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神奇的石灰窑沟(郑海涛)

摘要:在辽宁省朝阳有一个叫“石灰窑沟”的地方,距西大杖子村委会2 5公里,离朝阳县柳城街道25公里,离阎王鼻子水库4公里。由于这个村地处偏僻,让人很难想起或记得在朝阳还有个石灰窑沟。

神奇的石灰窑沟

文化信使/郑海涛  编辑/雅贤

  在辽宁省朝阳有一个叫“石灰窑沟”的地方,距西大杖子村委会2.5公里,离朝阳县柳城街道25公里,离阎王鼻子水库4公里。由于这个村地处偏僻,让人很难想起或记得在朝阳还有个石灰窑沟。然而,如果晴天站在石灰窑沟邢家洼那个形似炮台的山顶向北望去,却能够远远地看见朝阳市区南塔和北塔,此景令人称奇。

  据石灰窑沟百岁老人邢王氏介绍,这个村自有人烟起,村民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已有几百年的光景。大约在300多年前,由于战乱和饥荒,苗姓、王姓、乔姓、邢姓、宋姓几户人家数十口人从山东一路逃荒来到这里。许是为了躲避官府的追踪,东躲西藏钻进一条山青水秀的深沟,苗姓选个地方,王姓选个地方,几户人家各分东西在这条沟盖房搭屋,开荒种地,过起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这条沟的石头适合烧石灰,为了弄几个零花钱,家家建窑烧石灰,几座小窑一年四季冒着青烟,从此这里便被人们叫作“石灰窑沟”,一直叫到现在。

  石灰窑沟地处两山一沟的地方,村民沿山建房居住,各家之间靠一条条羊肠小路串在一起,一丛遮荫的绿树下面便是一户人家,外人进沟只闻鸡鸣狗叫,却不见农家房舍,村子很偏僻。在解放初期,这个村有35户356口人。几十年过去,沟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信息也灵了,面对巨大的反差感到有一生白活的感觉,于是读书的不再回来,打工的不想回来,石灰窑沟的人越来越少。现在这个村只有41户40多口人,最大岁数的邢王氏100岁,最小的成年人王宝昌53岁。沟外已是用电脑玩手机走高速的现代化生活,而这里还在靠毛驴运输,用牛拉犁种地,村民的生活和劳动处于一种原始方式。村里仅有的几台电视还是黑白的,靠卫星接收信号,人均收入800多元,生活十分困难,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在这里流传着一名顺口溜:“石窑沟,石窑沟,步步跳石头;大姑娘往外跑,小伙子外溜,小媳妇不进沟。”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尽管石灰窑沟的山上没有仙,水里也没有龙,但这里的山山水水却令人称奇,走进石灰窑沟如步入世外桃园,有一种脱离世俗的超越。

  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走到石灰窑沟村头,首先看到的是一棵面目苍桑的老柳树,树皮发黑起皱,枝枝杈杈衰老。村里人说,石灰窑沟岁数最大的人从记事起看见这棵老柳树就这么粗,3个人都楼不过来。百年过去,这棵树好像没长一样,可叹时间对人和自然来说就是那么一瞬。走过老柳树,进入石灰窑沟约百米远便会看到河边那眼翻着拳头般大水花的泉水。泉子饭锅般大。据原村干部,现年70多岁的邢殿文说,这眼泉子一年四季无论什么天气都照流不止,冬天冒热气,池边挂着白霜,喝到肚子里透心凉,感觉很好。

  百闻不如一见,真是真山真水真面目。走进石灰窑沟,奇特景观一个个接踵而来,令人惊奇。在石灰窑沟的南边有条沟叫“炕石沟”,因为这条沟里的山坡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形似乡下的火炕,石面平而光滑,躺在上面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在炕石沟里的东面有个“牛样子沟”,沟里有块两房高的石头,上端形似过去乡下老牛拉车或拉犁种地时架在脖子上的“样子”。在炕石沟外面的半山腰上有块高20多米、宽30多米的条石,被人们称作“跳石坎”。大约在20年代的一个春天,村里老张的孩子出去放牛,出于好奇把5头牛赶到跳石坎上。突然,山崖上的一窝野蜂冲下来对几头牛一顿猛蜇,牛群顿时大乱,有两头牛经不住蜇从跳坎石上跳下当即摔死。在跳石坎对面相对的山上有块高30多米的石头,长的极像过去乡下妇女洗衣时用的棒槌,被人们叫作“棒槌石”。在一边的石垃子山上绝壁有许多燕子窝,上百只燕子整天飞来飞去,山上山下遍布燕子屎,白花花一片。此处山高坡徒,外界无法打扰,这里的燕子一代代活得安然无恙。挨着“跳石坎”有个“石门沟”,因为沟口很窄,像似石门,山石一层层依次叠起,看上去很壮观。

