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舜筑柳城开新宇,凤鸣朝阳运久长(孙超)

摘要:“朝阳”一名,据《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凤凰山,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名。

朝阳探秘

编者按:
    2014年10月,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朝阳探秘》一书。这本由东北历史研究学者、历史小说作家黄世明主编的推介辽宁朝阳历史文化的专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更好地宣传朝阳,经黄世明老师同意,现将《朝阳探秘》中的精品文章在今日朝阳网公益园地依次发表,以飨广大读者。
  本网编委会需要郑重指出的是:随着京沈客专(高铁)即将开通,朝阳到北京、沈阳的车程缩短为1个多小时。时空距离的悄然改变,使朝阳作为辽沈及京津地区“精神休憩地”、“灵魂皈依所”、“历史上书房”、“自然标本馆”、“文化探秘园”的新型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一个需要世人重新审视、重新估价的新朝阳,在全面融入京津冀的伟大变革中,正在掀开华光璀璨的新的历史一页。
  借助《朝阳探秘》系列美文,但愿能让天下网友感知到朝阳历史文化的冰山一角,并燃起前来朝阳寻幽访古、猎奇揽胜、修行身心、颐养天年的强烈欲望……
  (各位网友如有什么感想或要求,请将您的心声发到今日朝阳网统一邮箱:2996382758@qq.com,值班编辑会给您明确答复。)

舜筑柳城开新宇,凤鸣朝阳运久长

文/孙超

  “朝阳”一名,据《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凤凰山,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名。

  朝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伟大进程中,朝阳曾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作用,在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浓墨重彩,频频亮相,留下了许多个如雷贯耳的大名。

朝阳城史第一章,舜筑柳城

  1981年,文物考古部门在凌源、喀左、建平三地交界处发现了一处距今五千多年历史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推进了一千年。它的发现,不仅为境内发现的距今约十万年前的“鸽子洞人”,找到了薪火相传的线索,而且,还为传说的三皇五帝找到了实物证据。

  三皇五帝,均为公元前1.5万年到公元前2225年间的传说中人物。黄帝号有熊氏,与北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牛河梁积石冢曾出土玉熊龙2件,牛河梁女神庙还发现了泥塑的熊下颚和熊掌,并发现了双熊头三孔玉器,这与《晋书》记载的立都朝阳的慕容三燕一脉相承。书中说慕容廆,“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

  五帝之一的舜帝,经禅让取得帝位后,在黄帝故地又建了一座新城,叫做柳城。《唐开元十道略》说:“舜筑柳城,即知虞舜以前已有柳城之地。”

  商代,柳城属孤竹国领地。战国时,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属辽西郡。至汉朝,柳城已成为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所,柳城在秦汉时期堪称东北重镇。历史上著名的“赵苞舍亲”和“曹操登白狼望柳城”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东汉熹平四年(175年),辽西太守、甘陵人赵苞赴任后,遣使迎母及妻子。当队伍途经辽西郡附近的柳城时,正赶上鲜卑万余人入塞劫掠。赵苞母亲及妻子遂被劫质,并以此为要挟攻打辽西郡。赵苞于是率两万骑兵迎战,狠毒的敌人便推出老太太做挡箭牌。赵母大义凛然对儿子高喊:“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

  赵苞无奈,当时发起进攻,敌人被全部消灭,其母妻皆为所害。赵苞归葬亲人时,汉灵帝刘宏遣使吊慰,封赵苞为鄃侯。赵苞哀痛过甚,最后吐血而死。

  初平元年(190年),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在柳城即位,并统一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统一北方,亲征乌桓。他登上位于喀左的白狼山,望见敌军不整,于是挥师进军,大破蹋顿于柳城。曹操在得胜班师回许都路上,踌躇满志,作《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著名诗篇。

  汉柳城遗址在朝阳县袁台子。该建制一直沿用到慕容氏三燕政权兴起,才被易名为龙城。到了隋唐史时期,朝阳重新纳入了中原版图,在朝阳设置柳城郡,一度成为封建王朝统御东北的桥梁和纽带。

