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皮影(郑海涛 史云飞)

摘要: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山女神的故乡,因大凌河的源头而得其名。

朝阳民俗文化

皮影

文/郑海涛 史云飞

  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山女神的故乡,因大凌河的源头而得其名。凌源皮影不仅是本市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而且随着多年的经济往来,人口迁移,皮影戏班、皮影艺人流动演出等不同途径传播到省外的黑、吉、冀、蒙等地区,深受他乡群众的喜爱。

  凌源皮影属滦州皮影派系,传说清代由河北省的昌黎、滦县、乐亭、丰润、玉田、遵化等地传入凌源,已有300多年历史。凌源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戏的重要一支,因雕刻影人的材料用驴皮,故又有“驴皮影”之称。

影人、影件的雕刻

  雕刻影人、影件,选灰色或黄色且肥壮、放血屠宰的驴皮最佳,瘦弱、鞍花严重、病死的驴皮次之。按季节的不同,气温的高低,驴皮的干湿程度,将生皮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约五至七天;驴皮泡透后捞出在木框上晾干;然后,皮匠用专用工具“锼子”锼净皮毛及内里儿,直至放在芦席上能看清席纹,方可雕制影人、影件。皮影雕刻艺人根据成皮的薄厚、软硬、透明度来雕镂影人、影件。透明度最佳、光亮且薄厚适中的两肋刻制头茬;平整而略软部位刻制上身和腰节;选厚而硬的部位刻制腿脚和袖头,选软裆薄而软的部位刻制胳膊上节。这样合理搭配用料刻制的影人,坐、卧、转身、抬胳膊、扬手等,动作灵活,易于操作。驴皮的脖头、大腿及股子皮只能用来刻制桌、椅、床、帐及云片等影件。

  雕刻影人有固定的图样,行话叫影谱。雕刻艺人凭着自身的艺术风格和功力,按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的原则,运用阴刻、阳刻并重的雕镞方法,雕镂这些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头茬雕成五分脸儿、七分盔、帽;应用数点透视,由上五分到下七分雕镂戳子(影人身子)。雕刻完成后的影人用水浆过,晾干压平,即可染色。传统的影人、影件染色主要用红、绿、黑三种颜色,驴皮本色再上亮油即为黄色,红、绿、黑三色通过艺人有序的匀染,形成色彩艳丽、颜色深浅不同的颜料。着色之后涂上亮油(过去用桐油,现在用普通清漆或速干永明漆),待完全干透用棉线将影人活动关节钉在一起,再安装上脖条和两根手条——三根不可缺少的操纵杆儿。这样,一件栩栩如生的影人工艺品就诞生了。

  皮影戏中所用的桌椅、床帐、山石、花树、楼台、殿阁、庙宇、桥亭、车船、轿辇、虎、鹿、牛、兽等各种必备的场片和道具,与影人制作相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人的尺码也有变化。据现存实物看,清末至民国初年雕刻的影人(包括头茬)只有八寸高(市尺);到三十年代,影人尺码增到一尺至一尺二寸高;1957年始,在影人造型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一尺六寸高,这样的影人目前在凌源普遍应用着。“文革”前凌源皮影团曾雕制一堂一尺八寸高的影人,也是凌源有史以来最大的影人,可惜寿命不长,在“文革”的“破四旧”中一把火烧掉。随着影人加高,影台、银幕也相应加大。

皮影的唱腔

  滦洲影戏的唱腔,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运用了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民间小调、叫卖调、哭丧调,又借鉴了兄弟剧种的声腔音乐,最终成为现在独树一帜又十分完美的板腔体声腔音乐。

  皮影戏的唱腔有平唱和硬唱之分。平唱的词格韵脚是上仄下平;硬唱的词格韵脚是上平下仄,唱腔不行腔不拉韵。硬唱又有七字言、五字锦之分。除了生、旦、净、丑基本声腔外,还有旦行多用的大悲调和凄凉调。

  慢板是皮影戏的主要板式,艺人们又称大板。节奏型是一板三眼,即四分之四的节拍。在实际演唱中根据不同的情节又分为大慢板(每分钟约二十—四十拍)、中慢板(每分钟约四十—六十拍)、紧慢板(每分钟约六十—八十拍)。一个唱段中,又分上下句(又称曲头)、数唱(又称曲身)、锁板(又称曲屋)。女腔慢板(老旦唱生腔除外)曲头上句落“六”,即羽调式,下句落“一”,即宫调式,锁板尾句也落“一”,从中可看出旦角慢板是羽、宫交替调式。男腔慢板,曲头上句落“一”为宫调式,下句落“二”为商调式,所以说男腔慢板是宫、商交替调式。慢板,在皮影戏中演唱速度徐缓,节奏平稳,腔调丰富曲折,旋律性强,长于内心描述、景物描写和平缓的叙事。