  石灰窑沟村民的日子尽管与外界相比差了一些,但民风古仆,衣食住行仍沿袭过去乡下生活的方式。村里的老物件都一件件随意挂在墙上,放在闲屋里,摆放在院子里,碾子、磙子、从井里打水的辘辘等还都在用。过年前,家家都用毛驴拉碾子碾黄米面蒸豆包和粘糕,吃的味道和用机器粉碎的面感觉不一样。

  许是石灰窑沟人善良的心感动了上帝,这里的一条小沟岔生长着一片其它地方没有的植物。这种植物属木本科目,春天出叶,秋天落叶,一片片如荆条棵子。叶子像柳树叶,揪开渗出雪白的汁,如奶状,吸到嘴里无味。把叶子摘下来煮熟放在水里泡几天后攥干,炖或抹酱吃感觉很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为此,村里人把这条沟叫“羊奶子沟”。在“羊奶子沟”外面有个“老鹰窝沟”,几十只山鹰住在山上,终日在天空盘旋。这条沟还有个很大而且形如木柜的石头,四角四方能钻进去人,大家叫这块石头“石柜”。在石灰窑沟的陈家洼附近有座特殊形状的山,上端像鱼,下端有个丘山,形状像棺材。山上有个饭盒大小的小坑,里面常年存满水,往外一滴一滴地流,旱天不干,冬天不结冰,令人称奇。

  每到春天,石灰窑沟漫山遍野花香飘飞,景色壮观。有杏花、梨花、桃花、迎春花、丁香花,还有近百种野生药材;植物有荆条、松树、腊条、花桔子、蚂蚱腿、紫丁香、山黄榆树等。村民们春夏采药,秋天采蘑菇,与大自然过着和谐的日子。石灰窑沟与南双庙镇的槐树洞仅一山之隔,这里的村民生命力很强,活到80多岁属于正常。

  石灰窑沟63岁的村民组长张彩凤是个性格开朗的人,讲起这里的往事像卖瓦盆的出身——一套一套的。她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的蜘蛛沟树高草茂,蜘蛛很多,到处都是蜘蛛网,人不敢往里进,怕被蜘蛛网缠住。有一只生存数百年的大蜘蛛住在山里石垃子的劈缝里。石灰窑沟苗姓和王姓人家养了几头牛,其中苗姓人家养了一头母牛和一头公牛,在农闲时,这两头牛到荒山上吃草,越走越远,一天钻进了蜘蛛沟。那只大蜘蛛看见牛进了沟,终于盼来了可餐的食物,非常高兴,悄悄的摸过去,一下子把母牛网住,在牛拼命挣扎中把身上的血吸干死去。公牛逃出蜘蛛沟后经常思念母牛,只要有机会便出去便去寻找母牛。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天,公牛在炮台山下的邢家洼和一只猛虎相遇,牛虎争斗,不分胜负,战得死去活来。牛回到家里时,主人见牛浑身是汗,而且肚子里没有食,给它草吃,公牛吃得很猛,主人便觉得这里面有事儿,心里有了想法。在公牛再次出去时,主人一路跟踪到邢家洼,看见牛在和虎争斗,心里便打定了主意。第二天,主人出山走了很远来到南大营子的铁匠炉打了两把尖刀,回家拴在牛角上。当牛再次和那只猛虎争斗时,一下子把虎的肚子挑破,猛虎当场死亡。村民们把死虎抬回来后,扒掉虎皮搭在碾砣子上晾晒时被那头公牛看见,以为是真虎趴在那里,便大吼一声拼命撞去,公牛立刻血染碾盘,当即死去。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天雷鸣电闪,突降大雨,蜘蛛沟一块巨大的石头被雷劈掉,滚到沟底,把那只大蜘蛛窝显露出来,蜘蛛在暴风雨中死去。现在走进蜘蛛沟寻找,还能在山崖上看见蜘蛛窝的痕迹。

  这就是朝阳县柳城街道西大杖子村的石灰窑沟,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郑海涛,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县作家协会主席。在《鸭绿江》《芒种》《海燕》《长虹文学》《北大荒文学》《三月》等30多家报刊发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百余篇,出版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等10部。编辑出版作品集15部,50余篇作品收入各类文集,多次获奖。短篇小说集《奔腾的河流》被评为朝阳市建国60周年十大名作。曾任政协朝阳县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010年荣获朝阳县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被朝阳县委、县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本网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并做回链。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
  微信公众号:今日云端(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云端或jryd0421”)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