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 八盘沟,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摘要: 走近八盘沟吧,她是一部传奇,让你惊叹不已;她是一段创业史,让你励志发奋;她是一幅画,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她是一首诗,既荡气回肠又柔情婉约;她是一座丰碑,记载历史昭示后人;她是一枚爱的种子,总会让人生发出对故土爱恋的情怀,让一抹淡淡的乡愁萦绕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进进出出……

今日朝阳网
八盘沟,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文/郑文革 图/田润丰 编辑/雅贤

    一对羊角辫、一件绿色碎花小袄、系着鲜艳红领巾的小姑娘,一脸的童真,双手捧着一只搪瓷茶杯,略带童声童气的声音,迎向汗流满面,推车土过来的草绿色军装、红领徽的战士,脆生生地说道:“解放军叔叔请喝茶!”不时有两三个战士笑着说:这小姑娘这么小,刚让我喝完水,她就忘记了。于是有的战士会笑着接过茶杯,象征性地喝几口,说声“谢谢”,然后继续去推土垫地。这是多年来,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个片段,这个小姑娘就是上小学时的我。

    我虚岁6岁上学,因此比同龄人幸运,亲身经历了农业学大寨时,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我出生的大河西村,距青龙河西岸不足1公里,村东是一片很大的由水沟、石滩、草洼构成的荒地。那年,全乡(当时叫公社)的民兵们聚集到大河西村,分派在村里的每一户家中吃住(清楚记得姥姥家分来三个年轻姑娘),在村东开展推土填沟、垦荒造地大会战。大人们都叫这会战为“修大寨田”。军民鱼水情,乡政府所在地的驻军部队官兵,也积极参加了这样的开荒造地活动。于是名不见经传、沉寂在大山脚下青龙河边的小山村,便出现了红旗招展、人欢马叫,修田造地的热闹场景。我所在的大河西小学,为了在休息时间给修大寨田的军民表演节目,就让我们这些校文艺宣传队的小演员来给解放军战士送水。40多年过去,那片河滩地早已春种秋收了40多个轮回,然而发生在那里的军民战天斗地、让河滩变良田的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我去八盘沟看梯田前,让我想起的往事。

    早就听柳城高中的厚书记说,八盘沟有大面积壮观的人造梯田,向人们展示着一段传奇的岁月,那里的一山一水都记录着一位传奇人物---曲振生。这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的省“大队书记的好榜样”、曾经的“全国山区建设的一面红旗”的八盘沟村大队书记,1965年以全国劳动模范的身份参加过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伟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他是党的十大代表、省委委员,省政协委员,是朝阳县主管林业的革委会副主任。有着这样耀眼光环和荣誉的曲振生,有什么惊人的业绩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应厚书记之约,携同两位爱好摄影的兄弟,还有两个文友弟弟、妹妹走进了八盘沟。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那一番回想。

    初秋的清晨,我们顶着淅沥的小雨,驱车前往八盘沟,首先来到曲振生老人的儿子家。为了看八盘沟的夜景,厚书记与一位摄影的朋友先我们一晚到达这里。这是一个古朴祥和的村庄,村里还保留着很多石头垒砌的房屋和院墙,苹果、梨、大枣等即将成熟,它们在秋雨的滋润下显得光鲜而水灵。村里随处可见的杨柳榆槐,更是苍翠欲滴,丝毫没有秋天的衰落凋零。88岁高龄的曲振生老人刚刚过世一年,老人的儿子儿媳,还有书法专业硕士毕业的孙女,都深得曲振生老人的言传身教,淳朴、善良、执着。尽管我们已在市内吃过早餐,但菜包饭、小米粥、大饼子、煎饼、大葱、萝卜缨蘸酱、炖大豆腐等具有农村特色的饭菜,还为我们摆在桌上。一家人热情地要我们再吃点儿,为上八盘沟的南天门沟备足体力。丰盛的早饭、质朴的话语,让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人,突然间就有了回归的感觉。那是小时候在故乡,乡里乡亲间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就像那满桌的农家饭菜,带着泥土的清香,浓缩着故园的曾经。

    盛情难却。我们坐在曾经熟悉不过的热乎乎的土炕上吃过农家饭,便在曲振生老人的儿子曲大哥的带领下,前往八盘沟的南天门沟。走出八盘沟村,我们踏上一条铺满石子的山路,路旁就是一层层的梯田,绵延到雨后薄薄的云雾缭绕的大山高处,让我们初去八盘沟的五位同行者不时发出啧啧惊叹,此情此景,一首儿时父母总在我的耳边哼唱的“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的歌儿悄然在我心中唱响,这首歌分明就是唱给八盘沟的。此时的八盘沟,雨后的雾和天空的白云连在一起,在峰峦叠嶂之间时聚时散,时淡时浓,自如洒脱;一层层梯田上种植的玉米、高粱、谷黍、向日癸、大葱等多种农作物,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然而最巧合的是,进沟不远,便现一幢很旧的楼房。曲大哥说,这里曾驻扎过部队,近几年才搬走。于是我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儿时为修大寨田给“解放军叔叔”送茶水的情景。

