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乡村日子的幸福——寻找(张日新)

摘要:我体验生活的地方是辽宁省喀左县较为偏远的山区——尤杖子乡。我生活在喀左,可是,以前我没有来过这里。

乡村日子的幸福——寻找

文化信使/张日新 编辑/繁花似锦

  我体验生活的地方是辽宁省喀左县较为偏远的山区——尤杖子乡。我生活在喀左,可是,以前我没有来过这里。8月24日那天,县文联和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带我到了这里,见到乡长,互相沟通之后,我就算是这个乡里的一位挂职领导了。我对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感到激动,感到幸福。作家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基层体验生活了。乡里领导非常重视,书记和乡长,一一吩咐基层领导,怎么负责我出行,怎么负责我吃住,还提出领导们要向我学习。提供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我已经非常满足了,竟然还叫领导向我学习。学习我什么?在文人的眼里,物化的世界是与我们相通的,我们读到的一切,和这个世界反映出来的情景,就是我们文字所要表达的!

  下基层,就是要走走,看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乡村的模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我的心里在想,在这片土地上我还能找到什么呢?眼睛放远,仔细观察,是我认知这里的开始,这里的山连着山,沟牵着沟,在这些山与沟之间,形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所以,当乡村的小路在这里织成网格一样时,我们平视的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看到这些小路,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去,那就得站在一座又一座的山顶上。登高看村庄,树木茂盛,庄稼飘荡,一个个小村被树木遮掩着,安然在山的脚下,就像睡在那的老人,就像悠闲自在的婆娘。村庄,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先是人们出去打工,挣钱,回来盖房,不管村子多大,房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思想要求出发,能盖多大,就盖多大。山沟里就剩下两户了,也要展示一下这辈子能住上新房子的实力。对山说“房子盖得好吗?”山的回声还是“房子盖得好吗?”人不知道这是大山里的回声效应,说,山是他了,他也是山了。日子看着太阳走,生活守着房子转。几年光景,这里的山村,家家的房子都进行了一次革命。

  我现在就看到了这样革命之后的一种生活状况了,一般的山沟里,房舍都不错,居住的人可是少了。那天,去肖家沟,是奔着一口老井去的,当地人传,说有一口老井上百年了,村子里的人还在吃这口老井的水,老井与肖家还有传奇的故事。我和司机,还有乡里的宣传委员,中午的时候,到了肖家沟,第一要看的就是那口老井。老井坐落在一家房后,房子在山脚下的一个慢坡上。望见老井,它还真有老井的派头,古老辘轳上缠着几十圈儿的井绳,井架是石柱子做成的,不是砂石,是岩石。我看到这些外观情形时,就在心里想,这口老井岂止上百年啊?井口直径大约一米左右,井的身子从底下一直到地面,都是石板砌上来的。老井在眼前,思想并不能放远,这里在过去都发生了什么,没人能说得上来。看了一阵,感慨一阵,一位老太太出来了,白发苍苍,没法判断她的年龄。我上前搭了话,问这口老井,是什么时候的呀?她回答得简单,说她嫁到肖家沟来的时候,就有了,往前呢,她不知道。

  乡里的宣传委员又问了几句,也都是没有准确的时间。老太太说,进屋吧!问问他家老爷子。进屋,眼睛看来的跟心里想要的,矛盾得很了。破破烂烂的屋子,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得到处都是,屋子的墙壁用纸糊过,也用泥土抹过,花花搭搭,老式的穿衣镜在柜台上的墙壁上靠着,镜子两边的条幅里写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大字飞舞出张扬的个性,在这个屋里呈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老人坐在炕上,他下不了地,看我们进来,嘴里招呼着,坐下吧!屋里没有干净的地方。是啊!从城里的干净屋子到这样的农家小屋,是没有落坐的地方,不坐吗?老人非常憔悴,听他张口说话,他是念过书的。我们提政府的有关话语,他不但听进去,还能给我们分析分析,我们提当前的形势,小康往前走的日子,他呢,也能谈谈自己的心事。就是不能动了,一个儿子,蹲过大狱,出来得绝症,死去了。一个女儿出嫁,生了孩子,离婚了,把孩子扔给他们,远走了,孩子一直读书到现在,考上大学,没钱供,想出去自个打工呢。低保他们算不上,他有女儿,女儿呢,多少年不见踪影。过去,肖家沟有人口99口人,现在剩下40口人了,外出的外出,打工的打工,村里剩下的人,就在这些沟沟坎坎的土地上过日子。他们守在家里,听鸡叫起来,看太阳下山回屋。

  我是来找老井历史根据的,想挖掘这里大地厚土的底蕴文化,跟乡村旅游的形势走在一起。看到这样的一户人家,我还能挖到什么呢?老人不那么悲哀,老太太一提帮助的话,老头就立马挡回去,送到我们耳朵里的语言,一直是别说没用的、那都过去了、知足吧、会有人管你的。老人会算命,这是老太太插话说出来的。在一个算命先生面前,我们就得敬畏了,说不定,他看看我们的脸,就能给我们得出一生的结论。老人最终没有牢骚,也没有叫苦,当我把他的外孙女名字记下时,他还说,不用费心去,人大了,能养活自己就行了。老人的病很厉害,肺心病。他知道自己存在的时间有多少,可他就是不在我们面前显出可怜,他让我们的思想在这个小屋里,叫停了!

  从他家的小屋出来,门口长着几株黍子,黍穗沉甸甸的,腰弯来,头低下,黄黄黍穗给这个秋天带来了骄傲,也给我们的视觉冲出一幅农家门前的美丽童话。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

  张日新,男,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首届长篇小说创作研讨班学员。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喀左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喀左企业作家文学艺术创作协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创作员。编著《中国当代教师优秀文选》《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高效学法指导》。发表小说《心灵的烛光》《黑子》《等等再说》《爱在远方》。出版散文专著《借一束秋天的阳光》、《心灵飞过朗朗的天》、《灵动的风景》、《接春天回家》、《利州笔录》。出版长篇小说《种一颗太阳》、《情在山乡望水流》《青山长河》《大槐树》。小说《种一颗太阳》获首届辽河三农文学奖。长篇小说《巴格山里的太阳》获首届盛京文学奖。散文《人吃三碗面》、《牵手敖木伦》获中国散文学会最佳散文创作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