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豆包的故事,你经历过吗?(刘世卓)

摘要:有段时间没和老家联系了,才给老家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大哥,他说父母身体都好,正在帮忙蒸豆包,等蒸完了找车给我捎点儿来。

黏豆包的故事,你经历过吗?

文/文化信使 刘世卓(辽宁营口)

  有段时间没和老家联系了,才给老家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大哥,他说父母身体都好,正在帮忙蒸豆包,等蒸完了找车给我捎点儿来。放下电话,老家蒸豆包的那热气腾腾,屋内炕上、柜上一屉屉冒着热气闪着金光的豆包浮现在我的脑海,勾起了我对蒸豆包的回忆。

  蒸豆包,是老家的一种风俗。大约在新年前后,家家户户都陆续地开始筹备起蒸豆包的事宜来,淘大黄米,准备大小相当的蒸屉,冻豆包的帘子,烧火用的劈柴等等,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却又是家家户户不嫌麻烦而必须办的事。

  很早的时候,如果哪家行动缓了,蒸豆包比较晚了,那意味着这家经济上有麻烦了,大黄米、红小豆等必用材料一般都得到市场上去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经济宽裕的家庭无所谓,困难一些的,得先要出卖些玉米或其他什么的农产品,换来现金后才有心情到卖大黄米、红小豆的市场去溜达。有钱人家多买些,没钱人家少买些,多买少买都得买,只是买少的面子上过不去,感觉自己的日子没人家过得好。不过现在人们不这么想了,现实也不是那么回事了,而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像过去那样,豆包是这个时令里挑大梁的主食,现如今人们的饮食丰富多样,蒸豆包很大成分是一种纪念,抑或是一种应景的行为。

  黏豆包的黏度和大黄米面与玉米面的占比有关,和面的手法也相当重要。玉米面和大黄米面要搅拌均匀,用烫手的水趁热和面,也叫烫面,这样和出的面易发,发面的豆包最受吃,如果是大黄米面与玉米面勾兑比例合适的话,这样的豆包一出锅,咬一口,铁准俩角,人见人爱。和面好的人福利还不薄呢,二胖就因和得一手好面,和来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好媳妇。那年,六婶家淘了二百斤的大黄米,准备了一个和面的大铝盆,请二胖帮忙和面,六婶的姐姐帮忙给打下手,负责掺兑大黄米面和玉米面,两瓢大黄米面兑一瓢玉米面,二胖有的是力气,甩开了膀子,身上的肌肉腱多得如同那冻帘上的豆包,两只大手在那铝盆里上下翻飞,把面和得“嘭嘭”空响,边和面边讲述着在城市打工的奇闻趣事,六婶的姐姐听得入迷,看得也入迷,竟把两瓢大黄米面兑一瓢玉米面的掺兑原则忽视了,连续往大铝盆里放了三瓢大黄米面,二胖说你大黄米面多放了一瓢,六婶的姐姐往铝盆里一看,面的颜色果然没有二样,都是大黄米面的颜色,心里暗暗称奇,回头和六婶说二胖这孩子有心数,说唠的同时心里不忘正事,体质又健壮,就动了把自己姑娘嫁给二胖的心思。六婶姐姐家的姑娘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六婶在这两边一说和,妥!二胖乐得嘴都咧到了耳朵根,就像那被咬了一口的黏豆包。

  包豆包可是个技术活,同样是那个面,那个馅,不同的人包出的豆包口感绝对不一样,有的人包出的豆包攥得比较实,蒸熟后咬一口感觉硬邦邦的,有的人包出的豆包吃一口则感觉特别暄腾,受吃。记忆里姥姥包的豆包是最好吃的,大小和别人包的虽然不相上下,吃一口却软黏适中,香味浓厚,这在当时也是大家公认的,所以每到这个时节,姥姥是最忙的人,找姥姥包豆包的人特别多,往往要预约排号,几乎十天二十天的在外给张家包,给李家包,给村南头的包,给村北头的包,没排上号的往往把下一个年度包豆包的事都先预定了,生怕下一年再排不上。姥姥是个裹脚的人,走路特别慢,可包豆包的速度却不逊色于姑姨婶子们。细想姥姥包豆包的手法,还真得好好说说,同样是在面盆里抠了一团面,到姥姥的手里,先在手掌间快速地拍打,渐次形成圆圆的面片后,双手掌间的间隙渐次拉大,面片在左右手掌中摔几个来回,然后把这面片扣在握拳的手背上慢慢撑大,借势面片形成了凹形,把豆馅放进面片的凹窝里,并不把豆馅压实,而是把凹形面片的沿儿用手那么一聚,一攥,再在手里那么一滚,妥!一个豆包圆满包成。奶奶评价姥姥包豆包的手法,说姥姥的手法活泛,包出的豆包就暄腾,这和一个人的性格极其相似,张家李家的谁个有为难着窄的事,凡是姥姥力所能及的,不会袖手旁观,所以姥姥的人缘极好,别人想学姥姥包豆包的手法,你性格不改变,就怎么也学不来。这也许是真的,自从姥姥走后,就再也没吃过那么暄腾的豆包。

  豆包蒸出来之后,马上装到盘子里或小盆里,罩个毛巾或盖帘,趁着热乎劲儿赶紧给房前屋后的邻居们送过去,让亲朋好友们品鉴下自己的豆包黏不黏,好不好,其实就是让大家分享下自己蒸豆包的快乐与幸福,加深一下邻里之间的感情。有一年,老艮叔去给前院的邻居送豆包,回来时突然发现东头的赵麻子家着火了,火舌在烟筒上翻滚,大冷的天街面上没一个人,老艮叔撒丫子向赵麻子家跑去,边跑边喊,赵麻子家着火了——赵麻子家着火了——快救火呀!老艮叔第一个跑到了现场,赵麻子家也在蒸豆包,一屋子的人浑然不知外面着火,看到老艮跑来,大家甚是惊诧,老艮和赵麻子很早以前因为地界的事,闹过矛盾,自此以后二人再不说话,不相往来。老艮第一个发现火情并跑来救火,感动得赵麻子五体投地,那天晚上,赵麻子端了一盆黏豆包给老艮叔,说白天忙着救火,没来得及给你送过来,都凉了,你熥热乎了尝尝,看我的豆包咋样。从那以后,二人的关系,就像黏豆包那样黏糊。

  蒸豆包的第二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到冻豆包的帘子前,捡起两个豆包互相碰撞,发出清脆声的,就说明冻透了,便于存储,今天不怎么冷,大哥家的豆包晚上能冻透吗,村子里蒸豆包有没有新的故事发生?明天早上我一定打电话去问问。

小链接
  刘世卓,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老家在辽宁葫芦岛建昌县,现供职于农行辽宁营口开发区支行。喜欢文字。曾有小说、散文、通讯等散见于相关媒体。

  [助编 明月  责编 赵盼]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