  常用的板式之二,二六板,又叫流水板。节奏型是一板一眼,即四分之二的节拍(每分钟约六十至一百拍)。上下句及锁板句的落音与慢板相同,只是演唱速度加快。皮影戏各行当、各种词格都可用二六板演唱,抒情道景、对唱叙事都可应用,也是行内熟知易学的板式。

  常用的板式之三,快板。快板有板无眼,即四分之一的节拍。调式与二六板相同。快板又分为紧打紧唱和紧打慢唱两种演唱形式(每分钟约一百至一百二十拍),适于表现紧急、激愤的情感。

  常用的板式之四,散板。它类似摇板,无板无眼,演唱中不行腔不拉韵,如数如唱,适于表达激昂、愤忾的场面。

  悲调,在皮影戏中旦行多用。表现生离死别、痛不欲生、声泪俱下、嚎啕大哭的情节。演唱时多由哭头转为大悲。实践中多是由:“我的夫哇”、“我的娘啊”等引入,接唱散板哭腔。哭腔唱词有时两句,有时四句。无论是两句还是四句,都是在唱词尾句的下半句转入大悲调。多为一板三眼,四分之四的节拍,基本节奏型是每句两小节,上下句多为板后起,末眼落。上句落“五”,为徵调式,下句落“二”,为商调式。数唱结音落“二”,同为商调式。

  凄凉调,在凌源皮影界又称作老韵、凄凉韵、路途悲等。这是旦行专门用来表达凄凉悲惨、有泪无声、悲切冷落情感专用唱腔。它速度徐缓,每分钟约四十至五十拍,上句落“六”,下句落“一”,是羽、宫交替调式,其音乐形象、行进旋律中“四”音频现,这是突出特点。如今,评剧的“凡”字大慢板,就是由皮影戏的凄凉调演化而成。

  皮影的演唱及发声方法与甘、陕皮影戏不同。凌源是翻卷(影卷)演唱,照本宣科;甘、陕皮影是肚转,不看本,流口演唱。凌源皮影戏班从前都是男演员,无论唱什么行当都掐嗓演唱,音乐高亢明亮,音域宽广,富有极强的表现力。直到一1958年才有女皮影艺人登台。而甘、陕皮影利用本背功结合的发声方法,一人演唱各种行当。

  据考,滦洲皮影戏1938年前是小三弦伴奏,1940年以后改用四弦伴奏。据凌源刀尔登乡失目艺人赵玉香1972年口述,他1938年以前是用三弦伴奏,1938年至1940年,唱生、髯用三弦来伴,唱小儿(即旦行)则用四弦伴奏,1940年以后全改为四弦伴奏。至今,皮影戏仍以四弦为主弦,民间小影班只有一把四弦,民间稍大的影班或是公有制皮影团(队)才配有扬琴、三弦、笙、中胡等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其它乐件协同四弦搂腔打挂儿,烘托气氛。

  与皮影戏声腔血肉相连不可分离的是皮影戏的唱词,皮影戏独特的词格,决定着皮影戏的声腔。在皮影戏的词格中除七字言、十字赋(即二二三切句的七字句、三三四切句或三四三切句的十字句)和兄弟剧种有相同点之外,“三字经”、“五字锦”、“大金边儿”、“小金边”、“三赶七”等均是皮影戏独有的词格。不同行当又有不同唱法,有着不同的韵味。就七字言、十字赋而言,各行当演唱时虽字数相同,但所用辙韵不同。其它剧种唱词,头句定辙,二句押韵,两句尾字都是平声。而皮影戏唱词上下句是上仄下平,因受固定腔调的制约,上句必须落仄声字,此乃皮影戏唱词的一大特点。

皮影戏班的构成及演出

  凌源皮影界队伍精干,活动方便,五六位艺人即可组班唱影。影台前左边的一位主操影者称为“拿线”的,也叫掌上线的。前台中间的一位协助拿线人操纵影人,叫“贴线”的,因工作在灯下,俗称“顶灯”的。前台右侧一位负责班鼓、响板、大锣、铙钹的演奏,影班中称作打鼓的或是“打着的”。小班影多是一把四弦伴奏,通常又叫“拉着的”。在台后的演员必兼奏手锣、堂鼓等,俗称“后楼的”。除四弦琴师外,台上每位演员必唱一两个行当,手上的工作叫“活计”。如:一位演员主功唱小儿(即旦)、打鼓,那就叫唱小儿、打鼓“活计”。皮影戏与兄弟剧种比较,行当称呼不同。生,包括文生、武生。旦,包括文旦、武旦、闺门旦、青衣、彩旦等;皮影戏称旦行为“小儿”,老旦唱生的唱腔,不规范在旦行之中。老生,皮影戏称之为“髯”,根据人物不同年龄,又称为“三尖髯”、“五绺髯”、“白髯”、“黑满”等。净行,皮影戏称为“大儿”,包括黑头、花脸、老座子等。丑行,包括文丑、武丑、老丑、小丑、官带丑等等,通称为“丑儿”,也有的叫作“花生儿”。

