长的指示办。”汤增云兴奋地连声应诺。“还有别的指示吗,彭主任?”
    “别的没有什么了,把我刚才的话转告你们政委。”
    “好,好。”
    “再见!”
    “再见!”
     先进典型是号角,是旗帜。过硬的典型是代表,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名誉。宋天亮能上军里 “讲用”,团里的名气也就出来了。自己专营这项工作,论功劳……汤增云放下话筒,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人怕出名猪怕壮。宋天亮从师里回来后,不是这里请去 “讲用”,就是那里请去做报告,又作为韶山驻军的代表,去北京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这样翻来覆去,很少有时间再回到原来的实际工作中去了。……
     一个月转眼逝去,军 “积代会”即将召开。宋天亮又被招来团里,汤增云审阅材料,事迹还是那些事迹,境界还是那个境界,焦急、恼怒、怨愤一齐向他袭来,他嘴唇起了泡泡。考虑到政治工作者的风度,他抑制了怒火。这次他带队,临走,挑选一名干事带着,一起赴军里去了。军里这一炮也一定要打响!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心鼓舞着他。一路上,他利用乘车的余暇,亲自为宋天亮的材料苦思冥想了。
    一到军里,汤增云就把一路上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成果详详细细地倒给了带去的夏干事。离大会 “讲用”还有三天,夏干事接受任务后,顺着汤增云的意图,昼夜兼程,伏案疾书,三天内交了卷。晚上,汤增云把材料递给宋天亮:“今天晚上好好熟悉熟悉,明天上午就讲了。”
    宋天亮接过新讲稿,阅读着,阅读着,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发紧,拿稿子的手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他抑制着,忍耐着。坚持读下去,终于全部读完了。
    “怎么样?你看过一遍如何?”汤增云问。
    “主任,这个稿子我不能讲。”
     汤增云的心就似针扎了一下:“怎么,夏干事的水平不行?”
    “不是不行,太高了。”
    “你说哪些地方不妥当,可以商量再改嘛!”
     宋天亮摇头。
    “你看你,又不具体说,那怎么办呢?”
    “事情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写作材料就是要加工提高嘛!生活中发生的事是没有条理、没有高度的一堆素材。通过比较选择,裁剪整理变成为有条理、有高度的文章。这当然是不一样了嘛。比如我们用布做衣服,成衣就不是布的样子了。同样的布可以做成各种样式的服装,美观
大方的,时髦的,人们喜欢,销售得快。我们 “讲用”为了教育效果更好,怎么不学高手艺的裁缝,把材料写得更出色呢?“讲效果,我认为:真实才能有效果。本来没有那么高,非要拔高……”
    “关于拔高,无非是把思想认识提高一些。这个问题,我们也要有个正确理解,人对事情的认识往往是由不认识到认识,由认识肤浅到认识深刻,逐渐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当时,对它的意义并不一定就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根本认识不到。然而过后再去分析它、认识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必要的。我们提倡总结经验,也就是这个道理,事后你自己没有认识到的,别人帮你认识到了,你理解了,接受了,也就变成你自己的认识了,然后再宣传出去,教育更多的人,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思想觉悟,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主任,你讲的这些,似乎是辩证法,无可批驳,可是我总认为,拿到实践中,作用是相反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小宋,在理论上,你又懂得多少呢?为什么要这样自信呢?小宋,你也要体谅体谅领导,为了你的材料一路上我坐车都在考虑,夏干事这两天连夜加班,人都瘦了,你没看见?我们为的啥?还不是为你,为团里,为师里的荣誉。你
何必总这样任性,给领导为难?”汤增云面现愠色。
   “我的意见还是讲原来那份。”
    “你虚心一点好不好?”
    “我没有啥值得骄傲的。”
    “那你怎么总是犟,领导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汤增云按捺不住了。 “本来自己有文化,材料整不出来,夏干事辛辛苦苦给你写出来,你还不满意,你说你这不是骄傲,不是眼中无人是什么?”
    “主任,少说两句。”夏干事劝解道。
    “作为一个积极分子,更应该自觉些,明智些,首长这么信任你,让你代表团里、代表师里到这里来,你闹别扭,给领导发难,你的集体荣誉感哪去了?”汤增云提高了声音。
    “汤主任,你批评我,怎么批评我都接受,‘讲用’的事,明天如果一定要讲这份材料,那我是一定不讲的。”
    “啪”地桌上一掌。 “简直是目空一切!”汤增云嘴里唾沫四溅,面肌紧张抽搐,愤愤地嚷道:“我看你敢不讲!”
    “主任,主任,冷静些,走,我们出去。”
     夏干事急忙起身,往门外推汤增云。
    “批评你骄傲自满还不认账!……”汤增云被推到门口,还反过头来嚷。
    “行啦,行啦,待会我说说,我说说……”
    “真是岂有此理!……”离开房间好远了,汤增云仍是怒不可遏。
     一阵急风暴雨过后,房间里变得异常的平静了,宋天亮惊愕、愁苦,久久地呆若木鸡。……
     真是牛角会钻子,针尖对麦芒,汤增云硬,宋天亮更硬。快临到宋天亮讲了,他还没有到场,夏干事一直在劝说,也没有什么效果,汤增云在会场上坐着,如芒刺背,苦闷不堪。焦急、失望、沉痛无情地袭击着他。
    随着前一名 “典型”讲用结束时的掌声,大会主持人走近麦克风:“下面请四师工兵团三连班长宋天亮同志讲用。”
    “啪啪……”
    掌声持续了好长时间,还没见有人上台,人们纷纷疑惑地张望起来。汤增云额上的汗珠,就似密布的黄豆。
    “莫非没听清?”主持人第二遍宣布:“请……”
     蓦地一个人站起来,朝台上走去了。
     稀落下来的掌声立即又猛涨起来。
     “哟,这么大岁数的班长?”
    “穿干部服,咋回事?”……
     千百双眼睛一齐望着这个人,迟疑不解。这个人匆匆地来到讲台: “各位首长、同志们,说明一下,宋天亮同志今天病了,没有到会,我是这个团的政治处副主任汤增云,由我代替读一下他的材料……”
    “我说哩!”“原来啊……”会场空气立即轻松缓和下来。事迹本来就较为突出,经过一番添枝加叶,剪裁取舍,自然更为完美无缺。拔高的思想境界、别出心裁的语言,在这个年代是极为受人欣赏的。加上汤增云爽朗流畅的口才,宋天亮的材料在军 “积代会”上也成了压台之篇。
     讲用圆满成功。汤增云欣喜若狂,无比的愉快冲走了一切痛苦和愤怒。他乐颠颠地跑回招待所房间里,邀功似的对宋天亮说道:“天亮同志,你现在该服了吧,今天我替你读了材料,全场叫好称绝,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
    宋天亮并未改变情绪。只是摇头叹息。
    “难道那么多人的水平,眼光都不如你?嘿,算了吧。别鸭子喉咙插筷子,怎么也弯不过脖来!”……
    不管汤增云怎么宽怀劝导,宋天亮始终执?不欢。


敬告媒体朋友:如果需要从《今日朝阳网》转载原创文图、视频或其他资讯,请您注明出处。
电话:+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共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