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塘约离我们有多远(张日新)

摘要:辽宁朝阳喀左县政协驻村工作队到达喀左县水泉镇南亮子村,是2014年9月。时隔三年,那里的情况怎样了呢?

塘约离我们有多远

文化信使/张日新 编辑/立军

  辽宁朝阳喀左县政协驻村工作队到达喀左县水泉镇南亮子村,是2014年9月。时隔三年,那里的情况怎样了呢?

  这得先从南亮子村的自然条件说起了。我们分析一个地方,看自然,就想起它的历史。南亮子就有这样的历史,有我们说不完的故事,也有世人无限骄傲的资本——鸽子洞古人类遗址,遗址坐落在南亮子村的一座山上。到鸽子洞寻找古人类足迹的人们,都想得到人类灵犀的慰藉和精神的洗礼。所以,一年四季,这里来往游人不断,欣赏古洞,探寻古迹。传说有人在石洞里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听说,太白金星一天夜里来了,手里捧着两只鸽子,太白金星坐在山顶上休息,望着山下的大凌河,两只鸽子飞进洞里,啄了那个人的眼睛,那个人疼得滚出石洞,掉到山脚下的大凌河里,不知了去向。鸽子呢,太白金星休息完了,忘了招呼,两只鸽子从此就在这站下,繁衍生息。那个人呢,人们传,说他升天了,太白金星叫他放天马,吃香的喝辣的,不再受苦了。

  现实人们过着日子,总是有不断的追求。鸽子洞之所以成为古人类遗址,就是它的地理位置独特,山虽然海拔不高,但是走向却与大凌河流水的方向一致。这样一来,山半腰上古石洞,各个都冲着水面,冲着水面的同时,还都朝着东边升起的太阳。有大凌河在山洞下面做屏障,古人居住是安全的。山上没有人们上来的道路,要想看看这些石洞,真是很不容易。现在人们办法多,借助一些外力,能到达石洞了。上万年的古人类遗址,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回忆,留下了追寻的梦想。我们后人呢,也在望着它们的同时,开始人文环境的美丽构想。

  南亮子村远古有多少人在这里,没有记载,也没有人能回忆。现今住在这里的有386户,人口1560人。300多户的村子,人口细算起来不多。有位老人,80多岁了,他跟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哪家孩子都不在村里了,都说这的人是太白金星放的那两只鸽子繁衍的,所以啊,孩子们都不着家了。”

  老人的话,逗得大伙好一阵子笑。笑过之后,人们思考,南亮子村现实还真如此。工作队的队长问支书,支书掰着手指头从头数,完了,告诉工作队队长,贫困户79户,221口人。那些年生活进步很大,可是,时间不久,村里说变就变了,农民风一样地跟着出去打工,又风一样地去县城买楼,接着又风一样去各地陪读。村里剩下的就是坐在门口说话的老人们了。土地本来就是山坡子,天下雨,粮食收成,不下雨,就瞪眼了,土地开始放荒。个别脑瓜灵活的,就把土地对给别人种了。这一折腾,几年光景,打工的回来,或者在城里待了一段的回来,就看啥啥不顺眼了。有的还上来恨了,说要是当初不要这几亩地,也就不两头顾了。看看,顾来顾去,整到手俩钱不要紧,又给儿女买车买楼了。

  这是百姓的牢骚,也非常实际。要看南亮子这么好的自然环境,不能说没有发展。一个鸽子洞古人类遗址,要是研究规划好了,山下几百户人家,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想是对的,关键是怎么做起来。驻村工作队来了。支书找到了帮手,找到了主心骨。驻村工作队对鸽子洞的旅游开发,做起了调研,放在村子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上。规划出来,打通人们观光去鸽子洞的通道,硬化道路2.4公里。让南亮子村,一处景点,就是一处家。来这里旅游的人感到:温馨,爽洁,快乐。历史的文化资源得到再生发展,会给人们带来思想进步,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增长。

