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寻古未遇记(均之海源)

摘要:马山,在朝阳市区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只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马山电厂而声名大噪。

马山寻古未遇记

文/均之海源(辽宁朝阳)

  马山,在朝阳市区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只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马山电厂而声名大噪。马山电厂是辽宁朝阳公司异址前身,隶属于当时的水利水电部、东北电业管理局,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安装了国产第一台和第三台双水内冷一次中间再热式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电厂之旁的马山电厂家属区一度十分繁华,号称“朝阳小香港”。

  然而,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电厂于2010年关停,两台机组被爆破拆除,仅仅留下了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办社会”模式的典型代表——马山电厂家属区。家属区现有11处历史建筑和23栋传统风貌建筑,基本保持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貌。驻足其中,不禁让人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喟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次读史中突然发现了马山的字样。据史料记载,五胡十六国时期,在朝阳历史上发生过一个重大事件——冉闵之死,学界有人把冉闵被斩杀的地点同马山联系在了一起,引起了我马山寻古的浓厚兴趣。冉闵,汉族人,是后赵皇帝石勒的养孙,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魏国的开国君主。后赵是五胡之一羯族人建立的政权,在十六国中建国较早,势力较大,曾一度统一过北方,建都邺城。史料记载,羯族人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最接近欧罗巴的人种,高鼻深目,游牧为生,能征善战,本性凶残,曾创造以欣赏美女人头为乐,吃遍各种人肉,知晓哪种人肉好吃的记录。石勒死后,其子石虎继位,后赵达到鼎盛,此时冉闵已经长大成人,成为石虎的得力干将。石虎死后,后赵内部陷入权力斗争,公元350年,冉闵发动政变,推翻了羯族人掌控的后赵政权,建立魏国,史称冉魏。冉闵执政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杀胡令”,杀胡令主要针对羯族人,共有三道,其中以第一道“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和第三道“所有汉人,凡是斩杀一个胡人,即可凭人头加官进爵”最为著名,由于当时汉人饱受“五胡乱华”,特别是羯族人戕害之苦,对杀胡令纷纷响应,见到胡人就杀,导致大量胡人死亡,仅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三天就有二十万胡人被杀害。公元352年,盘踞龙城(今辽宁朝阳)的前燕王朝向冉魏发动进攻,冉闵在与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的廉台之战中兵败被俘,随后被押送至龙城,在遏陉山被斩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晋书》记载,冉闵死后,遏陉山方圆七里草木枯死,蝗虫大起,连续七月不雨。鲜卑人以为冉闵怨气所致,遂立庙祭祀,追封其为“武悼天王”。祭祀当日,大雪没膝,百姓敬为神明。

  由此可见,冉闵死于龙城遏陉山,也就是今朝阳市境内,学界推测,遏陉山位于朝阳市西南方向的山脉中,但具体位置已无从考证,有人说遏陉山即今龙城区马山。带着遏陉山是否马山的疑问,我和几位同事一路探寻到龙城区马山,开始了冉闵之死的寻访之旅。马山位于朝阳城区西部偏南,山体不高,呈马蹄状,背南朝北,环抱着马山社区,曾见证马山社区的繁华往昔。社区负责人介绍,马山之上确有一处古庙,但最早是什么时间建成无人知晓,至于是不是三燕时期留存的遗址更是无从考证,我们也只能无功而返。

  后来,我们查阅了大量志书,发现城北狼山似有斩杀冉闵之地的可能。一是狼山距三燕时龙城城区较近,毗邻龙腾苑,方便作古皇家刑场,所以狼山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被作为法场之用。二是狼山上的三学寺是千年古刹,金大定七年所立寺碑记载,三学寺始建于唐、复建于辽、重建于金、改建于民国,修复于二十世纪初,距今至少有1400年历史,村里老人更是证实,在此山出土过隋大将军墓碑,把狼山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到了隋朝,这与冉闵之死的时间仅差二百来年。

  至此,马山寻古不遇,我们产生了这样三种猜想:一是遏陉山即是马山,因用词生僻,在后世更名,且古时有依山扎营的习惯,冉闵被俘后,抵死不降,被斩于半山腰的刑台,并立庙于此,后原庙损毁,后人在原庙地基之上再建新庙至今。二是遏陉山或许就是狼山。三是遏陉山另有其地,可能与附近山峰和地名关联,有待进一步探寻。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将马山电厂家属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马山电厂家属区正在进行保护修缮工程,计划通过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延续街区活力,助力朝阳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果遏陉山就是马山,更赋予了我们此次探寻访古深刻的现实意义,金戈铁马、嘶声震天的古战场,饱受争议、被誉为汉族枭雄的历史人物,群雄逐鹿、混战割据的王朝之争,一定会为这一历史文化街区增添一分传奇色彩。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