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柳条边(姚玉民)

摘要: 柳条边始建于皇太极崇德三年,完工于清康熙二十年,是清廷防止满族汉化,实行种族隔离,在东北和内蒙古境内修筑的一道标示禁区的绿色篱笆。这条历经三朝,用时四十三年的浩大工程,全长1300余公里,如一条巨龙盘踞东北大地,曾被人称为关东绿色长城。

柳条边

文/姚玉民

  柳条边始建于皇太极崇德三年,完工于清康熙二十年,是清廷防止满族汉化,实行种族隔离,在东北和内蒙古境内修筑的一道标示禁区的绿色篱笆。这条历经三朝,用时四十三年的浩大工程,全长1300余公里,如一条巨龙盘踞东北大地,曾被人称为关东绿色长城。

  在长为1300余公里,宽高均为1米的土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各柳条之间用绳索连接,这种“插柳结绳”颇像中原地区的竹篱笆。土堤的外侧,挖一条深深的边壕。在这条人为的绿色屏障上,设有边门20座,边台168座,水口数百米处(柳条边横跨江河处称为水口),用于瞭望巡查,关卡堵截汉人,在边门里还设有关押犯边人的囚室。

  满清皇帝以其“超人的智慧”发明创造的“柳条边”——一条戒备森严的警戒线,曾让他们颇为自豪。乾隆皇帝在《柳条边》的诗里写到:西接长城东属海,柳条结边画内外……取之不尽山木多,植援因以限人过……周防节制存古风,结绳示禁斯足以。金汤巩固万年清,讵系区区此树柳。其得意之情和期许之高溢于言表,似有与长城比肩之意。但无情的历史却以铿锵的脚步迅速击碎了这个金汤万年的美梦。随之“周防节制、遗存古风”的愿景遂成泡影。历史是公正的,它以浓重的笔墨留下了满族人马踏长城、挥戈入关的雄姿,和御驾西征、开疆破土的伟业。但这条以人字形写在东北松辽大地上的“柳条边”,却随着清政府的衰落和覆灭,被岁月的烟尘而埋没于黑土地下,只留下支离破碎的几处残段和斑斑驳驳的些许遗痕。成为一处争议颇多的、得不偿失的建筑垃圾。

  今天,站在边门的遗址上,那道沉重而黑暗的历史之门又向我们徐徐开启,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追忆和品读。清代东北地区的封禁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政策,就其核心而言,不外乎是满族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手段。歧视汉族是满清王朝贯彻始终的根本方针国策。事实足以证明柳条边是一条封禁地域、隔离汉民族的边界线。这条隔离带证明了在满清政权统治下,汉族人和满族人的不平等。乾隆皇帝在《柳条边》诗中的无意流露,也算泄露了天机:“我来策马循边东,高可逾越梳可通,麋鹿来往处时获,其设还与不设同。”这说明边墙并非高不可越,更何况稀疏的柳条呢?麋鹿尚能往来自由,偶尔也被编外的汉人捕获。对动物而言,设与不设并无什么不同,但对于人而言,可要严厉得多了。试想,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汉人居然不能够自由地出入国土,况且那国土也曾是他们的家园。这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相比,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让人唏嘘再三、痛心不已。

  所以,柳条边是民族融合的大倒退,是清朝统治时期的一大败笔。这种封禁制度的本身,从其制定之初就已注定它的失败。除了民间的偷越,官吏的渎职腐败等因素,就是乾隆本人也不得不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冲突中,不断地做出妥协,甚至有时不得不开禁。总体来看,这种严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北地区的深入开发,更为严重的是,致使边疆空虚,从而为以后朝鲜半岛人流的大量越垦和俄罗斯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因东北一带汉人人口数极其稀少,沙俄轻而易举地殖民东北北部,强行割走了14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领土,应该说,清朝的几位“英明伟大”的皇帝:其咎难辞,其责难推。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
  姚玉民,笔名一民,在政府部门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多年。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朝阳市楹联学会理事、朝阳市龙翔书院顾问、香港大公报特约记者。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等文学作品近百篇。著有诗歌集《蟋蟀夜歌》、《雪泥鸿爪》、散文集《蓝色的夜》、杂文集《星月笔谈》。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