    遥想当年,曲振生老书记带领乡亲们修建梯田时,这里的驻军官兵也一定参加过他们的开山造田行动吧。那是一个改天换地、激情燃烧的年代,“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励着人们为改变生存坏境而不屈不挠。很难想象,曾经“步步踩石头、地在墙上挂、滴水贵如油”的八盘沟,当年自然环境之恶劣、百姓生活之贫穷落后会严重到什么程度。从1955年开始,时任八盘沟小队生产队长的曲振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乡亲们用五、六年的时间治山治水,抬石头、垒石坝、填沟造地、筑土堰、修水库、修梯田,使八盘沟的八沟十三岔,沟沟有谷坊,岔岔有石坝,环山皆田,无沟不堰,造地800多亩,使得八盘沟山河面貌焕然一新,增加了土地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生存环境。曲振生带领八盘沟的村民将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今天,那层层梯田上生长的庄稼,即使是在大旱之年,不用水浇仍然丰收,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曲振生老人的光辉业绩和惠及子孙万代的壮举。

    记得小时候,在姥姥家主屋墙壁上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个既能装饰房间又能照人的大镜子,俗名为“穿衣镜”,由中间的大镜面、两侧的对联和上面的横批组成,对联对仗虽不考究,但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姥姥家穿衣镜的对联的上联是:立下愚公移山志,下联是:管叫日月换新天。横批是:战天斗地。我想,这幅对联送给曲振生老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秋天的八盘沟,别有一番风韵。沿山路逶迤而上,伴着秋风吹来阵阵五谷的芳香。山上杂树茂密繁盛,红、黄、绿、紫诸色交织在一起;巨石、怪石兀立,形态万千,颇具特色;鸟雀在山林里鸣唱,随时随地被惊动的野鸡,扑棱棱从我们前面飞过,惊悚惊艳。山峻岭秀,山石奇异,草木葳蕤,梯田绵长,八盘沟景色宜人,如诗如画。同去摄影的尹哥和润丰弟弟遇此美景,兴奋异常,长枪短炮轮番上阵,拍照声不绝于耳。石墙、石屋、勤劳善良的村妪老翁、率真顽皮的稚童、一虫一鸟、一花一草、一木一水、一田一坡、一岭一石,都成了他们镜头里最美的画面。而月华妹妹和世昌弟弟,这一对欢喜冤家,总是那么青春、阳光,每次结伴出行都有许多令人捧腹的故事情节发生。此次之行,所到之处,都变换成了月华的情诗、世昌的美文,令人耳目一新,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厚书记是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工作者,他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曲振生留给后人的这笔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财富,而竭尽全力地给予宣传和推广。一路上,他放着“随身听”里动人的乐曲,讲解着曲振生老人的故事,从他的讲述中,我们被八盘沟具有的内在精神所感动。在八盘沟南天门的山顶,厚书记站在最高处的岩石上,竟放开喉咙唱起了雄浑豪迈的歌曲。那一刻的八盘沟,为拥有曲振生这样的“优秀儿子”而精彩,又因有像厚书记一样对历史、人文和精神财富的弘扬光大而生动厚重!

    在八盘沟,让我联想最多的是我的故乡。去往八盘沟南天门的路上,看到许多在梯田里秋收的农民,其中有对儿收割玉米的夫妻。看到他们脚下割倒的玉米秸,勾起我儿时吃“甜杆儿”的情景。遂和他们要来一支青青的玉米杆,剥下叶子,扒下绿色的皮,细细咀嚼内瓤的甜汁,仿佛在咀嚼一段如烟的往事,一段难忘的岁月,仿佛回到了我远在青龙河边的大河西村,那里有与此处一样的山青水秀,一样的梯田层层,一样的民风淳朴,一样地牵扯着游子绵绵不尽的乡思……

    走近八盘沟吧,她是一部传奇,让你惊叹不已;她是一段创业史,让你励志发奋;她是一幅画,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她是一首诗,既荡气回肠又柔情婉约;她是一座丰碑,记载历史昭示后人;她是一枚爱的种子,总会让人生发出对故土爱恋的情怀,让一抹淡淡的乡愁萦绕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进进出出……
 

敬告媒体朋友:如果需要从《今日朝阳网》转载原创文图、视频或其他资讯,请您注明出处。我们感谢您的转发,但请尊重、保护我们编采人员的劳动成果。同时,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欢迎与我们联系,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谋求互济发展!

电话:+86-13464211077;+86-15541652929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共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