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 牛河梁,擎起五千年的辉煌和梦想

摘要: 如果把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诸文明火花比作满天星斗,这里是升起其中最早也最亮一颗星的地方。

今日朝阳网
牛河梁,擎起五千年的辉煌和梦想
文/王鹏 编辑 雅贤

    如果把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诸文明火花比作满天星斗,这里是升起其中最早也最亮一颗星的地方。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参天大树,这里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根最重要的直根系。

    如果把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比作一部交响曲,那么这里奏响的是最引人入胜的序曲。
    这里就是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回眸历史,中国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被特别提出和被特别重视,是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两个转折点上:一个转折点是五四运动时期,一个是转折点是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而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这个问题被再一次提出——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民族的灵魂是什么?精华是什么?精神与支柱是什么?我们要继承什么?发扬什么?我们要实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伟大中国梦怎样才能与五千年文明相称?因此,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五千年前,到中华文明燃起每一缕曙光的地方,去寻找答案。

    通常说,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的考古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华夏儿女,一直在苦苦的探索、追寻。

    1981年,历史的帷幕轻轻掀起,考古专家在辽宁省朝阳市境内建平、凌源、喀左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了一处集祭坛、积石冢、女神庙于一地的大型祭祀文化遗址,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对于遗址的发现,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评述说:“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址的发现,代表了我国北方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社会发展阶段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这里看到中华文明的曙光”,这个发现,为中华文明史找到了源头,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


    一提起文明的起源,一般都要关心有没有发现城墙,有没有金属铜,有没有发明文字,即以西方古文明所谓的“三要素”来衡量有没有进入国家和文明社会。在牛河梁,作为文明起源标志和证据的,既不是发现了文字记载,也很少有金属铜迹象和城垣遗迹的线索,而是以大规模的宗教祭祀性礼仪建筑群为主要内容。这就将中国文明起源的标志,由文字、城市和金属的所谓“三要素”,扩大到如“礼制”的出现等更为重要的文化内涵方面。

    从宏观的角度、从世界的角度、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苏秉琦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同时,苏秉琦把中国国家起源问题概括为发展阶段的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

    红山文化在距今5000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国阶段,以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为标志,出现了“早到5000年前的,反映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的发展已达到产生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组织形式”,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已经产生。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各文化区系,纷纷进入古国时代,城邦、万国林立,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如果说,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是一部交响曲,辽西的古文明则是它的序曲,传说中的五帝早期活动据说就在这里。这部交响乐高潮时,文明的重心转到晋南黄河边上来了,便是尧、舜、禹时代(洪水时代)。总之,这里在大地开垦时期走在前头,文明曙光也走在前头。

    “五帝”在《史记》里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据研究,五帝时代可以分作前后期,以黄帝为首的五帝前期,主要事件是战争和宗教改革。记载黄帝由北方南下,战胜由中原北上的炎帝与蚩尤,统一诸部落,又有文字等发明创造,率民由荒蛮跨进文明社会,被历代尊为“人文初祖”;颛顼实行宗教改革,“绝地天通”,取得通神独占权,是一位地位仅次于黄帝的宗教领袖。以尧舜为代表的五帝后期,治水成了国家大事,又实行礼让制度,创立了较完备的国家机构和行政体系,吸引了诸邦朝贺,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先后建立奠定基础。

    据研究,五帝时代是一个古国林立的时代,五帝不过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于是,在史前诸多考古文化类型中,一些最具代表性也是影响最大的考古文化,如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陶寺文化,就成了与五帝诸代表人物相结合的焦点。如多以为仰韶文化为神农氏文化,陶寺文化为尧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有以为即舜的文化,而良渚文化与先夏文化有关。对红山文化与五帝的关系则众说纷纭,有以女神塑像与女娲的黄土抟人相联系;有以发达的宗教遗迹与颛顼帝的“绝地天通”有关;也有重提商文化起源东北说而以为红山文化即“商先文化”。有学者更郑重提出,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只有黄帝时代与之相合。

    史前考古揭示出的这一时期的景象,与古史传说描绘的景象有惊人的相似:

