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两省游日记(十)(管丽香)

摘要:4月20日,天气晴朗,凉。

“互联网+文化传承”公益项目

编者按

  辽宁省作协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管丽香的《西南两省游日记》是一次心灵与自然对话的旅程。她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川和贵州两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生动记录了她的旅游经历和深刻感悟。

  在四川,管丽香游览了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景区和九寨沟,那里的钙华地貌、彩池、瀑布和雪山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自然画卷;峨眉山、紫霞宫、熊猫基地以及都江堰这些景点不仅丰富了她的行程,也让她感受到了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贵州之行更是让管丽香领略了别样的风情。荔波小七孔景区的喀斯特地貌、西江千户苗寨的民族特色、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以及梵净山的神秘莫测和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的壮阔景色,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阅读管丽香的日记,仿佛让人亲自踏上了这段旅程,感受到了那些美丽景色带来的震撼与感动。我们相信,《西南两省游日记》将激发更多人探索未知、保护自然的热情,并为追求诗和远方的人们提供一份心灵的指引。

  即日起,本网将连载《西南两省游日记》,期待更多热爱旅行、钟爱自然的朋友能从中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西南两省游日记

文图/管丽香(辽宁建平)

  4月20日,天气晴朗,凉。

  从成都乘高铁到贵阳已是晌午。和旅行社接洽后,打算到街上找一家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尝尝。可能是驻地偏僻抑或是新开发区的缘故,街面有些冷清,转了很远也没发现几家挂有贵州特色的牌匾,人困马乏实在失去了耐心,便又卷回来进了一家沙县小餐馆。沙县小吃开到了全国,以前在家的时候吃过几次,味道纯正又实惠,想不到来到贵州依旧对它信任有加,这应该就是商道中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简称贵或黔,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也是多民族聚集地,境内56个民族中常住民族就有18个,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人口依次占比最多,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多民族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贵州。我最早对贵州有印象是从翻译古文《黔之驴》开始,古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国也在贵州境内。“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诙谐说法指的就是贵州,一直以来贵州就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再后来说去贵州玩就是奔着原生态去的,总之我心目中的贵州还不算富裕。大山里那些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一直记挂在脑海里,有时我也很冲动地想过,退休后重操旧业,到贵州支教去,又怕误人子弟,以至一直拖到现在才第一次踏上贵州这块让我“操心”了很久的地方。

  贵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贵州人依旧保持着大山一样的朴素情怀,贵州人做事认认真真少了许多四川人的圆滑。也许我不该拿它和四川做比较,这样对贵州好像不公平,贵州旅游业毕竟刚刚起步,靠山吃山,走出大山,贵州的好日子来了。

  4月21日,晴,无风。

  今天去荔波小七孔风景名胜区,作为游览多彩贵州的第一站大家充满了期待。一大早从驻地出发,途中在路过的一个苗寨停顿了小半天。肯定也是和苗族兄弟们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当地一些风土人情和物产,但由于去往荔波小七孔的目的很明确,尽管身在“曹营”心却不在,所以记忆模模糊糊,再回忆竟然没有了印象。在贵州,由小伙阿军全程负责导游,阿军是云南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生,说话慢条斯理,举手投足间成熟稳重,无论学识还是人品素质都堪称一个优秀导游,阿军和贵州的美景一样让我难忘。

  下午三点多终于到了荔波小七孔景区。这个时段,太阳光线依旧充足,天光水影酽酽蕴蕴,游人们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仙境。荔波小七孔素有“小九寨”之称,看点自然在绿宝石一样的响水河上。

  荔波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主要由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石上森林、野猪林、水上森林、天钟洞、卧龙潭、鸳鸯湖等21个景点组成,全长7公里。小七孔古桥位于景区之首,横跨响水河,始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古为黔南通往广西商旅交通要道,景区之名由桥而得。桥头石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联句。七孔古石桥小巧玲珑,桥长25米,桥面宽1.8米,拱高4米。桥面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涵碧潭。响水河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涵碧潭下,一只竹排如云出岫,竹排长长瘦瘦,窄的只能容下一个人的身体。竹排中间立着一个白衣少女衣袂飘飘,前头坐着一位披着蓑衣的老渔翁,随意地摆弄着桨板,蓝天碧水,天上人间,一时间竟然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可不可以不辞长做荔波人呢?

  近身68级跌水瀑布的第一阶,飞流直下剧烈地拍打着岩石,水花喷薄而出,立刻进入了一个清凉世界。浓荫下,几个穿红色马甲的上山轿夫正在和游人讨价还价,有两个游客喘着粗气瘫坐在了路旁。仰头上望,山高路陡步步阶梯,看那两个游客的状态,估计就是用尽气力也很难再坚持下去。而“红马甲”们需要养家糊口吃的就是这碗饭,互相成全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有人却偏偏跳出来对“脚力”这个古老的职业说三道四。记得法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现实社会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所以也不必纠结。如果有人非要问我,会不会被抬轿子,我肯定地回答“我不会”。我不坐轿子并不等于我反对,而是因为怜悯之心泛滥,对什么都不忍心。

(未完待续)

小链接
  管丽香,汉族,1966年出生,辽宁省建平县人。辽宁省作协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建平县原文联主席。先后在《海燕》《辽河》《芒种》《中国绿报》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80余篇,主持编辑出版了《清代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石雕艺术》《建平民间艺术》《建平文艺群英谱》等书籍。

西南两省游日记(一)(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二)(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三)(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四)(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五)(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六)(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七)(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八)(管丽香

西南两省游日记(九)(管丽香)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