  皮影戏影人是固定脸谱的死片子——影戏中人物在特定场面的喜、怒、哀、乐、忧、伤、悲各种感情都是一个脸儿。这就要靠艺人唱、念来表达剧中人物的神情。所以,众人称皮影戏为“以声带画”的傀儡艺术。如:艺人通过念、唱能淋漓尽致地把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行称为“认人儿”或叫“贴皮儿”。拿线艺人在演唱中能把帅将的威风、旦角的稳健、文生的潇洒、武生的阳刚、老生的苍劲、丑角的幽默、诙谐操纵得恰到好处,也称之“贴皮儿”。拿上线者用左手操纵脖条,右手操纵两根手条。左手操纵脖条使影人或前进或后退或行动或坐卧、转身等;右手操纵两根手条,使影人的两臂抬落扬伸和双手的张合、指点。贴线人与拿上线者拿法相反。总之,操纵要刻苦练功,练出真本事,才能达到“拿四两胜千斤”的要求。这需要拿线艺人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凌源著名皮影艺人王奎(1893至1972),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才获得“箭杆王”的美誉。

  皮影戏的操纵,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有的擅拿长靠,有的擅拿短打,有的“换茬子”敏捷迅速,有的拿“梳头、洗脸、带花、照镜子”稳当,表演场面颇见真功。艺人们的“绝活儿”被国际友人称为“闪电式、魔术般”的表演。操影没有固定的格式,目前也没见到这方面的专著。每位成功艺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表演手法,都是因剧中人物而异,因事而别。剧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是现实生活艺术化的夸张和舞蹈化的规范。经过历代艺人长期实践,凌源皮影形成了一套规范程式。这些拿线的要领,是数代艺人实践的真知,它让无数学艺者走上了捷径,也可称作凌源皮影操纵艺术的结晶。

  目前,凌源尚有影箱23部,皮影艺人150多位,他们不仅在本市演出,还流动于毗邻河北、内蒙等地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促进了艺术交流。早在1979年,凌源皮影团参加朝阳市首届皮影汇演,现代戏《双喜临门》,神话故事戏《白蛇传》均荣获一等奖;1991年,参加辽宁省首届皮影戏调演,演出传统戏《火焰山》一举夺魁;1994年参加省调演,现代戏《红嫂》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省第三届皮影调演,传统折子戏《红莲除霸》获得一等奖;1998年中秋节,为来朝阳参加“一展一会”的埃及、俄罗斯等七国外宾专场演出,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近年来,为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抢救、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凌源市文化馆从1988年开始着手中国北方皮影戏影卷搜集整理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经搜集到传统及现代影卷3300卷,达3400万字,为中国民间艺术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数量之多,作品之工整,可为全国之首。

  1992年辽宁省文化厅命名凌源为“皮影艺术之乡”;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1999年辽宁省文化厅拨专款资助凌源建立了融皮影雕刻艺术、业绩成果、影卷珍藏、演唱操作为一体的“凌源皮影艺苑”,使凌源皮影基地建设更上新的台阶。

  建平县马场镇皮影文化底蕴深厚,历久弥新。它以玲珑剔透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悠扬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具有节奏欢快、曲调高亢、活泼、豪放等特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2010年7月,马场镇皮影产业协会宣布成立,协会已经吸纳会员30多名。协会的成立把分散在全镇各地的皮影艺人集中起来,组建成镇皮影艺术队。同时将不断对皮影戏进行创新,进一步推动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让更多的人看到马场皮影戏、了解马场皮影戏、喜欢马场皮影戏,让马场皮影戏走出去,打造浓郁的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立军]

作者简介:

  郑海涛,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县域频道辽宁省编辑部主编、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县作家协会主席。出版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等10部。短篇小说集《奔腾的河流》被评为朝阳市建国60周年十大名作。2016年被朝阳县委、县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史云飞,辽宁省朝阳市人,1978年4月出生,辽宁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从学生时代起爱好文学,喜欢网络小说创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利用业余时间一直潜心从事影视理论与民俗研究,发表多篇论文。目前在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讲授“民俗学”、“古代文学”、“影视文学”等课程。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