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阅中原老师绕口令《绱鞋》(吴守贵)

摘要:这是一则写一个妈妈为两个读书儿子绱鞋的绕口令。

赏阅中原老师绕口令《绱鞋》

文/文化信使 吴守贵(辽宁朝阳)

  这是一则写一个妈妈为两个读书儿子绱鞋的绕口令。

  某小区有户尚姓人家,十三岁的哥哥叫尚小学,七岁的弟弟叫尚中学。哥哥尚小学,在中学读书,弟弟尚中学,在小学读书。尚小学读中学没有新鞋,尚中学读小学没有新鞋,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夜以继日地赶绱新鞋。

  绱完读中学的尚小学的鞋,又绱读小学的尚中学的鞋。哥哥尚小学穿着新鞋上中学,弟弟尚中学穿着新鞋上小学。

  这则绕口令看似简单,其实很见作者的深厚文字功底。首先他设计了“尚姓、上学、绱鞋”三个名词的组合。又设计了“尚小学与上小学”“尚中学与上中学”几乎相同的两组词,起码对听觉是完全一样的。其次,还设计了哥哥叫尚小学,弟弟叫尚中学,故意引起读者们的错觉。正因为有了这些精心设计的“包袱”才使这则绕口令新颖别致,绕口烧脑,繁而不乱,津津有味。

  赏阅这则“绱鞋”绕口令,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们兄弟姊妹五人,共九口人。妈妈除了伺候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外,最繁重的活就是做九个人的鞋。打布袼褙,搓麻绳、纳鞋底,做鞋面儿,最后绱鞋帮。

  纳鞋底儿是最苦最累的活,妈妈几乎天天挑灯夜战,孩子们都睡醒一觉了,妈妈还在一针一针地纳。大人孩子等着穿,就是回娘家住几天,都得带着鞋底、鞋帮去,回来带着鞋回来。

  现在日子好过了,妈妈却走了,只留下无尽的思念……

  2021.05.19

附:

王中原绕口令第315则——绱 鞋

十三的哥哥尚小学,

七岁的弟弟尚中学。

尚小学,上中学,

尚中学,上小学。

哥哥没有上错学,

弟弟没有上错学。

哥哥学名尚小学,

弟弟学名尚中学。

尚小学上中学没新鞋,

尚中学上小学没新鞋,

母亲夜以继日绱新鞋。

绱完上中学的尚小学的鞋,

又绱上小学的尚中学的鞋。

尚小学穿着新鞋上中学,

尚中学穿着新鞋上小学。

有五至八句,阅者嫌繁;

无五至八句,听者难懂。

阅时可略,说时不宜省。

2018-02-28 09:43

小链接
  吴守贵,辽宁省建平县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热爱文学,喜欢旅游。著有诗词集《夕阳韵语》《金秋韵语》。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阳市金秋文学社,现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

[编辑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