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朝阳苏大姐 美名传四方(曹永玲)

摘要:2017年12月23日上午9点,伴着和谐美妙的音乐,全国雷锋文化联盟苏大姐爱心志愿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暨迎新年联谊会正式开始。全国雷锋文化联盟副理事长姜爱军,朝阳市妇联副主席陈淑高,市文明办副主任王希龙,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李志江,以及省内外部分学雷锋模范参加了活动。

朝阳苏大姐 美名传四方

——朝阳市苏大姐爱心志愿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暨迎新年联谊会侧记

文化信使/曹永玲 编辑/赵盼

  2017年12月23日上午9点,伴着和谐美妙的音乐,全国雷锋文化联盟苏大姐爱心志愿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暨迎新年联谊会正式开始。全国雷锋文化联盟副理事长姜爱军,朝阳市妇联副主席陈淑高,市文明办副主任王希龙,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李志江,以及省内外部分学雷锋模范参加了活动。

  会上,姜爱军、陈淑高、王希龙分别讲话;全国学雷锋模范苏大姐即兴发言;爱心志愿者曹永玲朗诵了苏大姐事迹。

  全国雷锋文化联盟朝阳苏大姐爱心志愿团始建于2007年,十年来,他们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奉献爱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泛支持,团队负责人苏大姐的名字家喻户晓。

  苏大姐真名叫苏玉双。她从懂事起,就随同母亲做好事,一直坚持了数十年。如今,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小学生,见到她都喊她一声“苏大姐”,于是,“苏大姐”这个响亮的名字,逐渐成为人们心中闪烁着道德光辉的文化品牌。如今,她已经成为朝阳红十字会关心家庭服务队、朝阳县助老基地、消防艺术团等团队的带头人。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苏大姐只身一人自费赶赴灾区参与救援活动,把辽宁人民的爱心第一时间带给灾区人民。是她把巨大的“我们辽宁人来了!”的横幅挂在灾区的山崖上,给灾民送去温暖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她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冲在救人第一线。余震来了,她受了伤,被救援队用担架强行抬了下来。可她到了安全地带,却放心不下被埋的同胞。她不顾自己的伤痛,包扎好伤口又冲了上去。她说,轻伤不下火线,要争分夺秒救人,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此时此刻,苏大姐就是个铁娘子、女汉子,大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了她。那时候,很多帐篷门口都贴着“有困难找朝阳苏大姐和她的电话号码”。苏大姐用实际行动给辽宁人争了光,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苏大姐的身影。一次,某地突发山火,苏大姐获知消息后,立即赶赴现场,协助领导安排落实山上所需物品。接到苏大姐报告的信息,得知救火的队伍连续作战十分疲劳,当地公安系统的一位领导及时指挥人员把饭菜、矿泉水送到山上,让救火勇士们吃上了热乎饭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夜晚救火,因为没有照明,人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十分不方便,看到苏大姐发出的求助信息后,一位姓谭的企业负责人及时把头顶灯送到山上,使救火志愿者在深夜里发挥自如,控制了火情蔓延。

  苏大姐还特别关爱残疾人,关爱贫困家庭,关爱弱势群体,主动为社会和国家分忧,力求把社会的温暖带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把孤寡老人视如亲人,春节回老家,她给家乡的耄耋老人每人发放人民币100元并送去老人们喜欢吃的水果等食物,把社会的温暖送到每个老人的心中,鼓励老人热爱生活,感恩社会。

  苏大姐在辽宁省朝阳县建立了助老基地。基地的宗旨是:替天下儿女尽孝。她把年富力强且有时间、有爱心的村民组织起来,去照顾那些离退休的老人、独生子女的空巢老人、身体多病的老人……凡是有困难的老人都是他们的帮扶对象。爱心人士编班轮流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让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看到那些身患重病无钱医治的患者,她就带领志愿者组织捐款。每逢年节,志愿者们捐款购买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及时送到那些贫困家庭。看到那些因贫困失学的儿童,苏大姐落泪了。她说,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她到处游说寻找爱心人士,在她的努力下对接救助成功,很多孩子都重返校园。苏大姐说,知识改变命运,要想脱贫致富,改变家乡面貌,我们不能当文盲。有的孩子考上大学因没钱就面临辍学的危险。苏大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不但自掏腰包资助这些贫困学子,还组织捐款,牵线结对子让学子们走进大学校门。苏大姐鼓励学子们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苏大姐的带领下,学雷锋做好事的队伍逐渐扩大,仅朝阳市内就有6300多人加入苏大姐爱心团队,参与爱心活动的人多达数万。现在,周边城市甚至沈阳、北京都有苏大姐爱心团队的人在行动。苏大姐爱心团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苏大姐的感召下,在社会上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在全国雷锋文化联盟的指导下,朝阳的爱心事业蓬勃发展。

  联谊会节目主题鲜明,催人奋进。朝阳师专表演的开场舞《盛世欢歌》可谓恢弘大气,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节目更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美不胜收。在一片祥和欢快的氛围中,联谊会落下了帷幕。

小链接

  曹永玲,女,吉林省梅河口市人。1968年下乡,1973年返城。做过10年小学教师,后到企业历任会计、业务科长等职。系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金秋文学社成员,朝阳市诗词学会会员。做有诗词作品千首,出版诗词集一册,另有杂文故事等多篇。诗作《渔歌子·燕山水库垂钓》,在朝阳市旅游杯楹联诗词大赛上荣获三等奖;组诗《七律·神州喜迎十九大》荣获朝阳市征文活动优秀奖。

好名声网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