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滴灌(吴守贵)

摘要:下山回到村里,遇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在路旁一边玩耍一边唱着儿歌:滴灌妙,滴灌好,滴灌技术是个宝……

老家的滴灌

文/文化信使 吴守贵(辽宁朝阳)

  2019年,清明回老家扫墓,看见鞑子山北坡、西坡和夹心子都在用挖掘机从山下往山上挖沟。想不出为什么要挖这么深的沟,我凑到挖掘机旁,轻声对司机说:“请问师傅,挖这么深的沟是干啥用的?”司机回答:“滴灌,深沟是埋主管道的。”

  以前在资料上见过滴灌,依稀记得,是以色列一个叫斯迈哈•博拉斯的农艺师发明的,这种节水农业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它不是通过大面积平整土地来实现的,而在于科学灌溉和高效用水。滴灌是将地下水抽上来加压后,通过主管道、次管道、支管儿滴头点滴,让植物以“喝水”的方式,缓慢地把水分输送到植物根区的灌水方法。滴灌技术特别适合辽西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

  这年中秋节前一天,坐车回朱碌科老家上坟。走北路,经七道泉子、大庙、青沟梁隧道,直抵朱碌科镇下营子村鞑子山墓地。

  鞑子山的北坡、西坡和夹心子都用上了滴灌,这是过去几代人想不到的事。以前这些山坡地,因上不去水,只能靠天下雨,好年景亩产二三百斤,赶上干旱年景,亩产也就是百八十斤。当时有个顺口溜说:“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笸箩,煮一锅。”虽说有点夸张,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基本情况。

  开春,县、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住上级精准扶贫的有利时机和政策,利用国家拨款引水上山搞滴灌,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当年尝甜头,明年有盼头,将来有奔头。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人,为政府扶贫把水引上鞑子山上滴灌,改善鞑子山的自然条件而高兴。为了完成国家脱贫目标,许多扶贫干部,身体力行、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扶贫第一线。他们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帮贫困户之所需。

  这次上山一看,让我大吃一惊!北坡、西坡和夹心子的庄稼长得特别好,老远就看见它们墨绿墨绿的身影,来到近前一看,高粱正在晒米,粗大的高粱穗儿,像战士列阵各个举着燃烧的火把;高大的玉米秆,腋下又粗又长的玉米棒,像调皮的孩子正想挣脱母亲的怀抱;谷子一改纤细瘦弱的形态,长到一人多高,沉甸甸的谷穗谦虚地低下胖乎乎的头。把我稀罕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离开。

  我正在欣赏这片片即将丰收的庄稼时,老邻居王明志拎着一把镰刀从山上下来,老远就亲切地打招呼:“二叔,过节回来上坟啊。”

  “嗯,回来上坟,顺便上鞑子山看看。”我回答说。

  “今年庄稼长得真好,自打我记事,头一次看到这里长出这么好的庄稼。”我说。

  “二叔,我也有同感,这都是滴灌的功劳。滴灌上山,庄稼有了水,就像气吹似的疯长。”

  “明志,你是种庄稼的老把式,请你估一下亩产量?”

  “估不太准,依我的眼光,玉米1500斤左右,高粱1300斤上下,谷子至少1000斤。”

  “照你的估算,今年的亩产比以前提高四五倍。”

  王明志说:“靠天下雨的山坡地,安装上滴灌就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丰收有了保障,这要感谢党和政府扶贫的好政策。”

  下山回到村里,遇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在路旁一边玩耍一边唱着儿歌:滴灌妙,滴灌好,滴灌技术是个宝……

  回程的汽车已经缓缓地启动了,但歌颂滴灌的儿歌还在耳边回荡。

  小链接

  吴守贵,辽宁省建平县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热爱文学,喜欢旅游。著有诗词集《夕阳韵语》《金秋韵语》。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阳市金秋文学社,现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