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拈红缟见雅情(陈玉民)

摘要:近年来宝石界出现了一个新宠——战国红,令赏石人难捺激动之情,一些人不惜斥巨资,追捧、收藏战国红。一时间,战国红声名鹊起,红遍大江南北。更有一家大型企业,意欲投资将出产战国红的山体资源买断。

笑拈红缟见雅情

文/陈玉民  图/赵瑞(辽宁朝阳)

  近年来宝石界出现了一个新宠——战国红,令赏石人难捺激动之情,一些人不惜斥巨资,追捧、收藏战国红。一时间,战国红声名鹊起,红遍大江南北。更有一家大型企业,意欲投资将出产战国红的山体资源买断。

  战国红的魅力何在?战国红为何这样红?欣赏购买的人大多数看到的只是战国红表面的光彩与绚丽,而并未真正领会战国红美的内涵。总是用一种茫然的眼光,在审视战国红。在人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的时候,赵老走进大家的视线,欣赏或购买的时候,总希望得到他的指点。或者说,希望他给掌掌眼。赵老的权威来自他那双慧眼,来自于对战国红的独到鉴赏。石友经他点拨几句,就会茅塞顿开,升华自己的感受力。他似乎有点石成金术,一块战国红,他能从色彩、质地、自然、工艺、装饰五大美学特征,做出精准的鉴定,让人心扉大开,见其文化,洞悉底蕴。

  赵老成为战国红界与战国红相提并美的人物。谈及战国红必说赵老,说到赵老必谈战国红。他在战国红界的特殊地位无人能及。我们还是从即将出版的《笑拈红缟——战国红文化探研》一书说起吧。这是赵老多年研究战国红的经典之作,也是赵老情牵心系战国红的见证。

  笑拈红缟,藏其大智慧。一个笑字,不仅看出赵老研究战国红内心的愉悦,而且也能洞悉赵老研究战国红的智慧。一个只见其石,不见其美的人,是笑不出来的,也是拈不动的。正因为独具慧眼,能发现战国红的独到之美,他才能笑看其华,笑观其彩。他的笑里有剖石见韵的欣喜,有去璞见玉的心动,有捉红析缟的愉快。他在拈中能掂出一份沉重,荡出一份美妙,拂出一缕幽情。平常人看战国红,见石见彩不见魂,他看战国红,见石见彩更见魂。这就是他高人一筹的地方。他是看石是石“非石”,以“非石”为石立传。明代赏石大家林有麟,曾对祖上传下来的一方砚山题铭曰:奇云润壁,是石非石,蓄自我祖,宝兹世泽。这里说的石是作为物质的观赏石砚山,而“非石”则是这砚山所承载的“蓄自我祖,宝兹世泽”的精神内涵。赵老的“非石”观,呈现的是对战国红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别人看到的只是战国红的直观色彩、缟丝红黄,而他看到的还有战国红的文化属性、历史魂魄。当人们只顾收藏、价格的时候,他率先树起一面战国红的文化大旗,绚战国红的文化之彩、内涵之华。自此战国红不再靠其浮名耀世,而是以神韵夺目丽人。

  笑拈红缟,见其大雅怀。红缟不是平凡物,笑拈当为韵雅人。君不见红缟千年在,试问春秋知音有几。我在想,笑拈红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是一种至情至酣地把玩,是一种如醉如痴地凝视,还是一种情不自禁地揣摩。谁能进入这种境界,没有拨云见雾的气量,没有赏外识中的眼光,敢对红缟弄华绚彩?细读其稿,几经琢磨,一个长眉善目、笑眼眯眯的智者,一个饱览石色、看尽沧桑的老人,呈现在眼前,他就是人们敬佩的赵瑞老先生。笑拈红缟,是他每日面对战国红沉思时的一种状态。他自己或许都不知道,这样的状态每天会持续多长时间,每次会是怎样的一种享受。伴着窗前的光亮,在一杯禅茶的陪伴下,不时地用手中的丝绢,擦拭那方题名为《昭王读史》的战国红。这方战国红纹缟奇美,色彩斑斓,其中图案天成,有如书架藏于石中。赵老看着它,不禁发思古之情,联想到战国时的燕昭王,想到他熟读史书,坐拥书城的情境。于是,这方奇石得名《昭王读史》,成为赵老的最爱。把一块石头的图案与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联想与命名,既有韵味,又寓意深远。这块战国红给了他许多梦想和期盼。那些精彩夺目的玛瑙红缟一经赵老笑拈,便见情见雅,风骚尽显。他笑拈中有一份鉴赏,有一份点评。有如大师开光,一经笑拈,神采毕现。经他笑拈过后推荐的石头,有的成为中华传世名石,这方《昭王读史》便被收入《中国石谱——中国观赏石图典》卷。

  笑拈红缟,彰其大家范。笑拈源于一种自信,源于一种理性思考。没有对赏石文化几十年的积淀,没有对战国红内涵的深入挖掘与研究的功力,他能笑拈得起吗?凭借其自身的笑拈功夫,他率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首届战国红玛瑙博览会,敢于与专家论道,赢得阵阵掌声;他走进中国观赏石最高团队,坐享中国观赏石协会战国红玛瑙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的宝座;他作为第一副主编参加由北京大学王时麒教授为主编的《中国战国红》一书的编写;他被邀成为《中国图纹石大典》的顾问;他被央视“寻宝——走进朝阳”节目邀请为专家评委,参与战国红的鉴定初选。笑拈,把他带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境界,成为战国红界的一名大家。

