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的冬天吗?(孙玲玲)

摘要: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回忆起自己12岁的时候,父亲离世五年,母亲带着兄妹四人,艰难地捱过物质匮乏的苦涩岁月。

还记得小时候的冬天吗?

文图/文化信使 孙玲玲(辽宁朝阳)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回忆起自己12岁的时候,父亲离世五年,母亲带着兄妹四人,艰难地捱过物质匮乏的苦涩岁月。在零下十度的凌晨,与乡人奔忙于冰冻的乡路,各自向家中抢拖冰凌压断的大树枝,那份热火朝天,那份不畏严寒的勇气,那份为母分忧的责任感,让人心生敬佩。在寒冷的冬季漫长的夜晚,母亲借了昏暗的煤油灯光缝缝补补,她则在灯下写着作业。寒冷包围了整个房间,她们只能相偎相依在土炕上,被褥相拥,仍难以抵御彻骨的寒冷。因为肚里粮食少,过不一会儿,肚子便开始翻腾。母亲为了哄她,便在灶下未燃尽的灰烬里预先埋下几块地瓜,不时给她一份惊喜;或者抓把玉米粒放进灶膛,便会爆出香香的玉米花了。

  这位伟大的母亲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姨,大姨也是这样一位吃苦耐劳、特别要强的母亲,小的时候,妈妈经常把我送到大姨家,大姨经常缝缝补补到深夜也不休息,倾尽所能照顾整个家庭,还记得大姨为我做的棉手闷子,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冬天,给予我无尽的温暖。如今大姨虽然病逝这么多年,但是这样一份对艰难岁月的抗争,这样一份坚忍和勇气,伴随着哥哥姐姐的一生。始终鼓舞着她们在人生的路上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老妈每次把我送到大姨家的路上,会把我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然后里面放上一个滴流瓶,灌满热水,很温暖的回忆!至于热水袋,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陪伴我们度过多少寒冷的夜晚啊!那时候哥哥陪着我在自家的炕上玩打弹珠,用两个作业本的本夹子来回的打毽子……那个年代我们同样快乐地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冬日!

  那时候我们冬天生炉子,我最爱去田奶家住,每次看见田爷大清早起来,把烧完的煤灰倒掉之后,再挑拣出部分煤渣回来继续烧,那时候不懂事,现在回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和家人、朋友一起围坐在火炉边上,一边取暖,嗑着瓜子,喝着热水,聊着家常,暖到心底!在炉子上面或者边上烤上发面饽饽,那时候饿了就最爱吃这个饽饽,别提多香了!

  遇见蹦爆米花的最开心,捂着耳朵跑好远等着,还有最爱的冰糖葫芦,吃到嘴里,甜到心里,那个美啊!小时候,很爱吃糖葫芦,也曾看过邻居家的爷爷制作糖葫芦的过程,觉得很神奇。作为一个在大东北长大的孩子,对于糖葫芦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思,单是冬日里就那么远远看着,自行车上的一串串红果果,可爱至极,为寒冷的冬日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

  还有东北人最爱的冻梨、冻柿子、柿子饼,晚上在家里没啥吃的就吃这个,当然也有江米条和山楂卷的陪伴。前些日子老妈提到要做粘豆包,在东北也是个大工程啊!我喜欢吃开始煮熟的豆子,甜甜的,过程很费时费力,蒸出一锅黄的、白的,软软糯糯,蘸上白糖,又香又甜。除了好吃的,还有很多好玩的事可做,在家里“弹溜溜”是最爱的游戏之一,五颜六色,还可以当棋子!打“滑刺溜”到天黑,抓“嘎拉哈”、赏冰花,好多有趣的事。

  当故乡已经很遥远,当年寒冬的奔波与劳累,已成为淡淡的记忆,如黑白照片,又如老电影,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模糊了。而今,冬天再冷,周身都会奔腾着一股热流,这股热流一直温暖至今,那些清苦日子里的美好,将在心底闪闪发光。

小链接  孙玲玲,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为辽宁省朝阳市第十五中学教师,龙城区骨干教师,七道泉子镇、龙城区人大代表。爱好写作,读书等。

[编辑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