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黏豆包,满满的故乡情!(郑宪宏)

摘要:前天,接到故乡的小学同学电话,说家里豆包蒸好了,托亲戚给我捎来一兜,不多,别嫌乎,就是尝个鲜。知道城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到,但是这是家里蒸的,吃的放心,还有老家的味道,吃了,好别忘了故乡。

老家的黏豆包,满满的故乡情!

文化信使/郑宪宏  编辑/赵盼

  前天,接到故乡的小学同学电话,说家里豆包蒸好了,托亲戚给我捎来一兜,不多,别嫌乎,就是尝个鲜。知道城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到,但是这是家里蒸的,吃的放心,还有老家的味道,吃了,好别忘了故乡。

  我连忙感谢。寒暄少许,挂断电话,走到窗前,朝故乡的方向虚目以望,早已远去、那袅袅的故乡烟火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四季节气在故乡人心里就像恋人的生日,必有重大仪式感的活动相伴随。冬季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村民农闲的时间,又逢国人最大的传统佳节——春节,村民们会把春夏秋三季的忙累全部消遣宣泄在酷寒隆冬的岁月里。

  几近腊月,到处喧嚣喜庆,热气腾腾,一派祥和醉人的景象。

  在宏大的蒸黏豆包场景映衬下,深冬的序曲欢快地奏响。

  女性是蒸豆包的主力军,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互相帮衬;她们披红挂绿,头扎围巾,盘腿坐在热炕上;她们言语脆爽,笑声绕窗,她们粗糙但是灵巧的双手在面盆和豆馅盆之间娴熟地穿梭摆弄。“pia pia pia”几声后,那面团神奇地变成了手掌般大小的圆片,一勺酱红色、沙乳状、咧开嘴的豇豆馅按进了面片肚子里,一个个大小均匀、如淡黄色小皮球的豆包规范成圈地摆在蒸屉上。外屋的男人把灶火烧得更旺,风匣的“呼哒”声、鼓风机的“嗡嗡”声和灶膛里干柴的“噼噼啪啪”声无不在叫响着这火红的日子。

  大黄米混合豇豆的浓郁的香味阵阵袭来,跑满了全屋,豆包就蒸熟了。

  掀开锅盖,一大股热气迅速窜上屋顶,男人用嘴左右吹吹后,双手将黑色大铁锅内上下两屉焦黄鲜嫩的豆包快速地拎到屋外的大缸上、院内花墙上,那冲天的热气欲把整个寒冷的冬融化掉。

  孩子们跑到豆包屉前,淘气地想用手把那热气抓住,旋即又用手掌在热气里左右扇来扇去。待热气消失后,他们又模仿大人们动作,用食指去按压豆包,发现没有粘手,便跑回外屋去,大声喊道:“爸爸,豆包不粘手了,可以揭腾了!”说罢,又跑进里屋,做个鬼脸,嚷道:“妈,啥前儿(时间)包酸馅的豆包呀?”

  说完,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豆包,大口吃起来。

  哪家先蒸完,必定用盘子装上七八个焦黄的豆包,逐个敲开左邻右舍前院后院的大门,“他大嫂子、二婶儿、狗剩他娘……快、快、快趁热乎,尝尝我家刚出锅的豆包!”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从早到晚,整个小村被白色的烟雾笼罩,家家院子里被焦黄的豆包点缀。有的家庭人口多,蒸的豆包也多,索性把蒸好的豆包放在平房房顶上。

  过了一个阴寒的夜晚,室外的豆包被冻瓷实了。它们会被倒进靠近阴面墙根的大缸里,倾倒时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若在倾倒一堆铁块碎石般,那声音似乎在歇斯底里地对着寒冬呐喊“嘎嘎冷啊,嘎嘎冷”。

  豆包装缸后,用秸秆钉的盖帘盖上缸口,为了防止盖帘被风吹掉或被老鼠弄掉,会在盖帘上压块石头或重物,一个冬天的食物就这么储备好了。

  每天早晨,勤劳的女人们把白菜或酸菜的大炖菜炖好后,再把粗高粱秸秆做成的锅圈置于锅内上缘,将豆包放在锅圈贴在大锅内壁上,一顿大火,香味便飘满了小院。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豆包蒸得多了,甚至能吃到来年开春化冻。早春时节,万物复苏,被冻僵的大地裂痕正在日臻酥软,缸里的豆包也开始化冻变酥,表面出现大小不一龟裂暴皮。这时,拿着一个半冻的冷豆包咬上一口,酸甜米香,豆馅白霜,牙下微凉,别有一番风味,绝非腊月豆包的味道所能比拟。此时,如果哪家小孩儿在街上小口啃食开春后的凉豆包,那绝对是一种赤裸裸的炫耀,会让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口水横流的。

  彼时的故乡,蒸豆包,是冬天最重要的仪式感,是村民对深冬腊月的深情互应,更是对过年广阔意义的图腾。蒸的是民俗民风,是世故人情,更是生活希望。

  蒸完豆包,就意味着进腊月了,年也就近了。

  那蒸好的豆包一个个金黄的笑脸,恰如黄皮肤龙的传人镜现自己的模样,见之,便喜上心头。那累累的豆包,是对家族瓜瓞延绵,人丁兴旺的强烈希冀,更是对来年大丰收的美好憧憬,想之,便心境悠悠。

  故乡小村,无豆包、不过年。

  腊月初一,老同学的豆包到了,我深呼一口气,使劲闻了闻这“远方来客”,浓郁的故乡的味道瞬间使我陶醉,我仿佛看到了那热气腾腾的蒸豆包场景又重新填满了我的故乡小山村。

  这时,耳边依稀响起了儿时的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小链接
  郑宪宏,供职于辽宁省朝阳市纪委监察委。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2001年7月毕业于渤海大学数学教育系,同年九月携笔从戎,成为一名武警机动部队警官,参加过2008年3月14日西藏骚乱平爆战斗和奥运火炬拉萨传递、奥运圣火登珠峰线路警戒任务。2011年10月转业,考入朝阳市人民检察院。2017年12月,转隶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业余时间,捧书静读,耕种心田。煮字疗饥,喂养灵魂。2009年初尝写作,几年来,在《人民武警报》、今日朝阳网等媒体网络发表百余篇散文随笔。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