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酒结缘(瞿军)

摘要:第一次喝酒,大概是在我十七岁那年。

与酒结缘

文化信使/瞿军(四川) 编辑/昕晨

  第一次喝酒,大概是在我十七岁那年。

  记得那是春节,全家人聚在餐桌旁,看着父亲和比我大六岁的哥哥你一杯我一杯,喝得尽兴,忍不住问了父亲一句,酒有啥喝头?父亲笑了,说酒是好东西,寻常人家无酒不成席,尤其是过年过节,喜庆热闹,又开心。言罢问我,你来一口不?我当即端起哥哥的酒杯,把大半杯酒一口倒进嘴里,浓烈的散装包谷酒像一团火焰,从胃里燃烧开来,嘴里、喉咙里也火辣辣的,那滋味并不好受。从此,慢慢开始学会饮酒,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我喜欢白酒,但不算贪杯之人。酒量也不大,年轻时约能饮四五两白酒,啤酒能喝六七瓶。不如身边的许多朋友。

  真正让我养成每天小酌一两杯习惯的,是教我修汽车的邹师傅。在邹师傅之前,我还跟过一个泥水匠师傅叫刘月仙,手艺十分了得,是我一生中非常敬重的人。也许因为是女性,不饮酒,跟她两年只学了手艺。邹师傅则不同,每天中午、晚上两顿酒,雷打不动,爱饮,酒量也大,几乎没看到他醉过。那时,我在峨眉山区的矿区工作,身边的矿工们,大多都是在矿上干活的外地单身汉,从事单调繁重的采矿工作。一天工作下来,十分劳累辛苦,唯一解乏消磨时间的就是打牌、喝酒。打牌总要小赌,才有兴趣,但矿上明令不准赌博,小赌也不行,抓住了罚款,全矿通报批评,甚至会被开除。喝酒却没人管,只要不酒后打架闹事。处于这样的环境,又跟了邹师傅这个善饮之人,想不喝都不行。每逢周末,邹师傅带着我到处揽私活,帮附近拉矿石的村民、个体户修车,除开油电路,底盘、发动机保养,甚至补漆,什么都干。印像最深是师徒俩搞发动机保养,连续十多个小时,必须把活干完,不耽误第二天一早到矿上签到工作。私活做完,往往是深夜十一、二点,车主一般都备下大碗酒、大碗肉,这是我们师徒劳累一天的最好报酬,工钱当然照样算。只要往桌上一坐,邹师傅就彻底放开喝,反正活干好了,车主高兴,我们的心情也彻底放松。不花一两小时,喝得晕乎乎、醉醺醺不下桌。徒儿随师,在陪邹师傅开心的同时,我也渐渐养成了饮酒习惯。

  在矿区呆了三年之后,通过努力,我调到某交警大队的一个中队工作。从此,酒缘结得更深。而且,醉的时候也不少。醉了总是难受,胃里翻江倒海,想吐又吐不出来,随便抓个身边知心不知心的人,什么工作、生活中不顺心的事,该说不该说的都往外倒。因此,误了许多事,无法细说。

  三十六岁那年,离开交警队。接着做了一年多小生意,一事无成。其后,又以三十八岁“高龄”改行到成都当记者,又是近十年。酒便成了打发孤寂生活的最好陪伴。

  几年前,直到因病不能畅饮后,才开始收敛自己。一改以往白酒、啤酒、红酒全开的习惯,改成每日小酌二两。最近三四年调整下来,身体恢复良好,自称是五十年龄,四十身体,三十着装,二十的心态。并逐渐养成中、晚餐小酌二两的怡情习惯。

  多年与酒结缘。总结起来,为朋结友处社会,酒不可少。但要有德,有节制。小酌怡情,多则伤身伤心。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10号茶坊,本网在发表时有改动)

小链接

  瞿军,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居四川绵阳。发表小说、散文及诗歌作品百余篇。著有散文集《心灵的旅行》、小说集《桥头堡》。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