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北京八天记(下)(管丽香)

摘要:印象中的北京人朴实、文明、大气、规矩,他们的高素质一向让我很崇敬。

北京八天记(下)

文/管丽香(辽宁建平)

2021年4月23日,阴,降温。

  印象中的北京人朴实、文明、大气、规矩,他们的高素质一向让我很崇敬。从娘胎里生下来,落草在北京就是北京人,出生就拥有了北京户口,先不说有没有祖业,房子不论好坏总是有地方居住,寸土寸金,北京人都是含着金钥匙来到人间的。芸芸众生,他们居高望远天生就有优越感。这一点,我从心里面是接受的。人生而不平等,不管你愿意承认与否,都必须正视现实的残酷性。一个外地人,想拿到北京户口、住进北京的房子,有的人要付出几代人努力成果,有的人可能竭尽大半生都很难拥有一席之地,这就是差异。我们不信命,但也不能凡事都强求,求不得是人生的最苦。

  一大早,我惺忪着眼还没完全清醒,就听到脚步咚咚,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急匆匆地走进屋。她脸沉似水,如入无人之境,大声嚷嚷着屋子怎么这么脏?随手把那块刚换上的绿色床罩扔在墙角,似乎她还觉得不解气,上去就是两脚,一屋子人都愣住了,不知道她在冲着谁发火。片刻,我告诉她,那个床罩是刚刚换上的。她没吱声,拿起笤帚开始各个角落划拉,那气势好似秋风扫落叶!

  一阵寂静后,一个年轻女孩穿着一身碎花大红睡衣,头上缠着白绷带,被刚才来的女人搀扶着进了屋,直接躺在了床上。年轻女孩并不睁眼,也不克制哎吆哎吆地喊着难受。也许是受了年岁大女人的株连,病房里没有一个人主动去问候,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矫情和霸道犯了众怒,她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和各个病床的人搭起了话。

  她们是北京本地人,住在朝阳区。当日,年轻女孩突然晕倒在卫生间,磕破了脑袋出了很多血,仓促间就近入院。因为侄女自小在姑姑身边长大,姑姑听说后扔下手里的活,急忙打车把侄女送到了医院,放心不下,姑姑自告奋勇全程陪护,姑侄的深厚感情可见一斑。或许是太心疼侄女不小心才导致姑姑发了脾气?六十几岁的人了,世间还有什么看不惯?

  我想,这不该是姑姑该有的修养吧,在以后的几天里我格外用心关注着她们,试图揭开她宣泄优越感的谜底。

  她们是北京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中的一个,家里人多数靠打工维持生计。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她们拥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应该与当地享有较好的福利不无关系。

  姑姑为了减肥,每天都吃牛肉,吃的蔬菜都有绿色标志,过些日子没事了,她要去新疆的戈壁滩看看,出去玩,一年总有几次。

  手术后的几天里,我吃不下油腻的饭菜,甚至闻到味就恶心呕吐。每天除了喝点稀粥吃点咸菜,水果也吃得很少,这对身体的恢复极为不利。姑娘着急,就调着样地出去采购,黄焖鸡米饭、肉夹馍,平常爱吃又舍不得多吃的食物,送到嘴边了却是一口也吃不下。那个时候我就想,人不能太亏待自己,除了为别人活着也要为自己活着,路得自己走,谁也替不了,这就是生命之路的不可替代性。

  年轻女孩的姑姑看我吃不下东西,就把她的黄瓜、柿子、生菜等洗干净送给我,那些新鲜的蔬菜带着晶莹的水珠,看着就有食欲。后来,她看我喜欢吃这些清淡的东西,就每天从家里带一些送给我,包括她自己动手做的素食,也拿些分给病友们品尝。

  姑姑身体好,精力充沛,她主动担负起其他病床的护理工作,病房里处处洋溢着大家庭的欢乐。姑娘见有机会,在征得我的同意后,一转身不见了踪影,年轻人好动,出去透透气舒缓下心情,当妈的当然支持。

