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的守望者——王冬力(刘洪君)

摘要:王冬力,是一位对红山文化有着浓厚情感与极度热爱的朝阳人,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红山文化的保护宣传紧紧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守望,将每一颗文化的种子播种到人民的心间。

本网特稿·公益宣传

红山文化的守望者——王冬力

文/刘洪君(辽宁朝阳)

  上世纪80年代,位于辽宁朝阳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出土了震惊世界的女神头像,这些重大发现被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它以独有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眼球。王冬力,是一位对红山文化有着浓厚情感与极度热爱的朝阳人,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红山文化的保护宣传紧紧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守望,将每一颗文化的种子播种到人民的心间。

  对他来说,红山文化的传承早已成为神圣的职责,十几年来,他怀着一颗敬仰的心认真做研究、搞收藏,探访了红山文化区域内的所有遗迹遗址圣地,收集了2000多件红山文化民间遗存。为了让红山文化的魅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2009年9月1日,他个人出资,在朝阳具有文化氛围的慕容街创办了朝阳首家民办博物馆——德辅博物馆。

  国家文物部门的专家组三次进驻德辅博物馆为馆藏文物定级,共有5000余件藏品被定级为国家级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47件,三级文物197件,三级考古资料3件,一般文物5000余件,使德辅博物馆成为辽宁省首家经国家文物部门为文物定级的民办博物馆。

  王冬力认定博物馆是让更多人领悟红山文化博大精深的最佳场所,是弘扬和保护红山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因此早在建馆之初,他就为德辅博物馆确立了公益发展的主线,坚持弘扬为主、保护当先的原则,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开馆13年的时间里,已经免费接待了几十万人,有力地发挥了博物馆教育社会公众、宣传红山文化的社会功能,先后被评为朝阳市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文化研究中心红山文化实践基地。

  为了拓宽对红山文化的宣传渠道,王冬力紧扣时代脉搏,建立了德辅博物馆的微信平台、官方网站,通过云平台展示德辅博物馆珍贵藏品。与此同时,网罗红山文化的专业知识,为红山文化爱好者打造网上家园。携带真品参加世界博物馆协会大会,让全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朝阳的红山文化;接受韩国大田STB电视台的邀请,赴韩进行红山文化专题电视演讲,在韩国引起“红山热”。

  除了做红山文化的传播者,王冬力还是红山文化的研究者。先后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红山文化玉琮与良渚文化玉琮的比较研究》《浅谈地域文化对民办博物馆的影响》《红山文化首次发现熊陶尊及其酒元素的文化价值研究》《从德辅博物馆熊雕像等动物造型浅析史前熊图腾崇拜》等论文,出版著作《红山石器》,他也因个人在红山文化民间遗存保护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聘为朝阳红山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渤海大学客座教授。并获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提名奖”。

  如今每听到有人谈论红山文化,王冬力都倍感自豪:“红山文化璀璨绚丽,我们后人能做的就是保护和传承,我会继续坚定地做一个守望者,让更多的人来认识红山文化,了解红山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本文由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馆长王冬力提供)

小链接
  刘洪君,辽宁省朝阳市政协常委,现为朝阳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文化艺术界别)。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