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
城市,并不遥远
文/时春华 编辑/云枫
1984年的夏天,我小学毕业了。为了照张毕业照留念,班主任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步行十几华里的乡村土路,到三井火车站站点,坐火车到北票去照毕业照。
因为是进城里照毕业照,父亲破例给了我五块钱,一再嘱咐我别弄丢了。我把这五块钱紧紧地攥在手里,这可是我长这么大,父亲给我最多的一次钱。火车票五角钱,还剩四块五,路上口渴,下车的时候买了一根冰棍一角钱,没解渴又买了一根。早晨走得早没吃饭,买了俩面包花了一块钱。为了感谢老师六年来对我们的付出,在买面包的时候就打听好了,那个铁皮镂空花纹的暖水瓶三块钱,我和丽华合资买了准备送给老师。这时候,我再查查手里被攥出汗的钱,还有一块八。
我们照相的地方叫红星照相馆,听说很有名,照相的老师傅很有耐性,调整着我们全班三十多人的个头、位置,还教我们怎样做出上相的表情,“咔嚓、咔嚓”两声之后,我们的毕业照就照完了。老师告诉我们,照片一块八一张,要毕业照的把钱交到老师手里。我多想要毕业照啊,可是要了毕业照,我就没有回家的车票钱了,思忖再三,还是决定不要毕业照了。心想,别人要了,可以上他那儿去看。
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就在那样的大晌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火车,又步行十几里地返回了家。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从井里打上一桶凉水,咕咚咕咚喝了个饱。躺在自家的大门洞里,回想这一天跑到遥远的城里去,可惜就差五角钱,没有舍得要毕业照,心里有说不出的怅然。心想,要是自己家就住在城里,就不用这么颠簸,回家现拿钱也赶趟啊。可是,就因为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舍得花那一块八毛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那时,我小小的年纪,就萌发出莫名的冲动: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到城里生活。
多年之后,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经济条件变好了,我把家搬到了城里,过上了“取暖不烧柴,动钮水就来。无烟饭菜好,夜晚亮如白”的城市生活,并很快融入了这座北方小城的生活节奏。
每每逛街,路过高档影楼、普通照相馆,我都会想起很多年前拍毕业照的那一幕,心生无限感慨。撤县建市的北票,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诸多如我一样的农村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与打拼,定居到了城里。我们曾艳羡、渴望的城市,原来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