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韩(李法明)

摘要:老韩头现在应该是货真价实的老韩头了,转眼间老韩在记忆里已经快20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可曾安好,是不是还在那个小山村那个小房子里安静的过活。只是今天,我忽然想起了曾经的老韩。

记忆中的老韩

文/文化信使 李法明(辽宁喀左)

  老韩头现在应该是货真价实的老韩头了,转眼间老韩在记忆里已经快20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可曾安好,是不是还在那个小山村那个小房子里安静的过活。只是今天,我忽然想起了曾经的老韩。

  老韩是看村部的,在我工作过的镇所属的一个村里。老韩的身板细瘦,满脸皱纹,倒是老实本分,于是村里找他看村部。他自己的小土平房更加瘦弱,打扫得倒是很干净,只是每年都要整修抹泥。老韩的儿子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不咋回来,为了讨个媳妇在外四处漂泊,努力赚钱。

  那年村里搞土地整理项目,刚参加工作的我也是镇里的下乡人员,年轻人多干点也是应该的。于是我认识了老韩,那个瘦弱的不善言辞的汉子。那年他也有50多岁了,穿着洗的有点泛白的蓝褂子憨厚地笑着,招呼下乡的人进屋喝水。

  村部的院子很干净,院子的一角有个小菜园,种着大葱、豆角、茄子等,长得都很水灵。一边的辘轳井还有青石台是老韩的根据地,没事的时候浇浇菜园,抽棵旱烟,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老韩做得很踏实,村里人也认可他。

  由于我当时离家太远,来回一趟也不咋方便,老韩也就招呼我在村部里住下,也算是同吃同住吧。韩老汉最拿手的是包饺子,他自豪地说:一样的东西,我看你咋做我就知道你的饺子好不好吃。老韩包的饺子很大,大到一个人也就吃两三个吧,算是大蒸饺子但是煮着吃。只是饺子的滋味的确不错,简单的食材却有一番意外的味道,也算是老韩没有吹牛,他包饺子的确有一套。

  老韩是个实在人,他看不惯三吹六哨的滑头。当时镇里有个酒品不咋好的酒鬼要在村里住下,老韩借故把那个人支走了,看那个人走远了才将包好的饺子下锅,我三个他两个,在清凉的石台上吃得不亦乐乎。

  韩老汉和我讲起了他的家、他的儿子还有他那弱不禁风的小房子。过几天老韩就回到他的小房子里看看,把屋里的东西摆弄一下,扫扫炕上的尘土,偶尔还拿点柴火烧烧炕,要不然再烧炕就会倒烟,呛得人受不了。

  老韩会编炕席,手艺也是一等一的,原来编炕席也是老韩的一项重要收入,哪年都会编上几十领,拿到集上去换钱花。老韩编的炕席非常密实,糜子也处理得漂亮,回头客也不少。老韩自豪地说:原来的镇里上班的老邹头进城了住上了楼房,他儿子还到我这定做炕席呢,说老爷子就好这个,我按照他给的尺码给他编了三领席子呢。

  那段日子,我断断续续在村上住了差不多一个礼拜,和老韩也算是合得来。后来我在下乡的时候如果顺道就会去村部看看他,和他聊一会儿。他到镇里赶集的时候遇见了也会和我热情地打个招呼,然后乐呵呵地去集市上转转。

  三年后我离开了原来的单位,调到县西边的乡继续我的又一个人生故事。与原来的镇离得远了,渐渐地也就没有了老韩的消息。后来我听说村里的刘书记离岗创业去了,如今在外地混得不错,当着销售经理也买上轿车了。只是老韩,那个我忘了名字的大哥,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也许他的儿子早就娶上了媳妇,过着山村人一样的日子,老韩也早就当上爷爷,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了吧……

小链接
  李法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75年生人。在辽宁省喀左县五个乡镇辗转打拼二十年,现供职于喀左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喜欢读书,爱好旅游,闲时弄花草,静处赋文章。偶有文字见于报端,愿以文会友,短长互鉴!

[助编 秋水  责编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