朝阳城史第二章,慕容建龙城

  继曹操北伐之后,鲜卑慕容氏在此地迅速崛起。《晋书》记载,东晋初(341年),鲜卑首领慕容皝派阳裕、唐柱监工,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

  柳城改龙城还有一段传说。据《晋书》记载:“晋永和元年(345年)夏四月,一黑龙一白龙见于龙山,皝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之以太牢。”历代帝王均自命为真龙天子,龙山上出现黑白二龙正合其意。于是,“皝大悦,还宫殿,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宫,立龙翔佛寺于山上”。龙翔佛寺,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最早见诸史籍的佛教寺院。

  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以及汉人冯跋建立的后燕,前后立国达近百年的历史,期间均以龙城为都城。慕容氏家族以此为中心,通过卢龙塞道,向中原地区迅速扩张,建立了空前霸业。

  龙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空前繁荣,成为了当时北方地区最为繁华的都市。特别是后燕第四代皇帝慕容熙,“大筑龙腾苑,广袤十余里,役徒二万人。起景云山于苑内,基广五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遥宫、甘露殿,连房数百,观阁相交。凿天河渠,引水入宫。又为其昭仪苻氏凿曲光海、清凉池。”又“拟邺之凤阳门,作弘光门,累级三层”;“起承华殿,高承光一倍”,极尽奢华。

  公元436 年,北魏来攻北燕,城被攻破。龙城库府被掳掠一空,北魏军纵火焚毁了龙城宫殿,大火一旬不灭。经营百年的燕都龙城,随着北燕的灭亡,就这样毁于一旦。

  1972年,在朝阳北郊的凌北乡木营子村,发现后燕龙腾苑内的人工假山遗址和大型建筑遗址。2004年,朝阳北大街改造,在北塔东南300米处,发现了三燕龙城南城门遗址。此遗址当选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三燕时期的北燕,在当时曾被称为黄龙国。《高僧传》中“幽州黄龙人”昙无竭(法勇)、释慧豫、释法度等高僧均为朝阳人。

朝阳城史第三章,北魏设营州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营州歌》脍炙人口:“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诗中描写了唐代东北边塞营州水草丰盛、各族杂居、习尚崇武的生活场景。

  营州的名字起自北魏时期。北燕灭亡后,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北魏在朝阳设置营州,负责管理东北地区事务,治所设在龙城县。历东魏、北齐百余年。到了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开皇(581年—600年)初设置营州总管府,大业(605年—618年)初废总管府。公元607年,设置柳城郡,代行营州总管府职能。

  营州最辉煌时期是在唐代。公元618年,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登基的第一年,柳城郡改称营州总管府。武德七年(624年),改为营州都督府,营州成为唐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惟一的内地型府州,也是唐王朝在东北边疆的军政重镇。当时,营州境内城州数量达到17个之多。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契丹孙万荣攻陷营州。此前迁居营州的靺鞨首领乞乞仲象趁机率部东进,其子大祚荣于公元698年建立靺鞨国,即渤海国。在吉林、黑龙江一带立国达229年。

  神龙元年(705年),都督府移至幽州界。开元4年(716年),重回柳城。开元七年(719年)置平卢节度使,形成营州都督府、平卢节度使府二府在朝阳共治格局,成为全国十大节度使之一。

  最盛时的平卢节度,其军镇建置主要有:辽西府、平辽府、怀远府3个正州折冲府,带方府、昌利府2个城傍羁縻州折冲府,平卢军、卢龙军、怀远军、保定军4军,以及汝罗(安东)等6个守捉,还有6镇4戍。拥有兵力三万七千五百人。

  天宝元年(741)正月初一,刚刚40岁的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此后又兼任范阳、河东节度使,并被封为东平郡王。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

  安禄山为营州朝阳人,他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调动本部和部分同罗、奚、契丹、室韦人马,总计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以清君侧为由,同老乡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最终由同是朝阳籍的李光弼等大唐名将平灭。

  营州作为东北诸族与中原往来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隋唐历次征伐高句丽战争,均以朝阳为后方,囤积补充兵员和粮草。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在朝阳都留下了有关战争的诗篇。

