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桥与河(姚玉民)

摘要:在大凌河绵延近千里的清流碧波之上,静静地伏卧着一条条如虹似练的桥梁。这是母亲河上一道道最美丽也最富诗意的风景。在所有的建筑中,桥是最实用又最浪漫的杰作。

桥与河

文/姚玉民

  在大凌河绵延近千里的清流碧波之上,静静地伏卧着一条条如虹似练的桥梁。这是母亲河上一道道最美丽也最富诗意的风景。在所有的建筑中,桥是最实用又最浪漫的杰作。

  河水是流动的音乐,桥梁是凝固的诗歌。如果说河流是一只万古弹奏的乐曲,那么桥梁则是一道道恰到好处的休止符。这一道彩虹般的标点,为淙淙的琴音添加了优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如果说桥梁是一首凝练的诗歌,那么流水则为这静默的诗意升华了意境,融入了性灵。

  河水无腿无脚却能匆匆地走上千里万里,而有腿有脚的桥梁,却用千百年静默不移的站立,坚守着一个忠诚的使命,兑现着一个永恒的诺言。在河与桥之间,聚焦和浓缩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最为默契的誓约。

  河水滋养了大地,河流也切割了大地。在辽西这片苍老古朴的黑土地上,纵向流淌着大大小小的许多河流,在河流之上,横向贯穿着一座座或古老或暂新的美丽桥梁。如果没有一条条纵流东西的河流,就不会有黑土地上的收获,就不会有两岸青山的葱翠,也就不会有凌河儿女绵绵不绝的日子。如果没有一座座横穿南北的桥梁,把切割开来的土地连缀贯穿起来,就不会有两岸社会和经济的便捷交流,也不会有辽西地域上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山栏水转,水纵山横,经纬交织,纵横穿梭,把我们的家园构织成一幅幅如缎似锦的画卷;把我们的历史吟诵成一首如歌如诉的诗篇;把我们的文化弹奏成一曲源远流长的优美乐章!

  我们想象最初的桥,也许就是一根笔直的树干,两节粗壮的树枝就是原始的桥墩。后来才有了石拱桥,又有了钢铁架构的桥梁,直到一座座雄伟壮丽的现代化大桥的出现。桥的历史凝结着人类和河流的关系史。

  也许,人类赤足涉水的年代,正是母亲河的少女花期,也是人与自然的初恋。人类发明了舟楫,在船飞桨舞的岁月,正是母亲河浪漫多彩的热恋期。那诗意充盈琴瑟悠扬的爱情演奏真的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但涉水与行舟虽充满浪漫情调,但毕竟是动荡和短暂的幽会。母亲河追求的是更长久的爱和更深沉的情。不知道是哪位聪明的先人产生了灵感,把涉水人的腿脚与漂浮着的船板组合在一起,于是就诞生了即富诗意又颇实用的桥。那两只翻飞不息的桨,也知趣地化为栏杆作为终身的陪嫁,静静的顺卧在主人的身边。由此母亲河找到了持久而稳定的爱情,也成就了地久天长、琴瑟相合的姻缘。这就是河与桥的故事。

  也许所有的桥连在一起,也比不上一条大河长,但千百年来,在每一座桥上面走过多少人的脚步,碾过多少轮的车辙,谁都难以计数,也许只有静默的桥记得。从一定意义上说,桥记录了河流的历史,桥融通了两岸的文化,桥让我们回到过去,桥也让我们走向未来!

小链接
  姚玉民,笔名一民,在政府部门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多年。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朝阳市楹联学会理事、朝阳市龙翔书院顾问、香港大公报特约记者。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等文学作品近百篇。著有诗歌集《蟋蟀夜歌》、《雪泥鸿爪》、散文集《蓝色的夜》、杂文集《星月笔谈》。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