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风水宝地喀喇沁(上)(周艳丽)

摘要:喀喇沁在建平东面,四面环山,镇子处在水源丰富的盆地中,建平的第一高峰就在喀喇沁,海拔1153米,属努虏尔虎山脉,主峰和它周围的群山形成一个很大的山谷,人称苇子沟。苇子沟的山峦没有陡立的悬崖峭壁, 山势浑圆,不见一点狰狞之态,就像一个性格随和的人,甚至有一座山峰干脆就以大肚子弥勒佛的姿态坐在那里,看着丰满、大气、稳重。

风水宝地喀喇沁(上)

文化信使/周艳丽  摄影/刘志军 编辑/雅贤

  喀喇沁在建平东面,四面环山,镇子处在水源丰富的盆地中,建平的第一高峰就在喀喇沁,海拔1153米,属努虏尔虎山脉,主峰和它周围的群山形成一个很大的山谷,人称苇子沟。苇子沟的山峦没有陡立的悬崖峭壁, 山势浑圆,不见一点狰狞之态,就像一个性格随和的人,甚至有一座山峰干脆就以大肚子弥勒佛的姿态坐在那里,看着丰满、大气、稳重。

  如果说这个随和的人也有一点个性的话,那就是满山的石头都棱角分明,有棱有面而且各显其美。这些石头样子突兀,造型千奇百怪,有的像雄狮端坐,有的似门扉虚掩,有的如石笋直立。还有像马鞍子,头盔,盾牌的……那些石头在浑圆的山中很显眼,这些怪模怪样的石头让人想象和感叹。石头大小不一,有大如房屋的巨石横梗在面前,也有脚下隔隔生生的若干碎石,但石头无论大小,统统都是有棱有面的样子,在这里甚至找不到一枚近似于鹅卵石一样的石子。身边的每一块大石头,你都可以在上面四平八稳地或坐或躺,因为这些石头的表面多半都平整光滑。山的浑圆和石头的棱角分明相呼相应,就像一对性格互补的夫妻,看着和谐,美满。

  苇子沟的树以柳树居多,差不多都在沟底的乱石滩上。山上没有高大的树木,漫山遍野都是矮棵的野丁香和榛子科,我站在山腰的石头上,想象每年五月份,丁香开花时,满山满谷幽香四溢的景象,心里有些感动,不厌其地跟同行的人说,这里就是一个纯粹的丁香谷!

  时值九月末,早晚寒意来袭,有零星的丁香叶片经过寒霜的洗礼已现丹红。试想,十月霜降过后,丁香树被风霜打过之后,这满山满岭火红的景色该是怎样的惹人眼目啊!

  苇子沟与相对繁华的喀喇沁镇中心有些距离,这里人烟稀少,一户人家守护神一样住在沟口,起脊的红瓦房,石头垒起的小院,养了鸡狗、骡马,门前植有好看的大丽花,家里的老奶奶神色安详地坐在花前的石头堆上,笑眯眯地望着我们从门前经过。屋里的媳妇正在做午饭,炊烟从直立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空气里有熟悉的烟火味道,那一刻会想起童年,还有童年里坐在灶台下烧火做饭的母亲。锁在大门外的小黄狗跳着叫着,苇子沟的寂静在它的叫声里被打破。我们沿着满是碎石的山路走出苇子沟,那一山的石头和丁香树就留在了身后的鸡鸣犬吠里,那一刻还感觉,丁香和石头也是一对驻守大山的夫妻,这对来自地老天荒的夫妻,远离喧嚣和繁华,守着一份宁静与安逸,悠哉游哉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苇子沟外面的田野里,遍地的玉米和红高粱在正午的阳光下像红黄相映的两队人马,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正英姿勃勃地走在自己的时间里。茫茫大地,到处都是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火红的高粱是酒高粱,也是从前岁月里的主打粮食,如今已作为经济作物退出了人们的餐桌。金黄的玉米虽然还作为粮食留在生活里,但也不是主角,村民饭碗里的主角是大米和白面。这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是生活质量的改善,天天都吃大米白面是我们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如今的乡下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苇子沟里虽然不见芦苇,但就喀喇沁村里泽国片片的景象,这里当初一定是蒹葭苍苍的芦苇荡。喀喇沁的村子里有大大小小的池塘24个,每个池塘里都有泉眼汩汩地往外吐水,这在十年九旱的辽西简直就是奇迹。池塘附近一块块的稻田在秋天的和风细雨中,像金色的绸缎,散着柔和、辉煌的美。这也是在朝阳的田野里,我第一次遇见的水稻。辽西多山,土地贫瘠,坡地多,不存水,只能种植高粱、玉米、谷子、大豆等这类比较粗糙的农作物,而水稻这样精细的农作物适宜在土质肥沃的水田里生长。这些生长在喀喇沁田野里的水稻让这个地方显得独树一帜。走在他们的池塘和稻田边,恍如徜徉在江南乡村的阡陌上。这是一片滋润的土地,站在池塘边参观喀喇沁的片片稻田时,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是那种感觉到丝丝凉意,却不怎么湿衣衫的小雨,这样的雨在江南水乡随时可遇,可在北方的朝阳却不是很多。朝阳地区的雨少,仿佛总是等积攒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落下,所以一旦下起来就充满了气势,带有气势的雨就像朝阳人的性格,豪爽,粗犷。

  池塘里有成群的鸭子追逐嬉戏,也有茂密的水生植物,看着像密不透风的芦苇荡,成群结队的鸭子游过去,就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给人的感觉赏心悦目。池塘边的土质太松软了,有一次刮大风,竟把三棵并排生长的大杨树和几棵小柳树一齐掀倒在地,树冠和大半个树身倒进池塘,被锯掉了,只留下几根粗壮的树干躺在池塘边上。这些树的根须连成一片,带下的泥土,像一个巨大的屏风,矗立在那里。这样的场面看着壮烈,触目惊心。

  池塘是喀喇沁的宝藏,池塘里的泉水从古到今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着,始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样子。喀喇沁人守着这些宝贝,显得从容又淡定,池塘没有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只少数的池塘被承包修筑一番后,养养鱼和鸭。多数池塘还处在未开发的原始状态里,像一个待字闺中的美人,坐在自己的日子里,默默地等待她生命中的真命天子的到来。池塘里的水因为是活水,看着很干净,除了水生植物和游动的鸭子,不见一丝杂物。有一方池塘被人承包后,养了一些体形较大的锦鲤子,由一个打更的老头守着,喂食的机器一打开,鱼们全都游过来张着圆圆的嘴巴、头朝上立在水里,仿佛是朝上面一起呼喊的一张张大嘴。这鱼既是观赏鱼,也是用作供亲朋好友来垂钓,养这么大一个池塘,不为赚钱,只为了休闲娱乐。我感觉鱼塘老板好潇洒。

(未完待续)

小链接
  周艳丽,俄文翻译,《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从事文学创作,翻译长篇俄文小说一部。出版长篇言情小说《暗恋》。著有散文集《一路向爱》《人间好日子》《桑之魅》。散文作品见于《散文百家》《中国文学》《散文世界》《华夏散文》《中国铁路文艺》《沈阳铁道报》《文学月刊》等报刊。2006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新锐作家班。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翻译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是中文书刊网签约作家。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