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展示大赛优秀成果 积极引领课程改革(金建辉)

摘要:辽宁省朝阳市普通高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赛已于2017年圆满落下帷幕。为了进一步总结大赛成绩,展示大赛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升青年教师素质,4月26日,在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多媒体教室召开了朝阳市普通高中地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赛汇报会。

编者按

  2017年3月到12月,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局和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举办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赛”,大赛历时8个多月,涵盖了全市中小学各学段、全学科的全体一线教师,时间跨度之长,牵涉学校之众,参与人数之多,涉及内容之广,考察科目之全,产生影响之深,在朝阳市教育史上实属罕见。

  为了进一步总结大赛成绩,展示大赛成果,加快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经过充分的筹划酝酿,2018年4月25日至27日,市教师进修学院举办了“朝阳市普通高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赛汇报会”。三天时间内,9个学科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作了精彩的汇报展示,学院高中部各学科研训员认真总结,深入分析。

  即日起,本网将依次予以编发,以此助力朝阳市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全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稳步前进。

展示大赛优秀成果 积极引领课程改革

——朝阳市高中地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赛汇报会总结

文图/金建辉 编辑/赵盼

  辽宁省朝阳市普通高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赛已于2017年圆满落下帷幕。为了进一步总结大赛成绩,展示大赛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升青年教师素质,4月26日,在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多媒体教室召开了朝阳市普通高中地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赛汇报会。来自全市22所高中的6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部分获奖教师作成果汇报展示;研训员全面分析总结了大赛各个阶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蔡金娜和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刘竞元进行了板图板画展示,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田雪和凌源实验高中教师金丽艳进行了试课展示。4位获奖教师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赢得了与会教师的阵阵掌声。

  金建辉研训员从大赛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方向提出了建议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参赛选手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比赛场面紧张激烈,精彩纷呈。全面展示了高中地理教师的优良素质和教学风采,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演讲竞赛中,多数教师结合自身实际,主题鲜明,语言规范,体态大方,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演讲,教师们全面认识了职业倦怠的内涵、表现及原因,找到了解决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板图板画竞赛,促使参赛教师苦练基本功,板图板画的水平大大提高。大部分选手动作熟练,技艺高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所画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轮廓准确、清晰、完整;图幅大小适度、设计合理;长江、黄河仿形逼真、位置准确;首都北京图例科学、位置正确。所画板画具有科学性、地理性、典型性、艺术性。

  试课竞赛掀起了各高中教学教研的热潮。选手取得的成绩,不仅是个人素质的展现,还是学科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数教师赛前准备充分,每个课题都胸有成竹,课堂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技术做到有机融合。

  答辩引起教师的深度思考和反思。多数参赛教师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逻辑思维能力强,条理清晰、紧扣题目。

找准问题 扎实基础

  考试环节,部分教师卷面字迹潦草,分差较大,基础知识不扎实,信息提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有待提高;演讲时,有的教师缺少激情、主题不够鲜明;板图板画比例、结构、整体注重不够,画图不够流畅,涂抹较多,速度较慢等;试课环节,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待继续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深度还不够;答辩时,一些教师思路狭窄,逻辑性不强,抓不住重点和要害。

今后的教学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高考改革引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一轮教学改革

  虽然新课标在2018年1月15日才颁布,但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已在2013年开始,高考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已从2016年开始。

  统观近两年的高考试卷,“一点四面”和“一体四层四翼”高考改革凸显,高考命题已经在静悄悄地“变脸”,命题趋向体现了从能力立意向学科素养立意的转变。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尤其是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的核心素养水平。

  深入理解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途径

  正确认识本轮课改与上一轮课改的关系。本次课改不是对前一次课改的否认、推倒重来,而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深化和提高,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所以,对新一轮课改的到来不必惊慌,要高度重视,从容淡定地积极应对。不论怎样改,地理学科本质的东西不会改变——综合性、地域性(区域性)的学科性质不会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不会变。只是每一次课改的理念、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在不断改进提高。

  认真研读、深入学习新课标(2017年版),全面把握新课标的新突破。新课标提出了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并以此来设计和架构整个课程。有三大新特点:减必修、增选修,课程结构分层有方向;承经典、拓新知,课程内容调整有侧重;定标准、划水平,学业要求制定有层次。

  深刻理解和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思维、实践等能力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认真研究和贯彻新课标教学建议。新课标建议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尝试更多地运用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等。

  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建议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为起点设计教学;围绕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注重地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并将所学内容有逻辑地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将完整呈现问题和相应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背景,避免将情境仅作为“导入”的做法,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情境的前提下展开学习;让所有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即使在分组学习时,也避免每个小组仅负责解决问题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的现象,以保证对地理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综合思维训练;不论是演绎学习还是归纳学习,都要使学生能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结构框架,并综合地理解、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呈现开放性思维,具有创新性表现。

  加强地理实践。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学应将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宗旨,与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并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在野外考察时,发给学生该地区的地图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观察对象所在区域位置,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在考察某个特定的地质或地貌现象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它与周围其他事物的关系,了解其演化的历史,特别是该事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设计模拟实验活动。要引导学生经历相对完整、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操作实施、数据处理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及汇报交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地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具体方式可以有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基于全媒体资源的探究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模拟学习,基于即时反馈的互动学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的学习等。

  把握新课改一堂地理好课的标准。符合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六项标准的地理课,才堪称优质地理课。培养了核心素养才能视为有魂;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和谐,视为有神;教学思路清晰,结构构建合理,视为有序;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视为有生;有比较鲜明的教学特色和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视为有色;教学效率高,目标达成,学生有收获,视为有效。

  (作者现供职于辽宁省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部)

  (本文由辽宁省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办公室提供)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