  就这样,姑姑一直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也在暗暗地尽着地主之谊。

2021年4月24日,阴转多云,继续打点滴治疗。

  上午9点左右,大夫查房。从葫芦岛来治疗面部痉挛的李姐被要求出院。李姐今年六十七岁,长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大个、身板溜直,很有些颜值。一身运动装,尤其脚底下那双白色运动鞋,显得非常有活力。从军工厂退休后,她一直操持着家务。

  李姐的鬓角挂着一大块白药布,半粘半掉刀口几乎全部裸露在外头,还没拆线。按照她的意愿,拆完线后找个合适的亲戚家住下,再多调养些时日回家,毕竟岁数大了,身体恢复得慢,小心这、小心那,回家忙起来哪都顾不上。这次住院,李姐躺在病床上前前后后想了很多。退休后,全家大事小情无一例外都由她料理,身体常年像陀螺一样,忙里又忙外,换来的结果是,把大人孩子伺候得舒舒服服,自己却是满身的毛病。

  要学会善待自己,李姐觉得往后的日子不能再这样下去。她和大夫说,等拆线后再出院,利利索索地去亲戚家养养身体,不能给人家添过多的麻烦。

  李姐还有两天才到拆线时间,她觉得自己这样做并不过分。夜里,她轻轻地打着呼噜睡得很踏实。

  第二天早晨,大家陆续起床,轮着走进洗手间洗脸、刷牙、梳头,尽可能地讲着卫生,当然有的也只是流于形式。都是病人,邋遢点也没人笑话。李姐给人的感觉一直很清爽,饭后,她躺在床上准备着输液。对面墙上的石英钟都指上了九点,依旧没有大夫过来给她送药打点滴。她越想越不对劲,赶忙打发家属去问个明白,结果是大出意料,大夫没给开药,医院是在用这种方式逼她出院。医院的床位太紧张了,加床到再也加不上,满满的都是病人。李姐很冷静,在处理这件事上非常老道,各退一步,她提前一天出院,但必须回来拆线,李姐最后那宿是在周边的宾馆住下的。那天回院拆线,她特意到病房坐了一会,我因为去了前楼做CT错过了。后来,我用微信视频和她聊天,她说还在亲戚家里,李姐还真是个说到就做到的人。

​2021年4月25日,晴见多云,树叶更加丰满。

  人生百味,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到最后每个人都会品尝到其中的滋味,或早或晚无出其外,这应该就是上苍的公平性。

  我要提前出院了,此时此刻再没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消息。住院前后八天,从恐惧到忧虑再到疼痛、平复、喜悦和心酸,短短八天就像一个压缩了的人生,万般滋味无不让我刻骨铭心。就要离开北京了,我向我的主治大夫告别,向那些可爱的小护士们告别,向我的病友们告别,甚至向北京的每棵树告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可以毫不隐讳地告诉所有的人,我喜欢北京,如有来世,我一定会日夜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北京人。

  我们要回家了。我在病房细心地收拾着东西,姑娘早已飞奔到楼下去办理出院手续。此刻,我不认为还会有什么样的坏消息会出现,一切都那么顺利,病痛也得到了根治,然而,当我问起住院所花的费用时,还是让我惊诧不已,远远超出了预计而且是成倍的超出,好似在坐过山车,心情一下子落到了谷底。我不知道回家后该怎样向家里人解释,仅仅八天,我花去了一个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我心里是沉甸甸的负罪感。

  这一年我注定会很累,和我一样又有多少人走在这条路上忧心忡忡,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还会发生些什么?

  高铁风驰电掣,两边的风景闪电般向后退去,广袤的田野覆盖着茸茸绿色,一个蓬勃生长的季节呼之欲出……

(完结)

【今日朝阳网】北京八天记(上)(管丽香)

【今日朝阳网】北京八天记(中)(管丽香)

小链接
  管丽香,汉族,1966年出生,辽宁省建平县人。辽宁省作协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建平县原文联主席。先后在《海燕》《辽河》《芒种》《中国绿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80余篇,主持编辑出版了《清代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石雕艺术》《建平民间艺术》《建平文艺群英谱》等书籍。

[编辑 冠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