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炊烟袅袅灶台香(庞振刚)

摘要:燃烧在夜里的一座烟囱,那是逃家的时候,一次蓦然的回首,烟袅袅仿佛向我在招手,有些温暖忘了带走。是啊,当缕缕炊烟弥漫整个寂静的村落时,家里厨房沸腾的灶台飘出的香味便令我们这些小伙伴垂涎欲滴。这些儿时最纯真的记忆,在心里、在梦里经常如炊烟袅袅般萦绕,挥之不去。

炊烟袅袅灶台香

文化信使/庞振刚  编辑/雅贤

  燃烧在夜里的一座烟囱,那是逃家的时候,一次蓦然的回首,烟袅袅仿佛向我在招手,有些温暖忘了带走。是啊,当缕缕炊烟弥漫整个寂静的村落时,家里厨房沸腾的灶台飘出的香味便令我们这些小伙伴垂涎欲滴。这些儿时最纯真的记忆,在心里、在梦里经常如炊烟袅袅般萦绕,挥之不去。

  记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大约六七岁的年龄吧,我家搬到了这座城市北郊的一个山坡上。当时家附近很是荒凉,一条纵贯南北的国道西坡上,只有几间平房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当时这间平房中住着三户人家,其中最北面的那两间就是我家了。

  父亲下班之余,就地取材,用大量不规则的石头垒了院墙,砍来树枝用铁丝绑好安了大门。又费力地挑来好土平整了院子,种上了豆角、茄子、黄瓜、白菜、小葱等蔬菜。夏天,菜园子一片碧绿,直刺你的眼。如果口渴的不行时,到菜园子里摘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一口下去,那才叫清爽呢。

  每天一大早,我们这帮儿女们仍在酣睡时,母亲便围在洁净的粘着白瓷砖的灶台前开始了辛勤的劳作。最早是抱柴禾,拉风匣,后来是用鼓风机。灶膛里红红的火苗烤的满脸发烫,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灶间像蒸笼一般令人大汗淋漓。最喜欢吃母亲做的豆角烀饼了。在大锅里煮烂的豆角上面铺上一张大饼,然后盖严大锅,加火十许分钟至开锅沸腾,一打开锅盖,香味扑鼻,肚子里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在炕上哪还躺得住,轱辘一下,都坐起来了,直奔饭桌,大快朵颐。

  往往快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杀一头大肥猪,这时灶台里便飘出猪肉的香味了。父亲在空旷的院子里劈木头,母亲便在灶台前煮着猪肉。夜幕降临,在炊烟袅袅的指引下,疯玩了一天的小伙伴们都纷纷散去,悻悻地回去。一到家门口,提鼻子一闻,诱人的猪肉香味儿一下子令自己精神大振,直冲进去,哈哈,又可以解馋了。

 

  如今城市已没有烟囱,只有回忆的时候,才能感受那团火,多少回家的念头,被我锁在眼眶里找不到路走,看全世界烟囱吹起炊烟匆匆,多少梦消失无踪。我的寂寞谁能告诉我,流浪的尽头竟是回头。多少年以后,我到城市里打拼,虽然觉得很累,但也庆幸摆脱了那烟气缭绕的灶台,在城里用上了方便现代的燃气灶,一有热气油烟,打开吸油烟机,便被吸收的干干净净,太给力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尽管物质上有了一定的满足,但不知怎的,离家久了,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有人把灶台比作慈母,想起母亲在炊烟缭绕的灶台为我做饭的场景。的确,在记忆中,无论是过节还是日常生活,灶间都是一家人最温馨的场所。那些离家多年,到城里闯荡的孩子,想必一定无比怀念母亲在灶台前烹制菜肴的场景吧。这些情形也让我们物质贫乏的童年拥有了温馨的回忆。

  炊烟匆匆指明回家的路,灯火照亮窗户,往事中谁能呼唤我,哪里有梦被我遗忘过,如今回家,加柴添火。是该回去的时候了,回到童年的时光,伴着记忆中的炊烟,让我们用旧时的灶台,热气腾腾中,为苍老、慈祥,皱纹中满是笑意的父母做一顿香喷喷的好饭。

小链接

  庞振刚,经济师,在职研究生学历,省兼职讲师。辽宁散文协会会员,朝阳作家协会会员,朝阳散文沙龙会员,朝阳龙翔书院签约作家,朝阳象棋协会理事、宣传部长,朝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德辅博物馆之友。现供职于寿朝阳分公司。作品在棋艺、中国人寿、中国保险报、鸭绿江、辽宁保险、辽西文学、朝阳日报、燕都晨报、朝阳广播电视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以及起点、红袖等文学网站发表。作品多次在省市征文大赛上获奖。并收入《感受辉煌》、《朝阳发展历程》等多部作品集中。著有《如歌青春》系列作品及《保险理赔三十六计》、《伊索寓言与保险感悟》等专著。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