  赏读《笑拈红缟——战国红文化探研》,纵览其人其事,我们看到他对战国红的建树与贡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人们给他的称谓是名副其实的。

  他是战国红文化理论研究的先驱者。当众多人还没从“五彩石”“七彩玛瑙”的称谓中走出时,他便做出《战国红玛瑙后起之秀更疯狂》的预见。这篇文章在北京《鉴石》杂志和朝阳《木化石报》发表后,对战国红名称的定性及发展预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宝玉石界高度关注。人们开始像青睐宝玉石那样青睐战国红。果然,只经三年的功夫战国红便走向了疯狂,价格一路飙升,创下了三年翻十倍的奇迹。众多收藏界的人士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战国红。战国红成为人们心中的翘楚,众多藏友跃跃欲试,想进入战国红领域,一显身手。他发现追捧战国红的人群中,有相当多的人并不知战国红为何物。于是,他写出《战国红为啥这样红》的文章,在《鉴石》《木化石报》等杂志、报刊及网络上发表。文章开宗明义,揭秘了战国红为何“红”的原因。战国红之“红”,既是一种色彩的表达,也是一种现象的形容。这样的“红”是经岁月浸润而得以形成,这样的“红”是历人文追捧而得以彰显。接着他又写出《辽西战国红考》刊登在《化石世界》和《鉴石》杂志上。这一连串的理论阐述与揭示,给战国红界以深刻引领和开悟。战国红的理论研究以此发端,战国红的文化底色由此显现。战国红的密码得以打开,战国红不再是“藏在深山人不识,红在都城难理喻”的神秘来客,它可以玛瑙之贵、宝石之名,见之经传、传之千古了。

  他是叫响战国红美妙称谓的第一人。当战国红还在民间约定尚未俗成时,他就开始对战国红的名字内涵与历史渊源进行探究。他亲赴建昌战国墓葬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用北票战国红雕件比对墓葬出土的玛瑙环,验证北票所发现的战国红,其色泽、质地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红缟玛瑙是否相似。同时,他又查验有关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期的玛瑙,发现基本没有纹缟,有的虽然也可以叫红缟玛瑙,但其质地、纹缟、色泽与在北票新发现的战国红并不在一个档次上。进而给战国红名字定位,提出战国红是玛瑙中的新贵,因相似于战国时期的玛瑙饰件而得名。它既不是战国时期留传下来的玛瑙,也不是现在市场上的普通红玛瑙。它是目前在辽宁北票等地发现的一个玛瑙新石种。结论一出,便叫响赏石界。至此,战国红的名字不再是一种浮云,飘忽不定,而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名字。

  他是引领战国红走向珠宝殿堂的神秘推手。战国红如何完成从石向宝的嬗变,这是战国红走“红”之后,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战国红同其他宝石一样,应该有自己的鉴评标准。《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辽宁省地方标准修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辽质监发〔2017〕62号)于2017年6月8日正式下发,树化玉、战国红玛瑙的标准制定项目,谁来承担这项重任?当时无人请命。项目承担负责人李海君想到了他,道行颇深的赵老领悟到了这份期待,他带着自信,从历史的大幕中走出来,他要完成这个只有专业部门才可以担当的任务。专业的严谨与精细,都不容他有丝毫的草率。他虽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者,但他的执着与热情,不亚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担任这两个标准的起草负责人,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很快提出对两个标准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撰写的内容、体现的重点、达到的要求四点意见,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树化玉、战国红玛瑙辽宁省地方标准的报批稿。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一个从未有过的战国红鉴评鉴定辽宁省地方标准正式产生。有了这个鉴评标准,意味着战国红作为宝石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而赵老,自然是引领战国红走向珠宝殿堂的那个神秘推手。

  赏看纹石淘野趣,笑拈红缟见雅情。赵老置身观赏石界二十余年,可谓见多识广、收获多多。他与灵石对话,修得了一份内心的宁静,积下了一缕情感上的质朴。他与宝玉相视,陶冶出一份别样的优雅,浸润出一种高贵的气韵。每当说起观赏石,他总是滔滔不绝,那种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深爱之语切之肺腑。相遇战国红后,他的赏石视野和知识积淀,让他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给战国红“望诊”,给战国红“切脉”。他半禅半俗,半古半今;他妙语如珠,如数家珍。几番参悟,几番笑拈,便把战国红的神韵与灵性描绘出来。他给战国红一个定位,战国红给了世界一个惊艳。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人说玛瑙好玲珑,色彩神姿几不同。

  纹缟绽放犹来俏,笑拈入醉雅情中。

  赏看一族新贵美,平添瑰宝战国红。

  瑞眼独观生爱趣,光华映照颂君翁。

  (声明:本文为今日朝阳网原创作品,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将依法追责。)

诗画中华·每日一景

小链接
  陈玉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朝阳市作家协会顾问,朝阳市诗词协会顾问,朝阳市楹联家协会顾问,朝阳市古生物化石协会顾问。曾任朝阳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先后结集出版了散文集《文心览胜》《中华成语沉思录》《中华诗词畅想录》《古都风韵》四部文学专著。

[责编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