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幸福学校建设 构建幸福课程体系(张凤良)

摘要: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长江路小学于201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28个教学班,69名教师,1489名学生。建校三年来,在龙城区委、区政府的倾力打造下,在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呵护下,在“唯旗是举 永创第一”的学校精神引领下,师生同心、锐意进取,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龙城区一所高标准示范性学校。

编者按

  进入“十三五”以来,辽宁省朝阳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在教育发展领域综合施策,攻坚克难,加快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普及水平、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涌现了一批办学思想端正、学校特色明显、育人效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的学校。

  为展示全市中小学校长的精神风貌,展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取得的成效,2019年12月27日,由朝阳市教育局主办,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承办的朝阳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园)长论坛在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报告厅举行。

  现将此次论坛上的交流材料予以编发,旨在通过论坛互鉴互学、交流提升,促进全市校长专业发展,敬请网友关注、转发

依托幸福学校建设 构建幸福课程体系

——朝阳市龙城区长江路小学幸福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长江路小学校长 张凤良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长江路小学于201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28个教学班,69名教师,1489名学生。建校三年来,在龙城区委、区政府的倾力打造下,在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呵护下,在“唯旗是举 永创第一”的学校精神引领下,师生同心、锐意进取,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龙城区一所高标准示范性学校。

  随着学校不断壮大,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唯有不断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基于此,长江路小学提出了打造幸福教育特色学校的构想,加入了全国幸福教育共同体,开展了幸福课堂观摩研讨会,成为“全国幸福教育(龙城)示范区实验学校”。学校工作重点也转移到全力构建“一体三翼”的幸福教育品牌建设工程上来。依托幸福教育品牌建设,进行了幸福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幸福课程体系的理念

  幸福课程体系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的,是长江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措施,是深入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力抓手,更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

  学校提出了“筑基未来 做好六年”的核心理念,确立了“立德树人 成人成才”的课程理念,从而达成培养“好行为、好习惯、好性格、好人生”的“四好”幸福少年目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长规律为基础,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总的要求,结合“幸福”教育思想,着眼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未来所需能力的培养,营造“幸福”的共生环境,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催生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幸福课程体系的规划

  为实现课程目标,学校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为根本,充分发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课程资源,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开发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课程,引领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学校将幸福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夯实知识技能、综合课程提升情感体验、拓展课程丰富兴趣特长。以必修、选修的方式,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充分体验实践,实现三级课程的有机整合,达成课程目标。

  ——基础课程为学生幸福人生持续发展奠基。一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课程,在落实《课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之上,突出在学科教学中陶冶学生幸福意识、幸福素养和幸福能力。二是发掘学科课程中幸福元素。将学校“四好”校训融入到学科之中,为学生幸福人生持续发展奠基。三是进行课程整合。将语文、英语、道德与法冶、人与社会纳入“阅读与生活”课程;数学、综合实践纳入“数学与实践”课程;音乐、美术和人与自然纳入“艺术与审美”课程;体育和人与自我纳入“运动与健康”课程;科学与信息技术纳入“科学与技术”课程。

  ——综合课程为学生幸福人生综合发展奠基。综合课程是建设“幸福”教育主题校园文化的重要课程载体。它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以主题活动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执行能力,把学与做有机结合,展现学生幸福素养与能力。综合课程分为四大类,即:主题文化类、主题活动类、主题实践类、主题教育类。

  ——拓展课程为学生幸福人生个性发展奠基。以社团为中心的拓展课程,学生根据兴趣需要选择课程内容,激发潜力,发展个性,为幸福人生个性发展奠基。拓展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长课时与微课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必修课。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10+2+5+10的微课时设置,所有学生参与。

  选修课。开设五大类21门社团课程,学生自主选修分为艺术创作类、阅读写作类、表达交流类、体育运动类、思维拓展类五大类,包括器乐、国学、金话筒、足球、电脑制作等21门社团课程。

幸福课程体系的实施

  为了适应改革后的课程实施,保证学生在校时间与课时总量不变,采取基础课时40分钟、长课时60分钟和整合碎片化微课时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课时。

  “基础课时”40分钟,主要安排国家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精学精练。

  “长课时”60分钟主要安排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有些需要长时间的情境营造、情感酝酿,有些需要进行长时间探究或系统训练,调整后的长课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微课时”整合碎片化时间,开设“10+2+5+10”微课程。每天清晨十分钟大声朗读,传承经典、领略优美文字、感受与理解、提升自信,增加课外阅读与积累。2分钟和5分钟分别为,课前2分钟古诗文展示与课前一首歌相融,为积累提供展示平台;每天中午开展的以《让世界因我而美丽》为读本的五分钟能量朗读,让感恩教育常伴身边。每天中午十分钟的写字,为书写幸福人生奠基。

  “大课间”40分钟,集中时间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等。

幸福课程体系的评价

  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是课程改革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学生的评价。以《辽宁省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抓手,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的评价。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闯关形式相结合,(闯关形式:语文的百字词、数学的口算、英语的单词、音乐试唱、美术作品修改、科学实验操作等)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教师评价的状况,利用好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

  ——对教师的评价。重视教育行为、态度和工作量;重视教师对自我的评价,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行为。

  “建设幸福学校、成就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辐射幸福家庭”是长江路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品牌追求,是开发具有“幸福烙印”课程体系的有利依托,是践行办学初心和使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近一年来的不懈探索与实践,长江路小学幸福课程体系建设初步成形,有效推动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力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长江路小学的“幸福之旅”才刚刚起步,未来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需要我们共同携手,戮力同心,不断地去思考、探索、实践、修正、完善。今后无论多么艰难,我们追求“幸福教育”的脚步会永不停歇,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群英汇聚:引领学校课程建设新发展

  本文内容由朝阳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园)长论坛主、承办方提供。

  (声明:本文为今日朝阳网原创作品,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将依法追责。)

朝阳市教育局专题

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专题

[编辑 雅贤  责编 赵盼]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