朝阳城史第四章,兴中之府设朝阳

  上元二年(761年),驻守营州的平卢节度使侯希逸见平卢难守,率部南下山东,攻陷青州。自此唐在这一地区统治力量削弱,奚族乘机而入,占据柳城。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平定奚族,俘掠燕民,完葺柳城,遂定号为霸州彰武军。辽圣宗统和年间,在霸州设置制置使司,负责管理“建(今朝阳县木头城子)、霸(今朝阳)、宜(今义县)、锦(今锦州)、白川(今北票市黑城子)等五州” 事务。

  辽重熙十年(1041年)升霸州为兴中府、改霸城县为兴中县均属中京道,直到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朝阳城置营州前屯卫。兴中府一名,沿用至明朝初年。历辽、金、元、明四代,跨350余年。在朝阳境内还有一古地名昌黎,十六国东晋太元五年(380年)前秦灭前燕,昌黎郡治所迁至龙城。至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今河北省“广宁”为“昌黎”止,在朝阳沿用八百余年。

  在辽代,朝阳得到极大发展,突出表现就是这一时期,境内所设州县最多,仅朝阳县属地就有兴中府的兴中县、建州永霸县、安德州安德县、川州咸康县等。据清乾隆时官修的《续文献通考》卷50《学校考四》记载 “时五京、黄龙、兴中二府,及诸州县皆有学,其设官并同咸雍时。”今天塔寺遗存以及出土文物,也以辽代为巨。

  永乐元年 (1403)三月,“营州右屯卫(治今朝阳县大平房镇)、营州中屯卫(治今喀左白塔子镇)、营州前屯卫(治今朝阳城)、营州后屯卫(治今朝阳城),徙治三河县,属大宁都司。”

  大宁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西。永乐元年内迁。景泰四年(1453年),兀良哈三卫乞居大宁废城,明廷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天顺(1457年—1464年)后,地入三卫。朝阳境内从此变成大牧场。

  康熙三十七年(1698),北京白马寺喇嘛绰尔济卜,看好了朝阳三座古塔边的一块空地,用时八年,建成康熙皇帝赐名的佑顺寺。当时朝阳经过近三百年的废弃,已经是“荆榛满地,狼虎群游”,自此渐有人烟。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古城的历史,“彼时三塔俱在,遂呼为三座塔”。乾隆十六年(1751年)始先后置三座塔部员署、三座塔巡检署,乾隆三十九年置三座塔直隶厅。据乾隆三十八年《塔子沟纪略》记载,直到“种地民人,于东塔前掘得石碑一块,因以知今之三座塔即古之柳城兴中府也。”乾隆四十八年,乾隆帝弘历东巡驻跸佑顺寺,题诗叹曰:“兴中之府朝阳县,三塔一颓其二存。残碣犹传张氏记,千秋兴废不堪论。”

  乾隆四十三年废三座塔厅,启置“朝阳县”。设在凌源的塔子沟厅改为建昌县,两地均属承德府管辖。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朝阳县为朝阳府。1913年改为朝阳县,1931年属热河省管辖。1946年由喀喇沁左旗划分为凌源、建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县。

  1947年秋,朝阳全境第二次解放,仍属热河省。1956年划归辽宁省。1958年以朝阳县城区设立朝阳市,原锦州专区所属朝阳、建平、北票、建昌、凌源等5县和喀左交由朝阳市领导。1964年撤市,设立朝阳专区,1970年改称朝阳地区。1979年国务院批准复设朝阳市,次年正式成立。1984年升为省辖市,设立双塔、龙城两个区。1989年建昌县划归葫芦岛市管辖。

  到2012年末,全市拥有辖区面积19697.77平方公里,人口340.58万人,辖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双塔区、龙城区、燕都新区。市委驻文化路,政府驻朝阳大街。“朝阳”一名,除伪满时期改称吐默特右旗外,至今已沿用近二百年。

小链接
  孙超,1968年生,蒙古族。1997年调入辽宁省朝阳市文联,现为创评部部长、机关支部书记。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楹联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