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一路向北(二)

摘要:按理说,同在东北三省的我们,冬天应该不会渴望雪的,可随着全球大气候的逐渐升温,近些年在我们当地看到洋洋洒洒的大雪的机会越来越难,于是有了这次一路往北追寻雪的踪迹的行程。

一路向北(二)
——雾凇岛

文图/佟海霞  编辑/云枫
       按理说,同在东北三省的我们,冬天应该不会渴望雪的,可随着全球大气候的逐渐升温,近些年在我们当地看到洋洋洒洒的大雪的机会越来越难,于是有了这次一路往北追寻雪的踪迹的行程。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而我对于雾凇最早的记忆是儿时家门口的那口深井。井的南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子靠道边的一侧栽着几棵榆树。到了冬天,打水导致井边冻了厚厚一层冰,旧冰没化掉,新冰就又结成了,打水的大人也要小心翼翼。

       某一个清冷的早晨,踩着出门倒灰的妈妈的脚步溜出院子,一出门就惊呆了,这是怎样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揉揉眼睛,那童话般洁白的世界依然,我没有做梦。古井周围本是有着三四棵垂柳的,具体多高,说不上来,反正在幼小的心里很高很高,枝条弯弯的,夏天可以垂到地面,是胡同孩子做口哨的好工具。如今,她们在一夜之间就换上了一身圣洁、晶莹的礼服。那被风摧折的枝干外,裹着一层厚厚的白霜,悬垂着,像一个个长长的大冰棒,摸一下冰冰凉,忍不住伸舌头轻轻舔一口,怎么感觉甜丝丝的(不要轻易尝试哦,小心舌头被粘住)……
       后来还是妈妈告诉的我,那叫树挂,幸运的小孩子就可以看到,太阳出来后她们就会消失。在以后的冬天我都会期待看到那可以改变世界容颜却又稍纵即逝的树挂,可遗憾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看到树挂的机会少之又少,到现在冬天看雪也成了奢望。

       吉林省雾凇岛位于松花江下游,因上游是伪满时期日军修建的丰满水电站,导致松花江在吉林境内常年不冻,冷暖温差又极大,水面在夜间蒸腾的雾气就使得在这里雾凇格外容易形成,也使得很多游客不顾严寒路难齐聚这里一睹雾凇的奇观。看到雾凇的机会并不是百分百的,恰是这样的不确定的因素,更是吊起人们大大的好奇。从吉林市驱车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这个松花江拐弯处的小岛,老天是眷顾我们的,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被我们赶上了,虽然当天的雾凇没有摄影师拍摄中的那么多那么大,但松江两岸还是披上了一层圣洁的外衣,人、船也不例外,更别提那岸两边奇形怪状的树林,目之所及都是耀眼纯洁的白。渴望了一冬天的雪,想念十几年的树挂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可近乡情怯吗?我却失了最初那份激动跳跃的心,平和了,淡定了,也许这样更能好好品味眼前这久违的美。

       返程车上写下以下语无伦次的句子:

       雾凇岛我来了,雾凇岛我走了
       怀揣着梦来了,带着些许遗憾走了
       是嫌弃我不够虔诚、身段不够低
       只肯半遮半掩,保留最美
       是哦!肯定是我不够虔诚

小链接
        佟海霞:辽宁省朝阳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作品见于《燕都晨报》、《作家天地》、《中国文艺》、《辽西文学》及网络媒体“今日朝阳网”和微信平台“新北方琳琳书屋”。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