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间”(杨秀兰)

摘要:那年,小妹的出生,让本来就贫寒的家里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让爸妈以为家里将添男劳动力的希望再次破灭,也因超生而罚没了当年的口粮,气得姥姥差点要把她送人。

我家的“人世间”

文/杨秀兰(辽宁沈阳)

  那年,小妹的出生,让本来就贫寒的家里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让爸妈以为家里将添男劳动力的希望再次破灭,也因超生而罚没了当年的口粮,气得姥姥差点要把她送人。

  那时,家里是两间小草房,没有院落,自然没有围墙,就这两间小草房,也是父母自己打的泥坯盖起来的。当时,家里没有电器,唯一跟电器沾点边的,就是一台大伯家淘汰下来的半导体收音机,却也常因买不起一节2号电池而成为摆设。那时,家里缺粮缺钱。父母早出晚归挣工分,到年底的时候,两人的工分扣这扣那,反倒还欠生产队的钱。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在腰间系上一个大围裙,拉着我,到生产队秋收后的大地里捡粮,哪怕是霉变的半截高粱苞米、豆荚豆粒,都不放过,一次次弯腰拾起,什么时候腰间的围裙装满了,才回家。当时的主食就是苞米面糊糊粥或大饼子,少量的高粱米也得计划着吃,有时还要把豆饼敲下几块放在锅里蒸熟了吃。菜则是萝卜土豆白菜,秋冬季是咸白菜或酸菜。如果家里来亲戚,才能吃到在粮店买的长短不一的面条头,用温水泡软后,兑点苞米面和匀,包一顿油滋啦拌成馅的饺子,改善一下伙食,喂一喂那没有油水的肠胃。

  1983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父母一下子就承包了2垧地,主种苞米和黄豆。又借钱买了一挂马车2匹马,用于自给及兼做牛具活(为村民春种、秋收提供劳动,按亩收取费用)。自此,春播夏锄秋收,父母总是披星戴月地忙碌:妈妈做调度,今天上午老张四叔家割地,后天起早把李家地里的苞米拉回来,刘二姑家得等孩子放假回来再收秋……一一安排好后告知爸爸。而爸爸呢,你随便问一下谁家的承包地在哪,谁家的高粱结得实,哪家苞米种子买得好,苞米棒子粗又大,甚至谁家有几条垄他都能说出来。爸爸对这些太熟悉了。耕种的时候,我家的地排在最后;秋收的时候,我家又是最后收秋。有时站在自家的院子里,看着爸爸在别人家地里扶犁疾走,看着他在田间地头吆喝着马风雨中劳作,看着他不惜力地快蹲快起,看着他把金黄的苞米、涨鼓的黄豆装满车的时候,他脸上的汗珠,至今回想起来,仍能烫疼我的心。

  当年底,2垧地的苞米、黄豆大获丰收。秋收的时候,早把粮食收完的叔叔婶婶们都到我家的地里帮忙,收获的笑声响彻田间。那年,爸爸那加宽加高的车箱里,拉回整整25车苞米。也是那年底,在过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经过妈妈巧手裁剪的新衣,千针纳底的新鞋。

  父母没有被贫困的生活压垮,而是乘着改革的春风,站了起来。

  四季更迭。我们姐仨长大了,不曾因自己是女儿身而娇气,大地里的农活样样拿手。种地、铲地、收割,我们像男子汉一样,弥补了父母没有儿子的缺憾。短短三年,家里盖起了三间大瓦房,水泥地面,磁砖罩面,炉台贴砖,窗前则是水泥砌的大平台;鸡、鸭、猪,各有各的空间,而爸爸的2匹马,也住进了二间砖瓦棚里。

  家里的条件逐渐好了起来。父母有了余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城抱回一台14寸的彩电,至此,我们姐仨也告别了挤在别人家的窗前看电视的历史;家里又陆续置办了一些大件,钻石牌缝纫机、永久牌自行车、荣事达洗衣机,这在当时,都是名牌呢。

  饭桌上那鲜见的鱼肉多了起来,爱吃粽子,不用再等到端午节;想吃元宵,各种口味的都买一点尝尝;要吃饺子,那更是说包就包;现在想吃点大饼子和高粱米饭,虽说不难,却再也吃不出那记忆里的滋味了。

  那时,我总是偷偷地问妈妈:咱家是不是万元户?而妈妈总是笑而不答,但从她绽放的笑脸上,我知道了答案:那些洒落在地里摔成八瓣的汗珠,真的变成了钱。

  父母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价值,实现了劳动致富的梦想。

  现今的农村大兴农业机械化。爸爸总是羡慕又落寞地说:科技兴农把我给解放了,这打垄机一个来回就能打20多条垄,得顶我走多少步呀!点种机播种快又匀,出苗率也高,再也不用那么多人端着瓢撒种了;锄草时飞机喷洒农药,再也不用铲地了;还有那个小四轮子,装得又多跑得又快,这喝油的东西就是好,不用吆喝,就能干得又快又好……

  “下岗”后的爸爸,则把2匹马卖了,独留下马鞭和马车舍不得卖掉,车就停在院子里,妈妈总嫌它碍事占个好位置而唠叨不已,可爸爸却不允许任何人碰他的马车,他每天都要坐在车把式的位置上,甩几下响鞭,或摸摸这看看那,再围着车转几圈,踢两下车辘轳,看看缺不缺气。这辆陪爸爸奋斗了10余年的马车,见证了爸爸这些年来付出的所有辛苦,也记录着这个家从贫困到富裕所走过的路。

  家里更换了大电视,又安装了程控电话,有个大事小情,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自来水也进了家门,柏油路更是直通家门口,城乡小公汽提供了不出村就能直达市区的便捷条件……

  这个家富起来了,父亲也跟城里人一样,享受着“退休”的生活。他总是坐在大门口那青石碾子上,抽着老旱烟,对着老哥几个说:我现在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吃着新鲜的绿色果蔬,享受着各项惠民政策,还有合作医疗做保障,我这日子呀,比他们城里人强多了……

  四季更迭,一晃,父亲去世已经好多年了,如果父亲还在世,看到现在的变化,说不定咋高兴呢。

小链接
  杨秀兰,曾在部队服役11年,现就职于沈阳市土地储备中心。喜欢码字,旅游,摄影,爬山,跑步,阅读,侍弄花草。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