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漫记(七)(管丽香)

摘要:8月6日,晴,高温

“互联网+文化传承”公益项目

编者按

  旅行不仅是探索未知的风景,更是心灵的沉淀与升华。辽宁省作协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管丽香的新疆之旅,正是这样一场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行走。从独山子大峡谷的壮阔,到那拉提草原的“空中”之美;从果子沟大桥的巍峨,到赛里木湖的静谧;从五彩滩的斑斓,到喀纳斯湖的神秘……她的笔触如清风般掠过新疆的土地,将这片广袤大地的自然奇观与人文风情娓娓道来。

  管丽香的游记,不仅是对新疆风光的细腻描绘,更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她用文字带领我们穿越草原、湖泊、峡谷与沙漠,感受新疆的辽阔与深邃。每一处景致,都在她的笔下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每一次驻足,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新疆的魅力与温度。

新疆漫记

文图/管丽香(辽宁建平)

  8月6日,晴,高温

  今天的活动安排得很满,除了家访图瓦人非遗活动,还要去喀纳斯湖和三湾、禾木等重要景点,应该是此行最累的一天。

  凌晨5点出发,天光初现,雾气朦胧。大巴车走出不远,就见前面的山坡上有十几匹枣红马在活动,每匹马都膘肥体壮,有的卧在草地上,有的正在悠然地低头吃着青草。这些马匹被圈在简单的木栅栏里,栅栏是用几根细木头绑扎在一起的,更像个形式。旁边是几顶白毡房,早起的牧民正在洗漱,他们正在满怀信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

  在车上稀里糊涂地睡了一小觉,醒来已到图瓦老人的村庄。据说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在此繁衍生息。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以游牧、狩猎为生,基本保持着蒙古族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老人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用古老的乐器速尔,向人们演奏着舒缓深沉的乐曲,表达了当地人民生活的幸福。

  短暂停留后,车子盘旋颠簸了一阵子便到了喀纳斯湖。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北部,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喀纳斯湖形如弯月,水面极其开阔像是没有边际。喀纳斯湖长约24.5公里,最宽处2.2公里,最深可达197米,面积45.78平方公里,蓄水量54亿立方米,它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

  喀纳斯湖湖水呈翡翠色,远处雪峰耸峙,近处绿坡墨林,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虽是酷暑季节,全身却是非常透落凉爽。喀纳斯湖雨水丰沛,竟然没有一点先兆,一场大雨铺天盖地打在了身上,还没来得及躲闪到避雨的地方,雨旋即停了,这里的天气真像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喀纳斯湖景区集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异自然景观、成吉思汗西征军点将台、古代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与图瓦人独特的民俗风情于一体,有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观鱼台等主要景点,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自然保护、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

  离开喀纳斯湖,搭载景区游览车10几分钟后到了“三湾”之一的神仙湾。所谓“三湾”都是由喀纳斯河在此长期侧蚀冲刷,形成的一连串岸线曲折的河滩。神仙湾被誉为“神的后花园”。长堤下,阳光轻柔地抚照着茵茵绿草,草场后面是墨染一样的森林。草地上,野花盛开,蝴蝶飞舞,尽管有游人的喧闹,但依然显得很幽静。有几个游客抵御不住诱惑,躺倒在舒缓的草坡上,仰脸朝天用凉帽遮盖着面部,他们似乎放下了红尘中的一切烦忧,沉醉在这人间仙境之中,那一幕如影随形跟随了我很久,直到现在也挥之不去。我清楚,那也是我向往的终极生活。

  下一站就是月亮湾。相传是嫦娥奔月留下的两个脚印酷似月牙故而得名月亮湾。月亮湾水域的周边全是原始森林,各种树木倒映在水中,随便取景哪一处都是一幅静态的水墨画,无论怎么描述她的美都不过分,只是时间短暂身不由己,大家不得不走。

  卧龙湾位于喀纳斯河三个河湾的最下游。因河湾内的湖心岛犹如一条蛟龙盘卧嬉水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一条巨龙腾云驾雾在此戏水,忽然天气突变,龙未能飞走卧于此湾,卧龙湾由此得名。卧龙湾草木葱茏,水鸟成群。河湾两侧是半岛状开阔平坦的大草坪,野花遍布,牛羊觅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由于留恋三湾的美景,竟然忘记了统一转站去往禾木的时间。等我们匆忙赶到集合地点,比原定时间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尽管团队的人没有过多的“声讨”,但我还是感到非常歉疚。而更让我揪心的是,因为我的晚点给接下来的行程带来了诸多麻烦。

  如果早一个小时出发,我们的大巴车就不会堵在公路像蜗牛一样一点一点往前挪动。天色已晚,眼看太阳就要落山,这个时候,是所有露营禾木的车子集中下山的时间,大小车辆一齐涌向了这条公路。此时,又恰逢当地牧民赶牛上山,牛群走起路来慢腾腾,它们并不管你着不着急。显然,车子已经动不了,导游心急如焚动员大家下车徒步往禾木方向急行。此刻,自责像一条鞭子抽打着我的内心,我能做到的就是带头快步走在队伍的前头,回头看看长长的队伍我实在想停下来跟大家说声“对不起”!

  这样走一小段,大巴车也跟了上来。再次上车急驶,等排队坐景区周转车真正来到禾木村的时候,已是暮色四合时分。越耽误越晚,导游抱歉地和大家说:因为进村太晚了,只给大家40分钟观光时间,听罢我的脸又一次火辣辣地发烫。

  禾木距喀纳斯湖大约70公里,位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俄罗斯,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禾木坐落在一片被四面群山环绕的谷地上,村中有几百户人家,以蒙古族、哈萨克族和图瓦人为主,主要以游牧为生。禾木长有丰茂的白桦林,是一个美丽的北疆山村,有“神的自留地”之称。

  禾木是图瓦人的聚集地,据传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他们粗犷豪放,善良淳朴,至今仍保留着蒙古族古老的习俗,捕鱼、狩猎、放牧,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活动,图瓦人至今仍不与外界通婚。

  走进这个充满了原始味道的古老村庄,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随处散落的由原木搭成的小木屋。木屋的周遭是齐人深的花草,门前多是露营的帐篷,半隐半现在白桦林中。有的木屋炊烟缭绕,门口放着很响的音乐,师傅扬着饭勺正在跳着舞蹈招揽客人,人头攒动买卖繁忙。在前往禾木大桥的路上,前边忽然传来一阵阵惊呼声,抬头一看,天空黑压压地盘旋着一群群翩飞的老鹰,地面上一群半大小子正在端着瓷缸,向天空的老鹰投喂小肉块,驻足看了一会,老鹰低空盘旋,不知道是孩子们扔得准还是老鹰俯冲衔得准,每一次老鹰都能准确地吃到小肉块,人群总是发出一阵阵欢呼。

  天色很快暗下来,看山看水都有些模糊。大家几千里克服各种困难来都来了,不管天色晚与不晚仍坚持走完全程。前面就是禾木河,翡翠色的河水泛着银色的光亮,安静地流向远方。

(未完待续)

小链接
  管丽香,汉族,1966年出生,辽宁省建平县人。辽宁省作协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建平县原文联主席。先后在《海燕》《辽河》《芒种》《中国绿报》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80余篇,主持编辑出版了《清代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石雕艺术》《建平民间艺术》《建平文艺群英谱》等书籍。

新疆漫记(一)(管丽香)

新疆漫记(二)(管丽香)

新疆漫记(三)(管丽香)

新疆漫记(四)(管丽香)

新疆漫记(五)(管丽香)

新疆漫记(六)(管丽香)

[编辑 瑞雪  审核 立军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