  驻村工作队,是两手同时抓起来的,不是进村就指挥百姓干这干那。他们先是进行文化思想宣传,根据百姓的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渗透方法,向百姓宣传科普理论,新的文化思想。工作队从外地聘请农业教授,理论专家,科普工作者,到南亮子村来,在与百姓的促膝谈心中,了解情况,传授农业知识、理论思想、科学做法。三个月后,有的农民就到工作队这来了,说他要搞养殖,能不能帮助啊?村支书拍大腿,高兴地说:帮,帮,过些日子就给弄几只羊去。就这样,2016年底,为47户贫困户送去了111只羊。这些羊,到了现在,贫困户都已经得到很大收益。

  工作队宣传了科学知识,讲了他们来这里工作的想法。村民听后,就表态了,这在村级工作中是一个创新。从前都是领导决定一件事情,现在不是,是百姓自己拍大腿,说干就干,说走就走。

  驻村工作队,不仅仅在年节的时候,给贫困户送去慰问金、米面油。老百姓高兴欢喜,更主要的是他们招商引来的企业,百姓积极投入,积极肯干。河北白沟箱包加工企业的到来,村里一些不能出去的劳力,就业就有了着落。100万元的投资,给村里也带来了收益。有了这样的示范企业,发展有了领头的,人们开始动了起来。一个村民,他家祖上有酿酒的秘方,很早就想办个酒坊,就是没有机会,那年有想法,要办酒坊时,村里一小撮人去县里告他,说发展自己,不顾大伙,最终,没有干成。他试探着来驻村办公室好几趟,工作队队长看出他的心思了,说:有什么想法就跟我们工作队说吧。只要想干事,我们就支持。他说开酒坊,还讲了祖上开酒坊的一些故事。这一次,工作队队长跟百姓一样,也拍了大腿,说后面的问题我们都帮着解决,酿酒的秘方用好,出了好酒,跟大的酒业连在一起,就更好了。

  酒坊现在已经建成,投资50万,投产会给村体经济每年增收8万元左右。百姓为自己创造的企业出力,这是真正走出来的致富路,也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欢笑是笑在自己的心里。


  塘约道路离我们有多远,说句心里话,一个地域的发展是与这个地域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都有联系的。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作用客观。用哲学思想来考量,全县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特点。自然环境是一大因素,人为环境又是一大因素。这两者不用哲学方法去分析、考量,就不会找到好的答案。

  南亮子驻村工作队,没有一味地盯在塘约的做法上,他们在学习了那本《塘约道路》之后,开拓了自己的思想。开始寻找自己的工作方法。不用左文学的套路,去如何如何,也不去生搬硬套。就是分析准了南亮子村的一切情况,捋清思想,做好规划,引导上路,问题就解决了。他们在村部和原来小学校址,总共占地1200平方米,建起了光伏电站一处,安装光伏发电板约2000平方米,装机量200kw,扣除成本等其他费用产生的纯利润每年可达30万元以上。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痛下苦功夫,老老实实干。这是驻村工作队的精神。

  困难是有的,有时候还非常突出。去汇报吗?当然得汇报,但不能拿汇报当完成任务,这就离开了我们扶贫攻坚的初衷了。南亮子驻村工作队是认认真真地干了起来,实实在在地在村里住了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去……

  塘约离我们不远!

小链接
  张日新,男,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首届长篇小说创作研讨班学员。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喀左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喀左企业作家文学艺术创作协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创作员。编著《中国当代教师优秀文选》《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高效学法指导》。发表小说《心灵的烛光》《黑子》《等等再说》《爱在远方》。出版散文专著《借一束秋天的阳光》、《心灵飞过朗朗的天》、《灵动的风景》、《接春天回家》、《利州笔录》。出版长篇小说《种一颗太阳》、《情在山乡望水流》《青山长河》《大槐树》。小说《种一颗太阳》获首届辽河三农文学奖。长篇小说《巴格山里的太阳》获首届盛京文学奖。散文《人吃三碗面》、《牵手敖木伦》获中国散文学会最佳散文创作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