    红山文化率先跨进古国时代,这与黄帝族在五帝时代的领头地位正相吻合。尤其是由红山文化的考古新发现而提出的龙的起源、王墓的形成、祖先崇拜的高度发达与上古宗庙的出现等有关中华民族文化起源和文明起源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不仅具有无可怀疑的真实性,而且也远较传说中黄帝的事迹要丰富得多,它向人们展现出一幅黄帝时代的壮丽画卷。

    红山文化以一座大墓为中心的积石冢群,耸立于山冈之巅,又高高叠起,并配以彩陶筒形器群,红白相间,形成一道特殊景观,充分显示出中心大墓墓主人“一人独尊”的王者身份与地位,无论规模和气势,都有如后世的帝王陵墓。有诸多积石群分布的牛河梁地区,更具备了红山文化古国“陵区”的规格。在同时期诸考古文化中,社会分化已达到出现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王者一类的人物,红山文化积石冢是较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更为明确的一例,这也是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先走一步的主要实证。记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超越氏族社会首领的帝王一类人物的出现是从5000年前的黄帝开始的,看来确非只是一种传说了。

    牛河梁女神庙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不仅发现了明确的庙宇,更发现了庙内供奉的神像,这就改变了中国奉祀祖像的宗庙从上古到近古迄无例证的状况。苏秉琦说:女神是由5500年前的“红山人”模拟真人塑造的神像(或女祖像),而不是由后人想象创造的“神”,“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牛河梁坛庙冢遗址群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组合之完整,不仅在中国是唯一的,就是与世界上古史著名文明古国遗迹相比,也毫不逊色。以它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象征和民族圣地,当之无愧。

    红山文化,自从在牛河梁迸发出第一缕文明曙光后,五千多年来,她的光辉一直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苍穹的深处,而从未间断。

    红山文化在其盛行一时之后,尽管也出现过低潮时期,但既没有中断,也没有衰退,而是经过红山文化时期的酝酿过渡,在距今四千年前的早期青铜时代,在比红山文化分布更广的范围内出现了与夏为伍的强大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燕山南北地区也在红山文化的古国阶段之后进入了一 个新时代——方国时代。

    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西周分封以前的先燕文化,有一脉承传的渊源关系。夏商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燕文化的老根,红山文化则是燕文化的老祖宗。五帝前期的代表人物帝喾则被视为商的先祖,东北地区可能是商人的起源地,商的根就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即先商文化。

    可以说,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红山文化区,在中国文明缔造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连串问题,似乎最集中地反映在这里,不仅秦以前如此,就是以后,从南北朝到辽、金、元、明、清,许多“重头戏”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

    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可以到陕西看大汉威仪,四千年历史可以去河南看夏商周,而要看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五千年历史,则需要到辽宁看牛河梁!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明天,追寻文明起源,更是为了汲取传统精华,把中华文明的光辉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是什么呢?苏秉琦曾概括为:一是中国人有一双灵巧的手,精于工艺,善于创造。二是中华民族极富兼容性凝聚力。三是以形意为主体结构的方块字体现了长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与“会意”结合更产生了无穷的生命力。四是玉器的社会功能及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必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而这些,都是我们在民族复兴的路上永远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牛河梁,从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的曙光中款款走来,在沉睡了几千年后,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揭开神秘的面纱,惊艳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步入了保护、开发的快车道。

    2014年8月7日,朝阳市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实施文化旅游牵动战略的重大决策,把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旅游开发工作摆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2014年9月10日,牛河梁红山文化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运行,并被列入朝阳市五大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在成立后,开发区便初步形成了高起点开发建设规划方案,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牛河梁红山文化旅游开发工作驶入全面升级的高速轨道。
 
     根植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 “突破辽西北”的难得机遇,朝阳人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踏实的脚步,为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和谐新朝阳,为实现与五千年文明相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着牛河梁保护、开发的新篇章,相信,牛河梁,这颗东方文明的明珠,在沉寂了5000年后,必将再次焕发出新的光芒!   (王鹏)
 
参考书目: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苏秉琦:《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郭大顺 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郭大顺:《红山文化考古记》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郭大顺:《追寻五帝》,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郭大顺:《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