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因为无法报答,所以永志不忘(丁方圆)

摘要: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大的。我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爷爷走的早些,对他的记忆并不多。只记得他总是半夜起来,披着深色的粗布外套,背对着我站在榆木柜旁,用玻璃白酒瓶将饼干擀碎了,兑了奶粉,沏好了递给我。我就搂在被窝里吃。

因为无法报答,所以永志不忘

文化信使/丁方圆 编辑/明月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大的。

  我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

  爷爷走的早些,对他的记忆并不多。只记得他总是半夜起来,披着深色的粗布外套,背对着我站在榆木柜旁,用玻璃白酒瓶将饼干擀碎了,兑了奶粉,沏好了递给我。我就搂在被窝里吃。

  至于奶奶,从打记事,她就是满头银发,用两枚大头疙瘩针梳着发髻,其中有一枚还是断了后又用线缠好的。穿着藏蓝色斜襟的旗袍式的确良上衣,裤腿是扎着的,裹脚。

  听说她是读过私塾的女子,所以说话总是谦卑得体,办事也不失体统。教我的儿歌合辙押韵,至于故事,我是听着传统的“孟姜女哭倒长城”、“苏武牧羊”长大的。

  她给的爱太多,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

  那时爸爸在外打工,妈妈白天下地干活。爷爷走后,我和弟弟都是她带。她做了个一米见方的小花被子,是那种东北特有的牡丹和龙凤图案的。天气好的时候,就一手抱着弟弟,一手领着我,腋下夹着小被子去院墙外的大石台晒太阳。被子是用来给我们坐的。

  院墙并不长,却要走好久,因为她那双三寸金莲的小脚。

  晚上妈妈带弟弟睡,奶奶带我睡。也许是从前夜里缝缝补补太多伤了眼睛,所以她到夜里就看不清路。我总是牵着她的手去锁那两扇黑色的铁大门。直到今天,那吱呀呀的关门声还依然响在耳边。

  锁好门后,回到屋里焚香诵经。她跪着我站着,偎在她身边,刚好听的清楚。到了冬天,农村地下很冷,她便不许我陪。要我去给她焐被窝儿,然后把吃的塞进被窝再去诵经。有时是一个苹果一个梨,有时是一块白糖丰糕或者绿豆糕。

  那时嘴里总是甜的,屋子里弥漫着礼佛用香的味道,还有她诵经的真言。夜晚是那样静谧如雾。

  长大后,有信佛的人初见我,经常会说我的神态有几分修行人的气韵,大概是儿时的耳濡目染吧。

  后来,我和弟弟上了小学,她走两里羊肠小路送我们。现在想来,对于年过七旬、裹着小脚儿的她来说,该是怎样的坎坷难行啊!

  那时的农村,隔三差五地停电,动辄就要点蜡烛。三个拼音三个字的作业,放学趁着天亮就要写。我小时候就特别任性,趴在炕上不写完不肯吃饭。她总是反复说着那句“人是铁饭是钢”的老话儿,说我这是在靠心血,心疼的不得了。

  再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些了,转去城里,跟她腻在一起的时光渐渐少了。有几次暑假回去看她,她从榆木柜里拿出来的蛋糕,已经发霉了。都不知是给我们留了多久。

  小学毕业那年,她离开了。盛夏里的一个阴雨天,我眼看着她从气息奄奄到停止呼吸,眼看着爸爸给她换了一套衣服,眼看着棺材被抬到山上埋起来。无力回天,只能看着。

  她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已经吐字不清,只用手指着炕头的一大包吃的。除了用过的东西,也不曾给谁留下什么遗物,只把自己最珍爱的一个莲花笔架留给了我。所以我一直钟爱莲花。

  我亦想起姑姑们给我讲的往事。许多年前爷爷奄奄一息时,说兜里有糖,要拿给我们吃。身边的人都当他是弥留之际的糊涂话。

  谁知多日后,姑姑整理遗物洗他的衣服时,真的在满是洗衣粉泡沫的盆子里捞出来两块糖,一时感慨万千。谁会想到老人家在弥留之际想着的,不是对生命的眷恋和对这个世界的不舍,竟是再给孙男娣女一块糖吃呢。

  长辈们喜爱晚辈竟到如此地步,一口吃喝比天大,比命重。怎能不感天动地?!

  好遗憾啊,生命的交集太短太短了。万寿无疆和寿比南山,自古以来都只是奢望。那么深刻的爱,根本没给我机会去报答分毫,一点都没有。

  想来,他们根本也不会在乎我是否能够回报什么。即使有,也是希望我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盼着我能嫁如意郎君,生儿育女。弟弟能娶一个贤惠妻子,绵延后嗣。

  而恐怕,如今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生活不负期望,恩情永志不忘!

(本文图片由天舒老师拍摄

小链接
  丁方圆,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八零后,2008年毕业于辽宁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爱好文学,写作内容多为情感散文、生活随笔、旅行记录等。

[责任编辑 赵盼]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