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王文月)

摘要:我的父亲非常喜欢评剧,村里人都称他老戏迷。

我的父亲

文/文化信使 王文月(辽宁北票)

  我的父亲非常喜欢评剧,村里人都称他老戏迷。

  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时不时地安排民间艺术团来村子演出。父亲从小就酷爱评剧,因为生在偏僻的东北农村,家境又不好,无缘专门从师学艺。村子里时常有外地的民间艺术团来唱戏,每场父亲都不会错过。演出结束后,演员们搞排练,他都在一旁偷偷地看,天都黑了也不肯回家,甚至忘记吃饭。他的举动被艺术团的负责人看在眼里,知道了父亲特别喜欢评剧,而且特别喜欢伴奏中的打击乐。于是他们就允许父亲到台上伴奏场地观看,晚上排练也让父亲进屋学。父亲极其聪明,只凭自己的视力听力就逐渐熟悉了那些打击乐,并能逐个叫出名来,时间一长,他就能通过听戏曲伴奏分辨出哪个是手锣、大锣发出的声音,哪些是鉰鼓、小鼓的声音,其中响板儿打了几下,水钹击了几声……这对于一个一点音乐知识都不懂的年轻人来说,能做到这点是多么难,得下多大的功夫!一来二去,父亲便熟练地掌握了戏剧打击乐伴奏的原理。

  艺术团在村里唱一段时间戏又去别的村演出,父亲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决定自己在村子里组建一个小剧团,在节日、休闲时为乡亲们演出。于是他主动找到队部,跟负责人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队部负责人的支持,小剧团成立了,演出服装也有了,演员也凑齐了,吹唢呐的,拉京胡的,演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的都到位了,父亲的担子更重了,为选曲目,找剧本,他四处奔波。白天上工干活,下了工便一头扎进排练室,家里家外一点也帮不上母亲的忙,常常被母亲埋怨。

  父亲既负责剧团伴奏,又得和演员们共同研究曲目唱腔、如何塑造人物。经过辛苦排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刘巧儿》《铡美案》《小二黑结婚》等剧都已成形,就等演出。当农闲来临时小剧团的演出正式开始,每场演出台前都是人山人海,父亲有条不紊地边伴奏边指挥着演员们演出,台上演员唱腔洪亮,表演优美,台下掌声不断,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他的小剧团不久就远近闻名了,政府对父亲的小剧团更加重视了,派他们多次参加民间艺术团会演,得到了不少表彰,从此父亲更加迷恋戏曲。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电视、音响飞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父亲的小艺术团不得不解散了,父亲恋恋不舍地把那些跟随他多年演出的“宝贝”们尘封到箱子里,过段时间便拿出来欣赏一番,嘴里还不时地哼唱着:哐才,哐才,哐哐才,哐才,哐才……这是一位老戏迷一生的追求和对戏曲无限的热爱呀。

小链接
  王文月,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北票市第六小学教师,喜爱写作,曾获得“北票市优秀教师”“北票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