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职业教育 创新改变教学未来

摘要: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度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朝阳市农业学校)以其雄厚的实力获评辽宁省首批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成为此次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审核认定工作中仅入选的两所中职学校之一,也是朝阳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唯一入选学校。

智慧赋能职业教育 创新改变教学未来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建设“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回顾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度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朝阳市农业学校)以其雄厚的实力获评辽宁省首批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成为此次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审核认定工作中仅入选的两所中职学校之一,也是朝阳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唯一入选学校。

  真正的智慧教育是什么?信息技术与教学如何“紧密拥抱”?未来的建设空间在哪里?近年来,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对智慧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形式。

  一、确立机制,完善环境,保障智慧校园建设顺利进行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沿着软环境建设和项目任务实施两条主线开展工作,形成了强化团队执行力、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优先资金投入和建设测评并行开展的工作机制,从而保证实验校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武铁兵挂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推进办公室,扁平化的组织机构,项目任务直接落实到位,提高了指挥协调效率。为统一思想,提高信息化认识水平,校长亲自开展信息化讲座,解读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建设中,任务清晰、职责明确。

  1、明确职责。领导小组负责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办公室具体协调学校各部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网络中心负责软硬件平台建设、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教务科负责云教学推广应用,专业教学部(室)负责资源建设,督导室、考评办、科研科负责项目测评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制度激励。围绕“政策激励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了绩效评价办法和工作激励机制。制定印发了《学校推动信息化教学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课堂评选奖励办法》《学校信息化教学名师评选及奖励办法》《学校信息化学习优秀班级评选及奖励办法》等实施方案和激励制度,形成了“以活动带应用、以奖励助创新、以名师创效应、以评学促教学”的工作机制。通过对《学校推动信息化教学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措施的实施,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得到了长足发展。

  3、资金保障。学校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资金优先保障。学校制定了教学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了经费使用原则,即: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分级管理、指标控制;保证总量、逐年增长。确保了信息化建设资金足额到位,三年内共投入资金395万元。

  4、质量保障。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计划、建设、应用、测评、总结”全链条的运行机制。学校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成立了由督导室、考评办(教务科听课组)、科研科组成的项目测评组,对推广应用的教学新模式进行跟踪测评。测评组通过巡回听课、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信息,促进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5、基础环境。在学校原有信息化硬件环境基础上,重点完善了校园的无线网络覆盖、具有最新功能教室标志的智慧教室和虚拟校园电视台建设。无线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双网”覆盖,为全校的“云教学”创造了接入“云”的便利。智慧教室的建设为学校功能教室建设确定了样板。校园虚拟电视台的建设,为丰富校园文化、制作视频教学资源提供了条件。目前,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基本完备,具备了万兆核心、有线无线双覆盖的基础网络,建设了1个多功能智慧教室、1个千人报告厅、4个300人的阶梯报告厅(阶梯教室)、2 个虚拟仿真实训室、1 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1个微机教室和1个校园虚拟电视台,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安防系统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电子巡更等管理和控制,部署有消防报警系统、紧急广播和疏散系统。数字化平台涵盖办公自动化、人事、教务、学生、实习、实训、招生、就业、资产、一卡通、资源平台管理系统等。各资源平台累计教学资源达1300GB(75337条)。

  二、顶层设计,整合应用,构建“四位一体”的智慧教育体系

  智慧校园建设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建设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一直是学校决策层关注的重点。为了避免其它学校在校园网建设中走过的弯路,学校提出了如下几方面的举措:

  市场调研。调研其它院校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的成与败,得与失,从中汲取经验。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相关人员走访了镇江、沈阳、北京等地十余所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听取这些学校建设经验和使用情况,撰写了调研报告,对校园网建设的目的、建设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思路。

  统筹规划。在需求分析和制定系统方案阶段,领导不是拍脑门,而是走群众路线,集体决策。学校把专业科室和信息技术人员召集到一起开了几次方案论证会,集思广益,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对几套方案进行比较,统筹规划,确定了最优方案,形成顶层设计,即面对新时代和信息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打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人本、更加开放、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智慧教育环境、资源与服务,具体归纳为:

  1、创建线上+线下“智慧教研”模式,构建远程网络“智慧教研”体系;

  2、构建“智慧教学”环境,创新“智慧教学”模式, 优化“智慧教学”评价,强化“智慧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教 师“智慧教学”专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3、创建学校“智慧管理”一体化平台,形成“智慧管理”决策机制;

  4、拓展“智慧服务”渠道,打造“智慧服务”新模式,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体验的教育。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云教学管理平台首页

  为了构建智慧教研、智慧教学、智慧管理、 智慧服务这“四位一体”的高速泛在、智能灵活、互动体验、开放共享的智慧教育体系,学校建设了移动式录播智慧教室、创建了“线上+线下”教研体系、“远程网络”教研体系及名师团队“互联网+”教研体系。打造了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报告厅等场地的泛在学习环境,打造了汽车专业群、农林牧专业群 VR/AR 理实一体化实训环境,以蓝墨云班课、云平台为依托的教学环境。着力推进了汽车专业群、农林牧专业群运用虚拟仿真教学模式与创新理实虚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他专业创新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起基于OBE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智能化体系。依托统一管理平台、云仿真管理系统实现VR/AR、微课、慕课、立体教材等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了大集成的数据中心,构建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数据模型、统一分析模型的一体化管理平台,为人才培养与学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拓展了校园生活“一卡通”功能与应用范围。积极推进云公益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智慧课堂建设,服务社会。

  三、融合推进,模式创新,取得智慧教育五个阶段性成果

  (一)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知识的获取方式、传授方式和教与学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解读”向师生、生生之间即时互动教学转变;学习资源从依赖课本向媒体化、碎片化按需推送;教学方法从以灌输式、被动式向导学式、互动式、合作式、游戏式、泛在式等教学模式转化。学校在“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业数字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基础上,尝试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应用。

  1.“云教学”的推广应用。智能云教学工具云班课能够方便地运用智能手机、PAD、PC 机搭建移动课堂,推动校内班级师生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推动学生通过移动终端的自主学习,支持教师开展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实现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行为大数据的记录与应用,实现教学的过程性考核与评价。学校与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确定了校企合作关系。教师统一使用蓝墨移动教学APP,开发了后台数据管理的“云教学管理平台”,并与学校的综合平台、资源平台进行了数据对接,实现了一师一号、一生一号的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在课程圈内一起备课、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分享日志、心得、资源和活动。“云教学”可以全程记录老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实时推送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进行线上预习和复习,可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课堂互动活动(如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自2017年推广“平台+教学”模式,采用“云班课”开展教学,目前,已有118人采用了“云班课”教学,产生了一批优秀课例,孟令臣、罗卫东等一批教师被评为全国、省级“魅力教师”。

  2.学生学业多元评价考核的应用。过去,学校一直沿用总结性学业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一卷定乾坤”,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抄袭作弊时有发生,学习好坏层次不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云教学管理平台的上线使用,课堂教学过程数据的建立,学校尝试探索新的学业评价考核方式——学生学业多元评价考核。多元评价考核是把过程性教学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而建立的新型评价体系。过程性教学评价依托学校的云教学管理平台数据,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抓取,按相应比例转换为百分制成绩。由于这些数据是学生一学期学习过程行为的积累,“作假和突击”是得不到全部数据的,只能靠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获得。这种考核形式,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生对考核结果“认账”,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便于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AR/VR实训教学模式的应用。目前,职业教学实习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内容与技术岗位脱节、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脱节等现象。同时,实习中还存在“进不去、看不见、高危险”的实习环节,这些都影响着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通过AR能够把虚拟信息(物体属性、图片、视频、声音等等)融合在现实环境中,将现实世界丰富起来。实验教学利用AR技术,可以把实验中涉及到概念、原理、操作规程、操作步骤等以虚拟信息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利用VR 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学生又可以无限次地进行操作,获得与真实实验一样的体会,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教学效果。

  这些改革举措让信息技术实实在在地与教学“紧密拥抱”,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从“走进课堂”到“与教学融为一体”,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观念和形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为自主学、变枯燥地学为有趣地学、变厌学为乐学,同时改善了职教技能培训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提高了学校的服务能力

   1、“三个课堂”,扩大学校影响力。

  名师课堂。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本校的名师、骨干开展“名师引领,共同成长”的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由名师、骨干教师登台授课,展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知识,形成线上资源,名师新颖的教学方法、熟练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有极大促进作用。

  专递课堂。学校自2018 年起,和朝阳市特殊教育中心成为对口互助学校,学校教师把学校的“云教学”模式引入到特殊教育课堂,在学生渴望知识的心田中泛起涟漪,受到特教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针对新疆第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学校依据办学特长和信息化教学优势,有针对性地与其共享应用平台,共享数字教学资源,提供数据库的远程支持服务,通过现场指导、远程智慧课堂、智慧教研等多种途径,持续加大教育援疆力度,帮助新疆九师职业技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名校网络课堂。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为了广大农民朋友疫后能快速恢复生产,学校以确保农民朋友健康安全为前提、以创新知识传播途径和丰富技能培训方式为手段、以加强义务教育远程培训为目标推出了“云公益课堂”,共推出公益课385讲。教师融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独立设计和制作了贴近农民朋友所需的实用技术的短视频、微课等网络课程资源,这些资源部署上线,形成了优秀的线上资源“方阵”,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知识需求,更彰显了职业学校立足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2.资源共享,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利用智慧教育资源和平台,通过资源共建共享打破时空界限,开展广泛省内外工科、农科技术技能培训,年培训6000余人,助力省内行业、产业发展,为区域教育资源均衡提供了特色建设途径,获得市委、市科技局、市农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的支持和推广,同时也得到其他省市受众的认可。

  (三)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

  学校利用“互联网+”管理,采用领先的实时大数据技术,为教学管理者提供实时数据大屏,开展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挖掘和预警功能,为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全方位过程大数据支撑,帮助学校更高效地开展教学管理、教学分析、教学监督、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估等工作。通过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办公自动化、招生管理、就业管理、党群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九个子系统建设,构建了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无纸化和精细化,规范了教育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四)构建了立体式的学校安全防范系统

  校园安全防范系统,从探测、报警与监控形成联动,电子地图清楚标明报警地点,构成了立体化安全防范屏障,对伺机进校滋事的不法之徒具有威慑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也保障了学校的财产安全。

  (五)对同类学校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在方案设计、系统结构和可拓展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系统和云教学平台,师生感觉简捷、方便、环保,可以供同类学校借鉴。学校在数字化教学平台规划上,遵循顶层设计、整合应用、共享数据、预留扩展等原则,并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供同类学校规划设计时参考。

  学校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提质培优的基础设施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下一步学校将以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为契机,利用5G网络、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校园形态的智能升级,深化建设智能化的平台环境、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形成多元实时的评价方式、系统高效的学校管理,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打造泛在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师生技术需求,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智慧支持。

  (本文内容由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宣传中心提供)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